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8-12-21 19:06:54

【视频】“树国舞风范传国韵神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与展演交流活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6/33a253d55bbd4b79a78737007ba859cd_th.jpg
  1.由衷为古典舞系点赞。作为中国舞蹈的最高学府,古典舞系能创新模式,“屈尊”走出“象牙塔”,把最专业的教学成果撒播到“民间”,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学习中国古典舞的最高成果,体现古典舞系的责任担当。
  这次交流活动由两个重要的内容组成,即是“训练”和“剧目”,对于舞蹈而言,对身体技能的训练是培养优秀人才,表现作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们从世界上优秀的舞种和舞者所获得的成功与达到的境界中可以看到它们都离不开科学、有效、有素的训练体系的支撑。中国古典舞在建构训练体系的历程中,始终立足民族性、科学性、舞蹈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也正是在这样的宗旨下,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系统与方法,树立起具有民族特性的训练形式,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舞蹈家。而剧目创作则是艺术的最终目的和价值所在。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历来以中国历史文化为题材,以身韵语言为载体,有的取自于传统历史题材与文学典故,旨在表现人物,传达情感;有的取自于对自然的感悟,旨在抒发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咏叹;有的取自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琴棋书画,与其有着共同的命题,传递着同样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与艺术品格。
  在他们的音乐当中我能感受到民歌、戏曲的元素,无论是旋律还是节奏与伴奏织体的处理。旁人觉得中国古典舞动作,音乐有时有点土,但这点正是中国古典舞它的审美取向。
  古典舞作品《粉墨》更是一部参照了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运墨而五色具, 谓之得意, 意在五色, 则物象乖矣”的言论, 以中国审美精神为主旨,立足当代的审美视觉需要,突出意象、意境、意韵,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书韵、画意、舞情、诗境的上乘之作。
  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加强中国舞蹈同世界其他主流舞蹈的交流,积极传播中华文明,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提升中国民族舞在世界舞蹈文化的地位和普及程度。所以,在本科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时刻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素质能力,使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崛起服务。专注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善哉我大国之美,壮哉我大国之风。
  中国古典舞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与审美品格, 以舞蹈独特的动作符号,汇融了中国艺术的优秀精髓,以国舞之形式,国韵之风范,抒发和传播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与精神。
  我是贵州省铜仁市一所地方高校的舞蹈教师,副教授,长期从事舞蹈教学和创作,铜仁乃至贵州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十年前,我创办了自己的学校----黔东大脚板艺术学校,拥有中国舞学校、芭蕾舞学校、教师教育学校及3个分校,办学规模2000多人。学校坚持“业余培训、专业教学”的理念,一直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作为学校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创新模式,惠及百姓。衷心希望舞蹈学院类似活动的开展成为常态,定期走进高校甚至中小学,让广大的学生能感受到舞蹈的魅力,让更多的学生爱上舞蹈,主动去学习和欣赏舞蹈。同时,创新模式,发挥舞院引领优势,“招进去、走出来”,通过各种形式,除培养高精尖的人才外,功能最大化,把教学科研成果的效益最大化,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让更多的舞蹈者和舞蹈教育者有机会学习,一层一层的传下去,惠及更多的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6/7ee473825531455b89f5d764784d6205_th.jpg
  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深受人民的喜爱。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尤其是在北京舞蹈学院成立后,新中国的几代舞蹈家,薪火相传,接力着挖掘、继承、丰富、创新,培养了许多杰出的舞蹈编导家、教育家;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家。在党的领导支持下,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中国舞剧和舞蹈作品,令世界瞩目:才有了中国古典舞的今天。
  晚上7:30分,一千多座位全部爆满,还有好多没有座位的只能站着看了,还好,由于我们联系的早或是主办方照顾边缘地区的缘故,我们的位子还不错。随着序幕的拉开,一波接一波的震撼就向我们袭来。整个活动演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本功展示部分,采取现场伴奏的模式;二是教学剧目展示部分,最后在经典而熟悉的《黄河》第四乐章中完美收官。展示演出的过程,我不想赞美,因为已经不需要我的赞美。而作为基层舞蹈工作着、少儿舞蹈培训工作者,在热闹过后,谈谈自己的两点思考:
  我感谢舞蹈学院和重庆市给了我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坚信,一节舞蹈展示课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技术的炫耀,它一定是在激励我们:中国舞蹈的未来更精彩!
