童叟无欺做中国最诚信商人
重建后的董永祠“千年商聚旱码头,百年开埠古商城。”2009年,周村古商城商贸习俗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自古以来,周村的丝绸和商业闻名遐迩,周村的庙会多,花灯美,芯子绝,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周村的商贸习俗有何历史渊源?周村民俗为啥亮点频现而“独树一帜”?鲁商文化又有怎样的理念?近日,记者来到周村古商城采访了周村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古商城保护开发指挥部副总指挥王生华,周村商埠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继生。听他们讲述那段沧桑历史下派生的商贸习俗,以及百年老店屹立不倒的品牌理念传奇。
丝绸商业:踏着青石板你从千年走来
漫步在周村大街,踏着承载厚重历史的青石板路,遥望青砖古瓦的商铺、牌匾上烫金的老字号,感受着百年繁华的时代变迁和鲁商文化的发展变化。
说起周村古商城的商贸习俗,不得不谈周村丝绸商业发展之路。周村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古商城保护开发指挥部副总指挥王生华告诉记者,周村丝绸发源于新石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丝绸贸易已经初步形成;汉唐时期,“於陵”(今周村)成为重要丝绸集散地,并形成固定的集市和街市,丝绸贸易一片繁荣景象;据载,明天启三年周村已开始设有棉花、羊毛、皮革等商号,商品交易日渐增多。明末已发展成为一个“商贾辐辏”的贸易中心市镇。每逢四、九开集时,“豫、晋、燕、赵商人,咸集于此。”康乾盛世之时,周村丝绸贸易达到了巅峰时期。到清代中期,周村商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号称“百货从积,商旅四达”,有“天下之货聚焉”的美誉。当时,新泰、莱芜、蒙阴、沂水等地的蚕丝和博兴、高苑、利津、惠民等地的粮棉,大都运抵周村交易,成为鲁中地区旱码头。“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这首民谣生动的再现了当时周村丝织业的繁荣景象。
1904年,周村被清政府批准为自开商埠之后,成为辐射鲁中跨越长江的著名商品集散地,闻名天下的中华名店“瑞蚨祥”、“谦祥益”、“鸿祥茶庄”、“瑞生祥”等八大百年商号伫立在这里。像著名的绸布店“瑞蚨祥”,其经营传承历经150年而不衰。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村的文明是依附于丝绸的生产、流通,没有丝绸,没有丝绸的流通,也就没有古道,也就没有这名闻天下的旱码头。
织布崇拜:商业已占农耕一席之地
作为中国古商业文化的优秀代表,周村大街被中国古建筑保护委员会的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周村商埠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继生告诉记者,在西汉时期,丝绸商业就已占农耕的一席之地。
旧历九月十六,“机猴子”吃肉。郭继生讲,这个典故来源于织女的生日。民间崇拜织布这个技艺,把织女的生日九月十六日,定为周村丝织工人的福利日,那天大小纺织商铺会为从事苦差事的纺织工们改善伙食一天。织女也成为那个时代纺织工人的一个代表。跟织女相关的董永庙会,也是一个丝绸交易的盛大节日。七月初七这天,在董永祠会举办盛大庙会,这个庙会与其他地区庙会不同,一般庙会3天就结束,而这个庙会却要持续7天,期间全国各地的商人都会云集于此,进行丝绸采购交易。而庙会展演的节目全部与丝绸有关,演出的“天仙配”等剧目全部和董永织女有关,参演人物全部身着丝绸盛装,当地的各大商铺你方唱罢我登台,全部是以丝绸文化为题材,谁家唱的好,衣服材质好,都一目了然,自然谁家丝绸就会受到各地商家追捧。
郭继生讲,董永这个被人们神话的人物其实是真实存在的,他是西汉千乘人,也就是今日的高青,那时因家中贫寒,父亲去世没有钱埋葬,他只好将自己卖身到周村为奴,买家看董永勤劳能干,道德品质好,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还给他娶了媳妇,董永的妻子手巧,织布快,在当地渐渐小有名气,被人们称作织女。从这个故事看出,那时的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已经初步结合。
