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8-12-1 01:35:32

追求唯美重在抒情——读曾绍仑系列散文有感

  我将此稿传送绍仑审校时,他心情沉重地电话告诉我,他母亲已于不久前因病驾鹤西去了。低调的绍仑,他不愿打搅亲朋好友,只说了一句话,“后悔自己陪母亲的时间太少了,人生最珍贵的仍是‘常回家看看’”。
  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母亲能健康的活着,母亲健在,兄妹们就会自觉地回家过年,孙子们就是安家了,回家看婆婆也是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凡工作了的孙辈们回家都会给婆婆送两三百元钱,讨婆婆一个欢心。
  母亲的确老了。她的奉献是除了把我们五个兄弟妹哺育成人后,还带大了她的孙女、孙子这一辈。如今,五个孙子中,老大、老二、老三都已工作了,老四和老五,正在读大学。小的长大成人,母亲却已经是80岁的人了。
  不管在什么地方,牵挂母亲总是一块心病,只希望她老人家活到90、100岁。我从来没有把母亲看成是一个伟大的人,而是把她作为一个极平常、极善良的母亲,普天下所有母亲的朴素与善良她都具备。
  多年前我在负责编辑《南山风》杂志时,就读过发过绍仑的一些散文,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写亲情尤其是写父亲母亲的作品,不但深深地感动过我,还让我至今难忘!
  啊!母亲,一个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啊,一个只知付出而不求索取的母亲啊,难道她不就是中国母亲的一个缩影吗?
  绍仑写了山城白天的秋雨夜晚的秋雨觉得还不过隐,继而敞开去写。写那些公路上、河流中的雨中景致:
  秋雨中长江和嘉陵江,亦是很富有情趣的。我这里并不想说两江游船的梦幻与迷离,也不想说两江四岸梦幻般的、琼花般的倒影。而是说雨中江心飘移的小渔船。那几只渔船,那几张撒开的渔网,那几首船里飘出来的歌谣,会让你联想起唐宋诗情画意所遗落的骚情与韵致。
  本文作者林克于,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作家协会秘书长,原重庆长航工会宣传干事,现为重庆物业杂志社记者。曾获重庆市自学成材奖等多项奖励。代表作有散文集《长江三人行》,报告文学集《缺陷者的鲜花》、《巴渝画家传》、《重庆当代画家传略》等。
  母亲在,就是一个牵挂,更是一种依恋。今年母亲节,我儿子给他妈发了一个短信。而我也给老母亲去了一个电话,问她还好吗?没有感冒吧。她在电话那头很高兴,其实她并不知道什么日子是“母亲节”,她只是说:“儿呀,你们要保重哟,经常来个电话报个平安吧。我拨不来电话,你们的电话号码我也记不住。”
  这种开篇点题的手法,被绍仑用得恰到好处,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是啊,我们谁没母亲?想必大多母亲与作者的母亲一样,无私奉献,“为了儿辈为孙辈”,把后人一代代带大,该享福时,自己却两鬓染霜,步履蹒跚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读者读到这样的文字,谁不动情动容,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呢?谁不想把文章继续读下去呢?
  80岁的母亲不善言谈,儿孙回家,她只是乐在心里,又没有什么多的话可说,只想着做饭、洗碗,或不停地说:“把衣服脱下来,我给你们洗一洗吧。`她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给儿孙们做事,洗衣服。你不让她做事,她反而不高兴。”
  同为写散文的我,也感受了山城的秋雨几十年,为什么写不出这样的意境呢?我想问题可能出在没有细心观察上。我知道生活中的绍仑是一个细心的人,写文章更是一个细致的人,正因他的细心细致才写出了这细腻的美文!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814/F2686657FB57863C9EEDD6B738C03C77A8D8180E_size337_w480_h384.png
  这流动的色彩,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这画面,诗一样的画面,谁面对,谁不被吸引?谁不被振撼?
  绍仑的《秋雨润山城》发表在《重庆晚报•夜雨》副刊上,是一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唯美散文。暂且不谈别的,仅看那诗意十足的标题就令人顿生遐想,焑雨朦胧的山城景象随即浮现眼前。
  这结尾把文章推向了高度,为文章增色不少,读者读到这里,定会想起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流行歌曲,想起自己孤独中的母亲,继而提醒自己:为了让母亲少一点孤独,自己是不是应该多抽点时间回去陪陪她,让她的晚年幸福些,再幸福些!
  秋雨到来时,很轻、很缓、很温情,就象一位拘谨、胆小的少女悄悄地来到你的面前,她的步子虽然轻盈妙曼,却总是显得悄无声息。
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814/1E5B5C6B47DD887C722A391AF54DCE541B47AE54_size469_w499_h280.png
