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5-1-30 21:19:52

沂水籍高士廿四咏(二版)

  沂水籍高士廿四咏并序
  党同如
  综合清康熙、道光《沂水县志》及相关史书记载,沂水县境域隶属沿革如下:夏朝公元前21—16世纪,其北境、东境入青州,南境入徐州。商朝属人方。西周属鲁国。春秋为郓。莒鲁之争后入齐。战国为盖。秦朝地属琅琊郡莒县。西汉东境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东莞县;西境为兖州刺史部泰山郡盖邑;南境为城阳国阳都、东安。东汉废城阳国,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东汉末年东莞、盖两县升为郡。三国北境属魏国徐州刺史部东莞郡东莞、东安两县;南境属琅琊国阳都。晋朝前期沿用魏国旧制。公元297年(元康七年)又分东莞置东安郡。自永嘉以后(东晋),十六国纷争割据,沂地归属多变。自公元327年(咸和二年)至公元409年(义熙五年),先后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五国所属。南燕慕容德改东莞县为团城。南北朝时,沂地南北互争,归属时南时北,先后隶属于东徐州、南青州、东安郡、莒州。隋朝开皇初,废东安郡,置东安县(治团城)。公元596年(开皇十六年)改名沂水县,别置东安县于古盖县。隋末废东安县并于沂水县,属琅琊郡。沂水县名沿用至今。唐朝公元622年(武德五年),属莒州,公元634年(贞观八年),废莒州,县属河南道沂州琅琊郡。五代十国时期先后隶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属沂州。宋朝(北宋)属京东东路沂州琅琊郡。金朝公元1126年(金太宗天会四年)灭北宋。淮河以北被金占领,属山东东路莒州。元朝1234年元灭金,此时归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明朝初因之。1376年(洪武九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初因之。1730年(雍正八年)改属莒州,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沂州府。民国时期1913年废府设道,属岱南道。1915年改属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琊道。1928年裁道,属山东省。1940年以后,西南部划为沂南县,西北部划为沂源县,沂源、沂南大部均为晚近从沂水析出,沂源、沂南之历史均载清代《沂水县志》。甲午仲夏,党家山人病中赋闲,检视典籍,依次确定沂水籍高士聚而咏之,漫成此编。
  目录
  其一、王蠋自经名节(战国)
  其二、承宫青出于蓝(汉)
  其三、童恢政声清良(汉)
  其四、伏湛经明行修(汉)
  其五、郭巨埋儿酷孝(汉)
  其六、徐奕贵尚峻厉(三国)
  其七、诸葛亮智圣天下(三国)
  其八、国渊宽厚不私(三国)
  其九、徐广父兄并显(晋)
  其十、竺法汰本无异宗(晋)
  十一、竺僧度决绝红尘(晋)
  十二、刘勰文心雕龙(南北朝)
  十三、徐之才岐黄济世(北齐)
  十四、释明璨传承衣钵(唐)
  十五、道楷禅不避刑(宋)
  十六、乔仝蒙山得道(宋)
  十七、张维忠萧然物外(元)
  十八、杜泽一代帝师(明)
  十九、杨光溥文采斐然(明)
  二十、武衢兄弟联科(明)
  廿一、高名衡父子死节(明)
  廿二、李五将军杀身成仁(清)
  廿三、党盛图耿介任侠(清)
  廿四、刘绍武儒雅卓立(清)
  其一、王蠋自经名节(战国)
  沂蒙义士列高贤,纵捡诗书薄碧天。漫说田单能复国,岂无王蠋可扶乾。
  齐邦道德羞先帝,莒地文章耀当年。堆土何须分盖澅,昂然不二万民传。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王蠋,《史记》澅人,《说苑》以为盖人。屡谏涽王,不听,退而耕于野。燕乐毅破齐,闻蠋贤,将封以万家,蠋固辞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遂缢死。齐士大夫闻之曰:“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况在位食禄者乎。”
