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工笔人物画创作的风格的形成观令人动心的国画名家工笔美女画
画家对周围生活的描绘。传统绘画很多以民俗与市井文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了解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画家生活的随笔、小品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感受。情感题材的作品描绘了人们的情感生活。在任何时代情感生活都是画家作品题材的一部分。 风格化语言来源的表述。在表现题材方面在绘画语言探索初期,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寻找适合自己意趣和审美观点的语言形式。首先,选择了感兴趣的样式和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选取一种或者多种进行思考领悟,根据自身的性格因素和成长背景,主动的观察他们。然后,总结提炼并应用到自身创作中,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在作品的内容题材、形式和笔触技法样式上。独特语言在内容上有抒情的、叙事的、严肃的等,在题材上有乡村的,城市的等。在自我语言风格的形成时, 在创作实践中对于材料的实验,以当代艺术实验成果为依托,分析其语言表现规律,确立部分语言样式与思维方向,使自身语言样式与当代艺术实验现实相连。以中国画体系为本,保持原有中国画材料不变,并融入西方视觉与材料下的形式语言,扩展现代生活题材、人文范畴等方面内容。在新语境的前提下,淡化对纸、墨、笔、色材质意识,打破传统程式化的规则。在工笔画作品中实现从传统的有形表现到现代变形,甚至抽象表现的转化;人文意义及更广阔的思情的有形表现与具象图式,往往作为一种对人类的生存境况的关注与呈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f5aa9b7fcb5d4cb4863e93670ee5e0d6.jpeg
再次,现代工笔画的表现多呈兼容性很强的开放性特点,表现在图式形态方面,既保留了工笔性能的某些地方(渲染表现方法、造型语言、材料工具),又引入很多现代意味的传达因素,(符号或语言的个性化与情感化,材料工具及处理手法的宽泛,现代规则的视觉传达方式)。使工笔与写意从语言形式到技术材料上的互渗、互用,优势互补。(如:利用生宣纸画工笔,追求洇染味道的工笔细节,或追求肌理制作味道的写意随形。)即保持着“基因”性――中国传统绘画特质,也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及视觉传达形式。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唐代已达高峰,各体俱备,异彩纷呈,其后每况愈下,逐渐 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虽然优秀的工笔画家不断出现.但是始终没能成为画坛的主流。建国以来,在中西绘画技法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徐悲鸿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国人 物画学习.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工笔人物画在长时间的休克中得到复苏和繁荣,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搜取素材.从国外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 分、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新的道路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笔人物画进入繁荣时期.人物画创作风格面貌表现为题材和形式风格 的多样化,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更会促使某种创作风格的产生和发展,在艺术创作上逐渐走向成熟,随着社会的全面开放和画家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风格的本质是艺术家独创性与存在的标识和识别系统。无论是艺术大师还是普通的艺术创作者,没有个性化风格就不能成为独立的个体。南朝・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指出,风格即人之礼法风貌;法国作家布封《论风格》提出“风格即是人本身”的观点。因此,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个性化形式语言的探索和创造。
艺术题材的来源对风格化语言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最初主要为贵族服务,反映宫廷与官宦生活的题材。后来逐步扩展到相关领域。时至今日,题材更加广泛,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时尚与生活风俗的变迁,传统文人画家对自我生活状态的记录是绘画题材的一个广泛来源。传统文人画中尤为常见,画家对哲学、文化与社会的艺术表达形式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而发展的。这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在当代画家对题材选取的思考上,以及绘画媒介与表现方式上,出现了作品的交插互融与多元化的局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44e8b77cd41544e18c7d4c2a52180ee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9b8cbef2ae2d4e6891ba7a87eea3c83f.jpeg
简而言之,艺术语言的风格化是艺术家成功的标志。绘画中的风格化语言也是衡量一个画家成功与否的基本准则。建立和完善自身绘画语言样式是每个艺术家的重要任务,在创作的同时主动性的去融合新的材料技术,利用好的材料技术制作特定的画面效果,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意图而服务。赋予工笔人物画传统与当代文化的双重翅膀,焕发新的活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c9a597c6e49e47cba0c66be6d03d2ea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bc012a4d9cdd4959a44e36468aa571f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eed40167f54d499ca4954e990851bf2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dd845fd8525d451aa353d9f4b978129a.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6/8e68d9b93dff4d199dfa91dce921f420.jpeg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