  宗白华先生曾叹道: “中国画真象一种舞蹈, 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粘滞个体形相的刻画。画家用笔墨的浓淡 ,点线的交错 ,明暗虚实的互映 , 形体气势的开合, 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物体形象固宛 然在目, 然而飞动摇曳, 似真似幻, 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流交错之中! ”
  此次活动,不仅得到了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舞协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的盛情邀请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国各地中国古典舞爱好者的热烈追捧,除了重庆本地1000余名在校大学生、艺术院校师生、群众文艺骨干;以及四川师范大学、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成都当地近1000余名学生与老师外,还有来自上海、沈阳、湖南、湖北、贵州,海南,西安等地的中国古典舞教育工作者和爱好者远道而来观摩这次活动。展示包括基本功训练以及经典剧目展示两个部分,两场演出中,上千座位的剧院均座无虚席。
  “亮相”是最具有中国古典舞特色的一个舞蹈结束动作。也是中国古典舞借鉴戏曲中的经典动作,音乐完美的与舞蹈“亮相”紧密结合,这是舞蹈音乐指导对音乐与舞蹈动作长期潜移默化的体现。
  原标题:【视频】“树国舞风范,传国韵神采”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与展演交流活动
  接到“国舞之花,绽放山城”、“国舞盛宴,舞动蓉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交流系列展示活动的消息,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毕竟,这是近距离学习舞蹈最高殿堂---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育教学最好的一次机会。所以,我毫不犹豫的与承办本活动的重庆华舞乐章艺术培训有限公司联系,率领学校部分骨干老师千里赴蓉参加。
  最后还想说一点希望。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古典舞系是舞蹈学院的重要学科。中国在世界上令人瞩目的舞蹈作品几乎都是以古典舞的语言去述说的。我们省的两部舞剧《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盛演不衰都得益于中国古典舞的魅力,《小刀会》、《宝莲灯》就更不用说了。中国舞蹈的前辈们倾其一生为了古典舞的繁荣,现在的担子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你们的身上。不要担心古典舞有难度,要训练,不易普及。但是我也想弱弱地问一句,欧洲的芭蕾,老百姓都会吗?舞蹈,《下里巴人》应该有,《阳春白雪》是不是也可以有呢?
  这些经典剧目的成功都离不开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身韵”,身韵为中国古典舞创作提供了表达的语言机制,为编导创作提供了特定的语言风格,此次展演中经典剧目的编导都是学习身韵,接受身韵理念和动作语系影响的优秀编导。
  基本功训练展示部分,演员们精神状态饱满,动作干净舒展,技艺精湛,这都是他们台下十年功的结晶,与钢琴老师行云流水的现场伴奏相融合,让观众们看得精神振奋,为之倾倒。剧目展示部分更是令观众目不转睛,女子婀娜妩媚、轻移莲步,男子意气轩昂、风姿潇洒,最后全体演员共同表演的群舞《黄河》更是气势磅礴,令观众热血沸腾,让国舞的风采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在覃超老师和于慧老师的演奏当中,每每看出或听得到舞蹈"气息"韵律的贯通与存在。这也是每个高级舞蹈音乐指导所具备的。尤其在控制组合尤为突出。
  “紧打慢唱”这也是戏曲中的一个技法,戏曲演员在慢唱,而锣鼓镲紧紧急促地敲打。在他们的翻身组合中这一技法得以体现。学生们用快速的平转,串翻身,点翻等动作行进在钢琴音乐指导的抒缓的音乐当中。平时我们教学当中平转,串翻身音乐多为快速16分音符的音乐。“紧打慢唱”给予学生更加展现自我的空间。这一技法适合于中专毕业班及大学学生。
  为了弘扬中国古典舞,树国舞风范,传国韵神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策划,在重庆站由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重庆市舞蹈家协会、重庆市群众艺木馆承办,重庆华舞乐章艺术培训有限公司提供支持;在成都站由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承办的“国舞风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与展演交流”活动,分别于2017年6月5日及7日晚,在位于重庆江北的“群星剧院” 及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四川师范大学的“龙湖剧院”隆重举行。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历经几十年的教学积累与人才培养,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训练体系。此次活动能够从教学的角度,将具有高水平、高质量,且成熟的训练与剧目成果呈现于舞台,进行展示,可谓意义非凡。从中可以看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在几十年不懈的追求,积极的探索与扎实的教学中,表现出的成熟与自信;同时也彰显了其在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和教学发展上所具有的引领性作用与地位。我们还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舞系为大力弘扬,积极传播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所做出的实际推动与积极努力,也因此得到了社会以及舞蹈界的强烈关注和充分的肯定与赞扬。
  装饰音在覃老师的演奏中巧妙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经过装饰音的处理,音乐更加的晶莹剔透,古朴。
  以上是我对此次观摩巜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交流展示》总结出的几点体会与同事们分享,纯属个人不成熟观点,望大家多提出宝贵意见!