  【注2】西汉刘向《说苑·立节》:燕昭王使乐毅伐齐,闵王亡,燕之初入齐也,闻盖邑人王蠋贤,令于三军曰:“环盖三十里毋入。”以蠋之故,已而使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燕人,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盖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遂悬其躯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蠋布衣,义犹不背齐向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乃相聚如莒,求诸公子,立为襄王。
  【注3】《史记·田单列传》:燕之初入齐,闻澅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澅邑三十里无入”,以王蠋之故。已而使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於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遂经其颈於树枝,自奋绝脰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於燕,况在位食禄者乎!”乃相聚如莒,求诸子,立为襄王。
  【注4】清道光《沂水县志》王士俊有《齐王蠋忠臣烈女论》。
  【注5】党家山人曰:司马迁生活于约前145年—前87年,陕西韩城人。刘向生活于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江苏沛县人。两人同为西汉大家,《说苑·立节》与《史记·田单列传》所记王蠋事同,唯籍贯有异,实一人也。且略晚于司马迁之刘向为江苏沛县人,比陕西韩城之司马迁距齐鲁莒交界处为近,作为我国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所记王歜为古盖邑人,所凭当不虚也。王蠋义不就燕而自经,燕军难灭齐国。沂水地处齐鲁莒交接之处,忠义任侠之风所来久矣,可谓一脉相承也。古澅邑临淄区西北境凤凰镇东召口村南有王蠋墓石碑为志。古盖邑沂水亦当择地举立王蠋墓,以张地方文化遗产保护之意。
  其二、承宫青出于蓝(汉)
  樵薪苦学慕乡贤,子盛明经笞禁肩。沂右舟边勤牧豕,蒙阴洞下力耕畋。
  施行善政皆宽厚,论议忠言具鲜妍。切直节操名播远,师徒会意发鸣弦。
  【注1】姑幕:西汉置县。故治在今山东安丘市南35公里石埠子镇石埠子村。《读史方舆纪要》载:莒州东北百六十里有姑幕故城,古为蒲姑氏国,汉置姑幕县。汉属琅邪郡,东汉建安三年(198)属城阳郡。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属东莞郡。南朝宋省,后魏复置,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注2】清道光《沂水县志》:承宫(公元?~76年待考),字少子,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永平中,征诣公车,驾临辟雍,召宫拜博士,迁左中郎将,数纳忠言。
  【注3】《后汉书·承宫传》:承宫字少子,琅邪姑幕人也。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经典既明,乃归家教授。遭天下丧乱,遂将诸生避地汉中,后与妻子之蒙阴山,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宫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三府更辟,皆不应。永平中,征诣公车。车驾临辟雍,召宫拜博士,迁左中郎将。数纳忠言,陈政,论议切直,朝臣惮其节,名播匈奴。时,北单于遣使求得见宫,显宗敕自整饰,宫对曰:“夷狄眩名,非识实者也。臣状丑,不可以示远,宜选有威容者。”帝乃以大鸿胪魏应代之。十七年(公元74年),拜侍中祭酒。建初元年(公元76年)卒,肃宗褒叹,赐以冢地。妻上书乞归葬乡里,复赐钱三十万。
  【注4】《东观汉记》:承宫,字少子,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人令牧豕。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弃猪而听经。猪主怪不还,行索,见宫,欲笞之。门下生共禁止,因留精舍门下,拾薪,执苦数年,遂通经。
  【注5】党家山人曰:徐子盛、承宫师徒所以名著史册者,勤于耕读,入世经营,青出于蓝也。辛卯岁暮,余游蒙阴山仙人洞,探寻古迹。翻检清《蒙阴县志》载:“仙人洞,在城南五里蒙阴山上,广容百余人,汉承宫隐此,为本县八景,曰南山仙洞。”作《蒙阴古八景遗址巡访题咏》之《南山仙洞》。徐子盛、承宫于沂水已无遗迹可寻,惜乎,桑梓之属,竟无迹痕,何以凭吊?时人当不忘乡贤,徐子盛、承宫师徒佳话乃沂水重要文化遗产也。