元宵灯会:丝绸打响商家营销“大战”
古商城的商贸习俗是怎样衍生而来的呢?郭继生讲,在明末清初每逢周村的各大庙会和节庆日,也正是丝绸商家竞争客户的商品促销日,这也就派生了民间习俗的繁荣昌盛。
郭继生告诉记者,在民国初期,那时的周村还是重农轻商,周村大街上的丝绸商铺都是个体户,为了宣传推广自家的丝绸,商铺老板们也是广开思路,用尽心机,在各个节日庙会上各显其能。如每年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灯会、芯子扮玩等,也正是各个商家促销大战打响之时。正月十五之前,全国各地的商家都会聚集周村,一些财大气粗的商铺,像谦祥益等商家,为了赢得头彩争取更多的客源,他家扎的芯子,做的花灯全都是用上好的丝绸打造,他家的花灯样式多,丝绸质量好,全国各地来的客商就被他吸引去了多半。瑞蚨祥的老板坐不住了,从花灯扮玩上不能取胜,他另辟捷径。到了下一年正月十五,他早早放出言论,在元宵节当天展示宋代古灯,而且仅展一天。慕名而来的客户都想一睹古灯风采,瑞蚨祥的门前被客商挤得水泄不通,这一年,瑞蚨祥用这样的营销手段,抢占了很多客户。
今年77岁的张可水回忆起50年代前后的灯会,他仍记忆犹新。他说:“从周村的丝市街到老邮电局,扎起的盒子灯四四方方,四米高,长度有1里远,非常壮观,不管白天黑夜都可以观赏灯会的精彩,吸引得苏杭等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观灯,采购交易丝绸。”
因为丝绸贸易的缘故周村的庙会数量多人气旺,郭继生说,如民间的正月初八,是大商家去杆草市祭拜猴仙庙的日子。最近他查资料得知,猴神这个还属于外来的神仙。据说猴神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维希奴的化身,据说此神可以给商民带来繁荣幸福,保佑贸易兴旺发达,在泰国、印度等国专门为它修建寺庙,并崇拜短尾猴,不准伤害。由此看来周村的猴仙庙,就是外国往来客商带入周村的,它也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繁荣的往来见证。
童叟无欺:传承鲁商文化做诚信商人
“厚道诚信、开放包容,是鲁商文化的内涵,周村作为鲁商文化发源地,凝练了商埠文化、民俗文化、丝绸文化等历史文化精华,周村的历史迈进了一个与世界交汇的新时代。”王生华说。
“周村大街商户林立,已达200多家,今年举办了第一届鲁商文化节,我们要把这一文化节做成品牌,把鲁商的精神内涵、宝贵财富、诚信经营理念传承发扬。为此,我们专门请了北京的专家给商铺指导,让他们建立品牌意识,打造企业精神!”王生华说,孟洛川是瑞蚨祥的传承人,他也是近代鲁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发迹于周村古大街,“祥字号”名扬海内外,在我国近代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史上颇有影响。“童叟无欺货无二价”他的经营理念也是鲁商文化的诚信内涵。
“古商城景区是各种文化的荟萃之地,周村有不可移动的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有可以传承的文化体系。”王生华介绍,大街有千佛寺庙群、三益堂、谦祥益、瑞蚨祥、大染坊等商铺群,以及特色小吃周村烧饼;非遗活化石周村芯子、锦灰堆、丝绸印染技艺等,这些就构成了古商城景点的液态内涵。“周村不止展示自己的非遗文化,在周村大街,潍坊的风筝、泰安的皮影等都有展区,全国各地的游客来了,只在周村就能观赏到其他地区的非遗物品,大大丰富了文化资源。”王生华在讲到非遗产项目时表示,非遗作为现代的“活化石”,周村区委区政府近年来也对此项目加大了保护传承发扬力度。
(文图/晚报记者杨秋云通讯员杭永赵文琦)
责任编辑毕捷
标签: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淄博时空”。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淄博时空)”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5、淄博时空投稿信箱:
6、淄博时空热线电话:传真电话:
楼主{author}表述之事与本人无关,只是本着“看贴回贴,繁荣网络、利人利己”的原则,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作出贡献,顺便赚3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