  绍仑在写了山城“秋雨飘飞的早晨”后,又意犹未尽地去写了“秋雨中的山城之夜”。
  读着这样的描写,谁不为绍仑精美的语言、奇妙的比喻而陶醉叫绝呢?从陶醉中醒来,缓舒一口气,继续往下读,更是让人赞叹。
  我与绍仑是老朋友,可以说在作家这个朋友圈内知他者非我莫属,于我的心中,在家,他是孝子,他是好丈夫,他是好父亲,现在还是好爷爷。因此,绍仑写出如此深情的文字,想必是对母亲的孝心使然。
  我在读这篇散文时,深深地感受到绍仑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写出了山城秋雨的神韵,那诗意化的秋雨中的山城美景,是任何一个高明的画家也是画不出它之万一。
  绍仑的电话,让我也心情沉重起来了,我理解他的心意。常言道:花赏半开,酒饮微醉。写读后感也不能把什么都写尽,没写到的还是请读者自己去解读吧,也许这样更有意义!
  绍仑在交待了自己回到老家郭家沱锣旗寺(镇)看望母亲后,简约地介绍了下经过,笔锋一转,继而动情地写道:
  在重庆作家群中,曾绍仑很有特色,他最喜欢的是诗,却也写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且都有收获,不少作品上过报刊,获过奖。但我认为,他本质上还是一个诗人。一般说来一个成熟的诗人一旦写散文也应是较出色的。他就是这样一个带着感情、饱蘸生活色彩、用诗人的语言、诗人的笔调写出了一篇篇如诗一般优美而又感情深沉的散文。在这里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现在他开始写起了自然、质朴的“慢生活”散文,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过,在他较多出色的散文篇章中,我最喜欢和欣赏的,还是他的一些唯美和写亲情的散文。由于篇幅有限,下面我仅对他的《秋雨润山城》和《我心中的母亲》两篇,谈点读后感。
  在秋雨飘飞的早晨,山城很有格调、很有档次。你若是站在高处望上半城或是下半城,你会发现那些在街道中穿行游动的无数伞花,很富有诗情和画意。那些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伞,那些如奇花绽放的伞,以及黑色、蓝色的伞,在街边流动着,从这条街流向那条街,从高处流向低处,又从低处流向高处,或是交叉流动着。漂亮伞下是漂亮的女人,黑色、蓝色伞下多半是风度翩跹的男子。
  雨夜中,被秋雨淋浴的城区公路,会在你的眼中幻化成一条彩色的河流,而呼啸而过的轿车仿佛成了穿梭繁忙的小船儿,你会惊奇地发现,快船飞过溅起的水花,都是彩色的,都是充满诗意的。定格那些一瞬即逝的水花,很象无数细细的、跳跃着的水晶珍珠。
  每次回老家离开家时,母亲总是要送我到村头的山垭口。当我在大老远处看到母亲还在依依不舍地挥手时,我心里总有一种酸楚的滋味,她已很消瘦了,背也驼了。在我的视线里,她的背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了。
  曾绍仑,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南岸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诗集《雨街》、《心路履痕》,作品收录多种文学作品集,曾获多项省部级文学作品奖。现就职于重庆市慈善总会。
  《我心目中的母亲》发表在《南山风》杂志上,是一篇写感念母亲的散文,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二者巧妙地结合,写得有滋有味,令人细嚼慢咽,然后回味,也有味之无尽的感觉。
  秋雨中的山城之夜极其美、极其时尚、极其富有传奇色彩。上半城的雨,下半城的雨,飘飞的雨,流淌的雨,都与梦幻的光影融汇成一种灵动飞翔的美。
  我想,我们还是应该经常给母亲打电话,因为现在老家只有母亲一个人在那里住了,平常只有妹妹常回家陪她。当然,我们也应该多抽时间回家看看,让她老人家尽量少一点孤独和寂寞。
  绍仑不愧是诗人,用诗的语言描写公路、河流的所见所闻所想,把静态、动态,远景、近景都写得那么形象,那么生动,那么意景盎然,让读者在分享公路、河流中的雨中景致的同时,也分享了他那诗一样的语言之美!
  绍仑出生在秋天,秋天与他有缘,因此他钟爱秋雨,继而用一支生花妙笔写出了美味十足的《秋雨润山城》,也许这就是缘分使然的结果吧。

vuvnbxf 发表于 2018-12-1 01:35:32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竟有如此奇人异士、文人墨客!讥讽于谈笑间,笑骂于无形中,层次之高,境界之深,非我等所能匹及,偶像啊!!!仿高人此文,照作一篇,以表仰慕之情。

梅生 发表于 2018-12-8 00:19:27

在逐行逐句地看完此帖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压抑的喜悦,震动了整个生命!怎会有如此精妙绝伦的好贴?

东莞男人 发表于 2019-1-26 19:07:50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追求唯美重在抒情——读曾绍仑系列散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