  其三、童恢政声清良(汉)
  政声千古纪清良,父子同光誉庙堂。姑幕俗风人出萃,不其令印墨飘香。
  济民肺腑存衣冠,伏虎黎夫裕膏梁。今日崂山宫观在,依然笾豆起文章。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童恢字汉宗,琅琊姑幕人。父仲玉,好善乐施。恢少仕州郡为吏,司徒杨赐闻其贤,辟之,除不其令。耕织皆有条章,流人归化,徙居二万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咒曰:“王法杀人者死,汝若噬人,当垂头服罪。”一虎低首闭目,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若自知非者,遂令放释,吏人颂之。迁丹阳太守卒。弟翊,字汉文,举孝廉,除须昌长,化有异政。后举茂才,不就,卒于家。
  【注2】《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第六十六《童恢传》:童恢字汉宗,琅邪姑幕人也。父仲玉,遭玉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全者以百数。仲玉早卒。恢少仕州郡为吏,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乃辟之。乃赐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恢独诣阙争之。乃得理,掾属悉归府,恢杖策而逝。由是论者归美。复辟公府,除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伤,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暴疾而卒。弟翊字汉文,名高于恢,宰府先辟之。翊阳喑不肯仕,及恢被命,乃就孝廉,除须昌长。化有异政,吏人生为立碑。闻举将丧,弃官归。后举茂才,不就。卒于家。
  【注3】党家山人曰:童仲玉、童恢、童翊者,东汉时期良吏也。于今旧不其城故地青岛城阳、崂山、即墨一带,“童大人”故事犹津津乐道。真实历史人物童恢,千载之后已成传奇神人,不其百姓感念其功绩恩德,于崂山建童公祠祭之,其衣冠冢封土高四米,直径八米。清乾隆年间置墓碑一座,高约两米,碑正面镌“敕封后汉不其尹童府君之墓”,为当地百姓信仰供奉之精神寄托。成为青岛本土有代表性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后汉书》曰:弟翊名高于恢,与乃父仲玉均附录于《童恢传》中,事迹并不见详细。然童氏父子三人登名于《后汉书》,光前裕后,泽被族人,流芳万世,沂水荣光焉。
  其四、伏湛经明行修(汉)
  伏公硕彦蕴精神,叠叠簪缨柱石臣。累世通儒名煊赫,阖门显学信敦醇。
  东夷饯宴伤天热,北寨浮雕出地新。推饭赈穷宜辅弼,阳都王气骨嶙峋。
  【注1】《后汉书》卷二十六有《伏湛传》。
  【注2】沂南北寨画像石墓专家认定为伏湛墓。
  【注3】党家山人曰:清康熙、道光《沂水县志》均不载伏湛,沂水县政府网将其列为沂水历史名人。琅邪东武乃诸城旧称。秦行郡县制置琅琊郡,汉初置东武县,元封五年(前106),琅琊郡移治东武,东汉建初五年改琅琊郡为国,东武县属琅琊国。三国曹魏复改琅琊国为郡,东武县属城阳郡,西晋太康十年(289),东武县改属东莞郡,辖於徐州。广义上讲,汉时琅琊北至青州南到徐州,西到兖州东至胶州,四州之内统称琅琊。且身居宰相之位伏湛以最初被封为阳都侯必按制归于封地阳都,虽死于上任途中,且他又在封地倍受民众之拥载,因此说北寨汉墓墓主为伏湛。阳都为沂水旧地,故列伏湛为沂水人亦不为过也。
  其五、郭巨埋儿酷孝(汉)
  埋儿奉母理蛮横,沂岸原无觅野茔。力尽绝伦何见孝,心劳杀子竟扬名。
  青山照旧年庚老,绿水从新志乘轻。千载文章存正义,每怀郭巨倍伤情。
  【注1】道光《沂水县志》:郭巨,东莞人,家贫,父早逝,事母每苦甘旨不继。有三岁子每分母食,乃与妻谋曰:“吾不能致丰美以奉母,母又分半以饲子,是贻亲以饥也。子可复得,而亲年不可复得,不如瘗此子,并力以事母。”遂掘地欲埋之,至尺余得黄金一釜,镌字十二曰: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碑,载《兖州府志》。
  【注2】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鲁迅先生辛辣地讽刺了这个故事宣扬的愚忠愚孝与对待儿童的残忍。郭巨埋儿,惨无人道;忍心害理,焉能称孝?
