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书法艺术需要文化底蕴
孔达达也承认,今人书法,在技法层面,跟古人无法比拼,因为古人从6岁就开始执笔,一直写到死,而今天,我们一天能写两个小时就很了不起了。但是,我们今天的信息量是古人无法比拟的,想法创意也多,书法的表现形式多样了,可以写在宣纸上、墙上、金属板上等等。不过,当今书法的问题之一是卖弄技巧,很多作品但没有内涵。孔达达回忆自己当年学画时,也认真地临摹过《千里江山图》,刚画完,看看不错,第二天就想撕掉,因为实在是没有内涵。当今书法数量庞大,但是古今作品摆在一起比较,古人的作品就显出强大的气场,“我们自愧不如的地方就在于文化底蕴。”孔达达说。因此,孔达达经常劝学书法的朋友多看书,否则你可能就是一个字匠——每个字、每一笔看上去都很不错,但就是没味道。书法比拼的是文化内涵。那些古代文人平时写字消遣,体现个人修养,王羲之《兰亭序》就是在喝酒消遣之余写出来的。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不但名家辈出,而且几乎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会写书法。但这也造成了新的困惑:古人都写得那么好了,我们还能超越吗?
孔达达表示,书法集中了中国文化精髓,“我们习字,就是要从艺术的小道,去展示、传承文化的大道。”
很多人“看不懂”当今的一些书法作品,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实验性质的书法作品。对此,孔达达认为,很多人不习惯当今的“丑书”,它们当中,有的是专业院校的艺术实验,是有根基的。而社会上也有一些是江湖艺术,比如一个“龙”字的尾巴可以拖5米长,还有的“书法家”一幅字几百个平方米,甚至用拖把写字,等等,“这些不叫书法艺术,这是作秀、哗众取宠。即便是实验性质的当代书法,也需要经过时间的论证。”
那么当今的书法该如何思考传承问题呢?孔达达给出的建议是,需要文化底蕴支撑。艺术家如今被广为尊重,其实艺术家不过是个载体,你承载的是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人们尊重的是这个。孔达达自己写榜书,每一个字都大逾方尺,他说,我骄傲,我能写这么大的字,但这是老祖宗的东西,不是我的,所以我们才需要更加谦虚谨慎,只有传承好了,才能谈发展。这也是孔达达把自己的榜书作品展定名为“传承”的本意。
“现在几乎所有业态里的人看到艺术家都很尊重,可是作为艺术家,千万不要以为人家尊重的是你这个人,其实尊重的是艺术家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底蕴。”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保护中心主任孔达达日前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传承——孔达达榜书作品展”,他在随后举办的讲座上,从传承角度,纵论古今书法文化。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楼主{author}表述之事与本人无关,只是本着“看贴回贴,繁荣网络、利人利己”的原则,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作出贡献,顺便赚3分 {author}很好哦 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 真心顶 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难得一见的好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