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t课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1920 —1992) 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曾 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 终身成就大奖。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 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 喜欢读科幻小说, 18 岁那年,就发表了 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 1941 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 “机器人三原则”, 1942 年开始创作 《基地三部曲》(1966年获雨果奖), 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 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 科普作品已 300 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 科幻小说家泰斗。 骨骼(gé) 漂移 (piāo) 地壳(qiào) 深渊(yuān) 驮着(tuó) 岛屿链(yǔ liàn) 两栖(qī) 硅(guī) 劫难(jié) 铱(yī) 追溯(sù) 潮汐(xī) 褶皱(zhě zhòu) 鸟臀目(tún)蟾蜍(chán chú) 衍射(y?n) 携带(xié) 异齿龙 三 角 龙 鸭嘴龙 霸王龙 恐龙无处不在 分析文章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 总 出说明内容。 分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 总 第三部分(15):总结说明内容, 结束全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 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 2、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 么?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结论? 3、你能描绘一下“板块构造理论”吗? 4、为了说明清楚对象,采用了什么说明顺 序? 5、课文说明的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作者首先想 到了什么? 1、恐龙化石无处不有 2、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作者经过 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结论? 2、不能。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恐龙不适应 寒冷的气候。恐龙的生活环境需要的温度是32度 左右。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在迁移,“恐 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够造理论”的新的有 力证据。 3、你能描绘一下“板块构造理论”吗? 3、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 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 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早期恐龙 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 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 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生活。 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这些大陆经过不断地 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大陆的样子。这些大陆在 分离时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所以今天在地 球的各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 4、为了说明清楚对象,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4、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 层层解剖,既严谨,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5、课文说明的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 了什么说明方法? 5、生物学、地质学 举例子 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 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 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 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 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 界各地。 2、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 第一、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恐龙这样的两栖动物不适应南极 气候 第二、 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 上去的呢? 2.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 在迁移。 3.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 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 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 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 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 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 产生影响。” 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 辑基础,起到总领 全文的作用。 地震 火山爆发 海啸 龙卷风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 第一部分(1—4),提出“撞击说”和 “火山说”这两种观点:提出恐龙灭绝的 问题——举例提出“撞击说”——举例提 出“火山说” 。 ? 第二部分(5—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 的沙子”的分析,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 灭绝,支持“撞击说”。 由果到因逻辑顺序 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恐龙灭绝的原因 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 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 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根据又是什么? 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 能找出来吗? 撞 击 说 火山说 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 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 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 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 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 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 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 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 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 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 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 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 在。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 灭绝的》不好吗? 比较《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两文。 (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 方面比较)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 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 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 试比较。 2、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 “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 到它的化石尤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 )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 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 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3、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 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 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 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说明角度 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 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前者: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 明另一种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 正确。 后者: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 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 的科学思维方法。 说明顺序 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 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 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 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 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说明方法 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列数字、作诠释 说明语言 准确简练 浅显易懂 主题思想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 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 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 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 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帖就是要顶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 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方向,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栋梁。有楼主在,社区的明天必将更好! 楼主{author}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