  【注3】党家山人曰:郭巨乃二十四孝主角之一,传为汉魏时人,埋儿奉母故事最早见于汉刘向《孝子图》,刘向是中国小说鼻祖,擅长编辑民间故事传说、寓言,郭巨是历史人物还是文学人物,已无考证。此后两千多年中,郭巨故事久传不衰,以后在东晋干宝《搜神记》、宋代《太平御览》、元代郭居敬《二十四孝》、明嘉靖《彰德府志》、清道光《内邱县志》、清道光《沂水县志》、《嘉庆重修一统志》等书中均有记载。至元,故事似乎仍与临沂无关。明初成化年间曾任沂水县教谕的江西吉水人张嘉吉凭吊郭巨墓,有《题郭巨墓》诗曰:“叠嶂回峰路几重,断崖荒垅见孤茔。志书已载当年事,孝感犹存旧社名。万壑雨晴泉有韵,半山云冷鸟无声。等闲历览春风里,怀古伤今倍感情。”沂水古迹诗文中出现郭巨墓,到康熙年间编纂《沂水县志》,明确记载:郭巨墓“在县西一百里,按《蒙阴志》有郭巨墓。郭巨原沂民,或《蒙》所载未详。有碑记。”“郭巨,后汉时人,事父母至孝,详载《府志》。墓碑题孝子郭巨墓,有撰文足证。”其后,乾隆《沂州府志》一锤定音,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汉郭巨,东莞人。家贫,父早逝,事母,每苦甘旨不继,有三岁子,每分母食乃与妻谋曰:“无不能致丰美以奉母,母又分半以饲子,是贻亲以饥也,子可复得,而亲年不可复得,不如瘗此子,并力以事母。”遂掘地欲埋之,至尺余,得黄金一釜,镌字十二曰:“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碑载《兖州府志》”。
  其六、徐奕贵尚峻厉(三国)
  忠敦奕德立操门,不忝前人启后昆。魏郡阴谋君遏守,雍州惠政乱图存。
  范行东莞贤堪厚,镇服西京信足温。沂水汤汤千载去,风流峻厉子皆论。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徐奕(?-219),字彦才,东莞人。仕魏,初为掾属,时关中新服未安,召奕为丞相长史,镇服西京,称其威信。后为东曹属丁仪等害之,奕终不为动。操谓奕曰:“君之忠亮,古人不过。然太严,昔西门豹佩韦以自缓,夫能以柔制刚者望之于君也。”操征汉中,魏讽等谋反,操叹曰:“讽敢生乱心,以吾爪牙之臣无遏奸防谋者,安得有臣如诸葛丰乎?”桓阶曰:“徐奕其人也。”操以奕为中尉令,曰:“楚有子玉,文公侧席;汲黯在朝,准南折谋。”居职数月卒。
  【注2】《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十二·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徐奕事迹多有记载。
  【注3】《沂水徐氏族谱》:卒葬东安城河(沂河)东,入乡贤祠,迄今东车汪庄(现隶属沂源县东里镇,更名东长旺村)西北隅山河之间尚有徐将军墓焉。2008年6月修谱委一行前去考证,茔地已成果园,但将军墓之说广为流传,1955年前后曾在茔地挖出一通汉碑。
  【注4】党家山人曰:徐奕,东汉末年官吏,为人忠直,效命于曹操,历任丞相长史、雍州刺史、魏郡太守、尚书、尚书令、中尉、谏议大夫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徐奕曾经到江东避难,孙策以礼聘任他为官,徐奕不愿意,于是改名换姓,身着平民服装回到原籍东莞。曹操担任司空时,征召徐奕担任他的辅佐官吏。建安十六年(211年),徐奕随从曹操西征马超。马超兵败后,曹军返回。当时关中刚刚被征服,还不是很安定,曹操留下徐奕担任丞相长史,坐镇管理西京长安,长安人都称颂他的威信。徐奕后来转任雍州刺史,又恢复为东曹掾。丁仪等人在当时很受宠信,都设法陷害徐奕,而徐奕的地位始终不为其所动。又出任魏郡太守。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征讨孙权,调任徐奕为留府长史。曹操对他说:您的忠贞亮节,古人也不能超过,但稍微过于严峻了。过去西门豹佩带皮绳以缓解自己的性急,能以柔弱克制刚强的策略,是我们希望于您的。现在让您统管留守大事,我就不再有后顾之忧。