  今年6月受我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派遣,前往西南美丽的山城重庆学习。在6月5日晚间极其有幸地在重庆群星剧院观摩了中国舞蹈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教学大学三年级学生的教学展示课。全部内容由古典舞系三年级男班的基本训练、男女班的短句组合以及七个教学剧目组成。整个晚会结构严谨、一气呵成;目不暇接,精彩纷呈。显示出中国古典舞教学的最高水平。
  作为四川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之一,进入到礼堂观看完了此次演出之后,我感到非常幸运,庆幸没有错过这次非常成功的令人惊叹的演出。
  水墨画,是我国国画中的一种表达技法和形式,其艺术特点,审美品格与情感表现都与中国古典舞有着共通之处。舞蹈作品《水墨孤鹤》的创作灵感正是源于一幅名为《载鹤图》的传统水墨画,画中简单勾勒几笔而成的孤鹤,飘然至江中轻舟,清雅又暗含傲骨。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舞者胡杨一袭灰白衣饰,游走于天地间,与山水问答,与天地对话,这举手袍袖间,看似洒然,其实也带有一丝无奈与自嘲。衣袂飘飞中,古之诗人与今之舞者的融通在舞台上呈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深刻对话,“诗歌”与“舞蹈”的浑然一体。
  这次重庆的教学展示内容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基本功训练。第二部分,教学剧目。我们在教学展示上的基本功训练中感受到了覃超老师、于慧老师的对舞蹈语言的理解和认识,从他们的音乐当中体会到了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伴奏风格;音乐中的轻重缓急、气息的贯通、刚武与宁静等处理十分恰当;有时似行云流水,有时又似万马奔腾,完美的表现出专业课老师为学生们设计的精彩动作及组合,感受这“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6/7f65163588794ba0a031690003714c83_th.jpg
  由于地处黔东山区,资源有限、信息相对闭塞,再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更不用说向最高殿堂面对面的学习交流。而这样的机遇真的摆到了面前,不设门槛,别提多幸运。6月7日,我与团队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奔波,丝毫没有减弱我们的兴奋劲,早早的就到达了四川师范大学龙湖剧院。离观摩演出还有一个多小时,现场的人就多了起来,一眼就看出,全是“行”里人,后来听说除四川几所高校外,还有和我们一样,有来自海南、陕西、湖南等省的同行和爱好者,可见活动影响之大。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甚依然、浩波千里,共芳盟.....回忆前日坐在群星剧场欣赏到的《粉.墨》片段,仍如身临其境,意犹未尽。
  林龙,1985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音乐系并留校任教。获1988年第二届“桃李杯”《钢琴演奏》二等奖。《舞蹈音乐》编创三等奖。曾出版文化部中等艺术职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古典舞基训钢琴伴奏曲选》。
  此次活动,可谓在重庆、成都两地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古典舞强烈的兴致与热情,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能够在现场欣赏这两场舞蹈盛宴;同时,来自不同层面、不同地域的舞蹈人各自抒发表达了对于此次活动的观后感言,在此,我们摘选了部分同学和老师的观后文章与大家分享。
  在今天的展示中,虽然时间有限,但是依然面面俱到,精彩纷呈。显示出晚会结构者非同一般的掌控能力。舞蹈学院的学生大都是千里挑一出来的,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最少也是七、八年的舞蹈学历。学生的基本能力极好,达到极限的软开度,跳转翻样样优秀,舞台感觉和表演的分寸也都不错。这都是我们地方院校永远望尘莫及的。另外,尤其令我羡慕的,是钢琴老师非常棒。琴声和舞蹈对话,时而窃窃私语,时而惊天动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回想我供职的学院,钢琴老师奇缺,很多都是外聘的。这种令人神往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剧目的展示也很棒。演员好,编导又都是自己学院毕业的,个个不俗,合作的结果,想不好都不行。
  2017年6月4日-5日,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策划的“国舞之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重庆隆重举行,此次有幸去重庆观摩这次活动。以覃超老师、于慧老师代表的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音乐伴奏团队,也是全国中国古典舞最顶级的舞蹈音乐指导。作为同行,看完他们的汇报展示,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与深思呢?
