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9-2-28 13:37:12

亲子教育:12岁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根本

  焦虑-矛盾型婴儿的母亲经常误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她对其照顾行为也是不一致的。对孩子的反应更多地依赖于自己当时的心境,而不是孩子的行为,所以孩子的需求有时会得不到满足,但有时又会被过分满足,而这种行为的不一致很多是出自母亲的心理需求。
  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根本。对于每个人来讲,它不仅存在于儿童早期,而且会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意义,会对青少年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的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亲子关系而言,依恋关系的形成不仅影响到家庭的稳固、父母与孩子的和谐,还会影响家庭的整体生存环境。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3d44dc9668454562b34169b8c4cbbdfb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de7ed1aad1e748209a22d694604f1135_th.jpg
  父母的积极关注是形成良好亲子依恋的重点在对亲子关系的众多研究中,父母的积极关注对于依恋关系形成的重要性都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亲子关系强调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信任、依赖和安全感有赖于父母是如何主动行动的。换句话说,父母是不是有很强的爱孩子的诉求和行动是亲子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动力。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d2fc7e4d4ef04df38efc4acb65a0c671_th.jpg
  这种依恋类型主要表现为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会将其作为安全基地。婴儿会以母亲为中心主动去探索环境,并不是总依偎在母亲身旁,只通过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当母亲离开时,婴儿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将其作为避风港湾。这种依恋类型的孩子更容易被安抚,大约占总体比例的65%~70%。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情绪表达也很敏感,她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进行探索,而且喜欢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对依恋关系的建立有着深刻理解,她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滞后反应。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
  孩子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健康的关系,是其一生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对权威的尊重与同情心的流露,对于领导者来说,还包括与同事融洽相处的能力。总之,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与孩子日后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同样与孩子日后的学业成就有密切的关系。
  在这三种依恋类型中,回避型与焦虑-矛盾型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时,母亲与婴儿的交往过程可能会发生较大转变,孩子的依恋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bcd811e66a71479fab981a855e6fe72f_th.jp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20/7ae30bf442d1468c9c2ad2c45b8c195a_th.jpg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少儿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曾就依恋问题对174名孩子进行了长达16年的考察。他们首先考察了孩子们的家庭背景,诸如,婴儿对父母依恋的模式、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家庭的整体状况,以及母爱程度等。随后,他们又考察了这些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考察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适应程度,以及在数学、阅读能力、阅读理解、拼写等标准化考试中的成绩。结果,得出的结论令人瞩目: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况下,婴儿对父母依恋的模式与程度是对孩子日后学业成就影响最明显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艾斯沃斯等人长期观察了乌干达和美国家庭母子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依恋划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矛盾型三种依恋类型。这三种依恋类型表现出的行为和意识,将长久影响儿童的成长。儿童12岁前,父母与儿童建立或弥补依恋关系,需要了解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发展形成的依恋类型,以及自己的气质和抚养类型,这样才能够更深刻理解什么是亲子关系,以及形成亲子关系需要具备的条件。
  3.焦虑-矛盾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主要表现为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婴儿就显得很警觉,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抗拒,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其强大的心理波动,可能会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接触,但同时又抗拒与母亲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时,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但是他又不是完全放弃与母亲的交流,会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这种类型的婴儿约占总体比例的10%~15%。
  这种依恋类型主要表现为婴儿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这种依恋类型的儿童更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他们会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也就是并没有表现出那么迫切地需要母亲的安抚。有人也把这类婴儿称为“无依恋婴儿”,约占总体比例的20%。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也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会生孩子的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比较弱,没有很强的情感关注色彩,母亲与孩子之间并没有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

fight火舞 发表于 2019-2-28 14:15:36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OxzlVvRi 发表于 2019-3-9 15:18:28

{author}很好哦 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

feelair8250 发表于 2019-3-27 16:57:04

楼主{author},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泰安rjf 发表于 2019-3-28 05:05:13

楼主{author}表述之事与本人无关,只是本着“看贴回贴,繁荣网络、利人利己”的原则,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作出贡献,顺便赚3分

gaibar_dd 发表于 2019-4-2 03:08:57

哥最喜欢这种人气少的帖子,火了我是前排,沉了也是我弄沉得,顺便还能求个粉之类的,稳赚不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亲子教育:12岁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是亲子关系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