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受封魏公,建立魏公国,任命徐奕为尚书,又掌管选举事宜,调任尚书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征讨汉中时,魏讽等人谋反,中尉杨俊因此被降职,曹操叹息说:“魏讽之所以萌生叛乱的心思,是因为作为我的爪牙的大臣们没有能遏制内奸防备阴谋的人。怎样能得到像诸葛丰那样的人,让他们替代杨俊呢?”桓阶说徐奕就是这样的人。曹操于是任用徐奕为中尉,手书令文给徐奕说:“过去楚国有子玉在,晋文公为此席不安坐;汉朝有汲黯在,淮南王刘安因此不敢谋反。《诗经》有‘国家的正直之士’的说法,说的就是您啊!”徐奕担任中尉职几个月后,因病重请求退职,被授任为谏议大夫,不久去世。徐奕没有儿子。在徐奕死后,朝廷下诏任命徐奕的族子徐统为郎官,以徐统作为徐奕的后嗣。
  其七、诸葛亮智圣天下(三国)
  师表百世卧龙耕,绿鬓阳都道上名。身后光辉天地黯,生平谋略鬼神惊。
  琅琊起势人穿越,家国通篇事纵横。沂水南行涛浪远,闾门气象最峥嵘。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诸葛亮(181年-234年),琅琊阳都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为泰山郡丞。亮早孤,随从父元往依刘表,居襄阳隆中,自比于管、乐。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之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愿见之乎?”先主随诣亮,凡三往乃见。与言天下大势,先主善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于是合吴破魏,西取益州。先主即帝位,策亮为丞相。及先主病笃,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后主嗣立,封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咸决于亮。建兴三年,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五年,上表出师,率诸军北驻汉中。自是频年北伐,六出祁山,进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于渭南,相持百余日,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懿按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注2】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注3】党家山人曰: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其八、国渊宽厚不私(三国)
  列卿自守退无私,善事经师谨俭持。相土屯田成大业,计民置吏奠宏基。
  宽容法器浮生众,斟酌情由摄案奇。损益分明能赐散,沂蒙人物入诗辞。
  【注1】《三国志》魏书·国渊传: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师事郑玄。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仆。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注2】党家山人曰:国渊乃魏国名臣,汉末经学大师郑玄高足,曾避乱辽东,后来归魏为臣。功比枣祗、袁涣等人;初归曹氏时,主治屯田事宜,在任期间「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使「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当曹操征讨关中之时,以国渊为居府长史,统领留守都郡事务。其时田怠、苏伯于河间造反,事败后二人馀党被捕,按律皆应伏法受刑。但国渊认为这些人都不是首恶元凶,于是请求不必行刑。曹操听从其请,于是赖国渊而得以生存者,足有千馀人之多。当时有人上投匿名书刊对朝廷作出诽谤,曹操十分不满,一定要知道这本谤书的作者。国渊运智用计,终于得知事情的真相,捉拿了造事者。后迁太仆,节衣简食,以恭俭自守,并于任期内逝世。