  我不得不感叹,整个晚会不光是参演人员,幕后工作人员也是精心准备,用巧妙的舞台设计来配合舞蹈演员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愉快的视觉体验。对于身为一名舞蹈专业的学生的我来说,这绝不仅仅只是一次教学交流展示,它还是一次借鉴与学习的机会,更是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的动力。
  压轴出场演出的剧目是古典舞系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 - 经典作品奖”的《黄河》,《黄河》创作于1988年,其创作灵感来源自于钢琴协奏曲《黄河》,作品不以情节和叙事的手法予以表现,而是以音乐的结构,运用了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形式和身法韵律,在乐与舞完美的融合中,渲染升华为中华民族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江河跌宕的景象与感天动地的场景。
  扎实的功底,热情的表演,精湛的技巧,一回眸,一出手,无论是惊巧绝艳的高空腾跃,还是含情脉脉的袅袅踱步,无一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更多的思考。古典舞是中华民族的神韵代表和艺术结晶,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秉承着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古代舞蹈、中国武术、戏曲舞蹈的美学特性、文化内涵、形式构造和审美理念进行的舞蹈重建,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作为学习古典舞的专业院校学生,更应将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使命,立足民族根基,为民族文化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影响着一个政党的荣辱兴衰,我们应自觉把研究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加强对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中国古典舞始终提倡寻古而不仿古,尊古而不复古,重在对历史优秀文化的弘扬,对审美精神的重塑。舞蹈《飞天》由戴爱莲首创于1953年,它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的舞蹈,成功的运用了戏曲里的长绸技法,并加工为独立的纯舞蹈艺术,它不追求敦煌壁画的描摹再现,而是运用绸带飞扬瞬间的舞姿造型和流畅、腾跃的舞步,表现翱翔天宇的意境,寄予人类希冀与向往。在20世纪90年代陈维亚导演编导的独舞《飞天》中,长绸被加长到了二十四米,更加凸显了飞天仰俯于天地之间的审美意象。陈维亚的另一经典之作,取材于陕西西安秦兵马俑的四人舞《秦王点兵》,运用强劲有力的鼓点与象征生命的呐喊,打破包裹着“俑”的坚硬外壳,将几千年历史文化所铸就的民族英雄魂魄和秦王的雄才大略,带领精兵强将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壮举鲜活地展现在舞台上。这些让我们在历史的陈迹中,获得时空穿越的精神与心灵的对话,激发当代人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行进大踢腿的动与静处理他们做的很到位,我们平时也有这样去把大踢腿的动,静区分开来,但有时并不是那么的肯定。行进大踢腿通常节奏特性是前四个八拍踢腿,再四个八拍搬腿,再大反复一次。大踢腿一般运用铿锵有力的音乐,而搬腿时的音乐要与踢腿的音乐行成鲜明的对比,较流畅为好。有了节奏变化的组合音乐,更能准确地表现动作特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频】“树国舞风范传国韵神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教学与展演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