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7-12-12 19:44:40

都说“我们是山里娃”这篇文章却写出了巴里坤娃对山的感情!

  过去,巴里坤人到哈密市去一趟,山路崎岖不平,坐班车需要六七个小时,一路颠簸得人浑身像散了架一样,看着路两边陡峭耸立的山体,大家心里还会害怕。现在,坐上越野车快速行驶在重新修过的平坦的山路上,望着两边雄奇、伟岸的山体,似乎越来越有诗意,让人看不够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30/04ef104c50d641e38c9fcb17f105e27e.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30/b41fbdd706c84d82b00a83099e90f1ab.jpeg
  那一年,巴里坤县一位42岁的干部王富强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诸多不顺心的事,心情郁闷。于是,他独自徒步走进了巴里坤深山,住了2个晚上,亲朋好友紧张得四处找他,2天后,他蓬头垢面地从山里走出来,却像没事一样,依然像以前一样谈笑风生。“一个人在山里,想说就说,想哭就哭,想唱就唱,山不会说话,但会默默地听,能容纳你。再说,我也做好了随时会遇到狼、熊等各种野生动物袭击的准备,经历过这样一次生命危险后,也就什么都看开了,放下了。”王富强说。正如古代词人辛弃疾《贺新郎》中所写的那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从那次后,大山成了王富强心中忠诚的朋友,和大山在一起,他再也没有想不开的事情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30/e6e010fc1592430487189e25219081be.jpeg
  南面是巴里坤山,中部是莫钦乌拉山,北面是东天山山脉,祖祖辈辈生活在三面环山盆地的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人,与山有着不解之缘。他们的生活与山有关,他们的精神与山相连,他们与山相依相存、和谐相处,过着一种实在而超然的生活。
  巴里坤文学爱好者王家友特别喜欢莫钦乌拉山的各种松树。每当他走进山的怀抱,呼吸着森林里清新的空气,欣赏着一棵棵身姿各异的松树,如同在读一本书。那崎岖的山路,悬崖的栈道,都是他跌宕的文思。那精巧的奇石,苍翠松树,犹如字字珠玑,让他思如泉涌。他漫游山中,时常感到一种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他将自己的感受、惊喜、困惑凝聚于笔下,写下了《读山》《山的声音》等散文随笔。其中《读山》一文里这样写道:“我在认真聆听山的声音,用眼睛、耳朵,用五官延伸出来的钢笔、相机、磁带和摄像镜头记录着山里的一切,用心读着山体的文字,感受着山的魂灵。可惜我的笔太柔弱,不能将它们完全表达清楚。所以,我更愿意坐在简陋的帐篷里,暖和的土炕上,和哈萨克族牧民、汉族农民还有很多的老巴里坤人聊天,他们才是山的主人。”
  温暖的大山站在巴里坤县,眺望四周,山势重峦叠嶂,群峰巍峨耸峙,海拔3000米左右白雪皑皑的巴里坤山峰是巴里坤南面一道壮观的自然屏障,中部的莫钦乌拉山山势不高,但沟峦溪流众多,阴坡还长着成片的天山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那是巴里坤人心中引以为豪的一道美丽景色。且不说,这两座山的水资源多么丰富,草长得如何好,仅是山林中的马鹿、雪鸡、盘羊和野兔等野生动物,就让生活在这里的巴里坤人,从古至今从来不为缺少生活物资而发愁。
  把山当朋友我多次去巴里坤县,每次去时,都觉得太阳光线特别刺眼,刺得我眼睛经常睁不开。抬头看,天空碧蓝得一尘不染,就像巴里坤人经常描述的那句话:天蓝蓝的,太阳红红的。
  在城市生活久了,遇到这样的蓝天特别难得,我的心里顿时豁然开朗。但同时我也想知道,这碧蓝的天空从哪里来的?
  至于东天山山脉,那是古代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走向西亚地区的第一条重要通道,虽说褶皱隆起的山里,没有多少野生植物或动物,但它处在新疆东大门的地理位置,让巴里坤人心里有一种文化底气。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30/d42f7d0ddf7e4956b0b693a98ebf62bf.jpeg
  读山,还是读人?当他将自己的文字读给很多巴里坤人听时,他们都说:“你写得太好了,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从来没有离开过山。”
  “巴里坤盆地绿色植物茂密,浮尘少,加上盆地处在山廊中间形成的气流,随时都能吹走雾霾,所以这里的天空特别碧蓝。”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文化馆研究员许学诚说,“更重要的是,这种天高云淡、深远空旷的天空下,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巴里坤人,形成了纯洁开朗、善良美好的性格品质。同时,不管哪个客人来巴里坤,他们都会向客人夸赞,这里的天比其他地方蓝,这里的空气比其他地方干净,这里是最适合人生活的地方。”
  三面山围成了巴里坤盆地,盆地烘托了山,使山显得更加巍峨。处于盆地的位置令巴里坤拥有着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让巴里坤人感受着山带给他们生活的安全感、温暖感还有很多的乐趣。他们可以到山里捡柴烧火,捉野鸡、野兔吃,还能汲水,这是多么诗意的生活呵。冬去春来,一个族群来了,一个族群去了,他们在这里留下生存的历史痕迹,从战国时期到汉代到唐朝再到清朝,这里不知曾发生多少次战争,与山有关,与守护通向西域第一屏障有关,逐渐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巴里坤。
  把山当书读有位古代文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书似青山常乱叠,灯为红豆最相思。”书是青山,这个比喻非常独特而又绝妙。在巴里坤人眼里,山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一部思不尽的鸿篇大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30/a0cecc84e45d42d6b079827be829cd3d.jpeg
  巴里坤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在家靠娘,出外靠墙。有了娘,可以得到亲切周到的照顾。那么墙是指什么呢?巴里坤人眼里的墙,就是由大山环抱形成的“围墙”,说到底是一种依赖心理。大山给了他们父亲般的坚强,也给了他们母亲一样的温柔,还给了他们憨厚老实、安分守己的濡染。就这样,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山窝子里,自给自足,自得其乐,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山的深沉与雄壮从来没有变。
  每到天暖的时候,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西村哈萨克族牧民阿吉·胡依巴依就赶着30多只羊来到莫钦乌拉山脚下,走着走着,累了,就仰躺在草地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和四周的山,心里静得像水一样,眯上眼,不知不觉睡着了。等睁开眼,羊儿仍在低头吃着草,他心里那个踏实啊。这里的草又密又高,他每年都赶着羊儿到这里来吃草,羊儿长得肥肥壮壮,他每年的生活收入比较稳定。“山是我们的朋友嘛,给了我们这么好的草,我们的羊也长得好,我们要好好对待山,不能做破坏它的事情。”阿吉·胡依巴依说。
  现在,巴里坤人与山依然相看两不厌,对山敬重,对山保护,与它彼此生命相依、相处和谐,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类现代生活。
  不只是当朋友,甚至是不分男女的“闺蜜”,更多的巴里坤人心里,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山是他们心里最忠诚而又值得信赖的朋友。当他们感到工作累或心累的时候,约上几个朋友,到山里去徒步。走累了,随意坐在哪个山坡上,望着蓝天白云和高大的山,诉说着心里的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都说“我们是山里娃”这篇文章却写出了巴里坤娃对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