  其九、徐广父兄并显(晋)
  徐氏父子古沂民,晋室经师遣老臣。祭酒高台圆月朗,校书夤夜朔风新。
  家门学问游征广,仕进伦常涕泗真。桑梓终归林下士,千年遥拜泪沾巾。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
  1、徐邈字仙民,东莞姑幕人。孝武时,谢安举为中书舍人,撰《五经音训》。迁散骑常侍,处西省前后十年,多所匡益。转祠部,迁中书侍郎,仕终骁骑将军。尝注《谷梁》诸书。
  2、徐广(352-425),字野民,东莞姑幕人。邈之弟,家世好学,至广尤精百家。仕晋,孝武除为秘书郎,撰《车服仪注》及《晋志》四十三卷,《答礼问》百余条。永初间除中散大夫。年过八十,尤岁读五经遍。元嘉二年卒。
  【注2】党家山人曰:徐藻、徐邈、徐广父子三人名震晋室,徐邈、徐广兄弟并显于经史典籍,为沂水古代著名学者。徐家世代好学,徐广学问更是精湛,百家数术都有所研究。谢玄为兖州刺史时,延请徐广为从事西曹,后又任镇北将军、谯王司马恬的参军。晋孝武帝欣赏徐广,于是以其为秘书郎,更加添校书处和藏书秘阁的人手。后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领校书。隆安年间,尚书令王珣又举徐广为祠部郎。及后,司马元显引徐广为中军参军,又迁领军长史。桓玄当权时又以徐广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元年(405年),刘裕命徐广撰写《车服仪注》,又让他任镇军咨议参军,领记室,封乐城县五等侯。后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郎。义熙二年(406年),尚书上奏议撰国史,于是命徐广修撰晋史。义熙六年(410年),徐广迁散骑常侍,领徐州大中正、骁骑将军。后又转任大司农、仍领著作郎。至义熙十二年(416年)写成《晋纪》四十六卷,迁秘书监。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晋,以徐广为中散大夫,其时徐广子徐道玄任晋陵太守,徐广自请随儿子到京口,回到家乡。刘裕应允,并给予丰厚的赏赐。元嘉二年(425年),徐广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徐广好读书,一直到老时仍然好学不倦,每年都会读《五经》一次。著作除《车服仪注》及《晋纪》,又有《答礼问》、《毛诗背隐义》二卷、及文集十五卷。又有《史记音义》十三卷,晋代《史记》版本纷杂,《史记音义》作了大量整理工作。徐广忠心晋室,桓玄篡晋时,安帝出宫,他流泪随侍。至晋恭帝退位时,就只有徐广感触哀伤,谢晦见此还说:“徐公将无小过也。”徐广答:“君为宋朝佐命,吾乃晋室遣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仍以晋臣自居。需要辨识的是三国时期曹魏部将燕国蓟人徐邈为曹魏重臣,与东晋学者徐邈重名。
  其十、竺法汰本无异宗(晋)
  身长八尺既翩翩,大德高僧入史传。辨法鸣弦惊雨露,讲经映壑拂林泉。
  简文重道亲临舆,慧远齐名堪比肩。爽爽风流人雅趣,瓦官寺里有遗篇。
  【注1】《高僧传》卷五有《竺法汰》
  【注2】竺法汰(320年—387年),东莞人,少与道安、竺法雅等师事佛图澄。佛图澄圆寂后,法汰以师礼事道安。道安避难至新野,即命法汰下京。法汰与弟子昙一、昙二等二十四人,沿长江东下。途中因疾停阳口,道安遣慧远前来问疾。法汰至都,止住瓦官寺。晋简文帝深相敬重,请讲《放光般若经》。开题大会,帝亲临,王侯公卿无不毕集。开讲日,僧俗观听,士女成群。法汰形解过人,风姿可观,含吐蕴借,词若兰芳,名士王洽、王珣、谢安等皆表钦敬。法汰于京,仍与道安维持密切往来,如法汰曾书问道安有关“三乘”、“六通”与“神”等问题,道安也于寻获《光赞般若经》后,立即手抄一本遣徒往送法汰。法汰晚年所收弟子,以提倡“一阐提皆有佛性”的道生最为有名。法汰以晋太元十二年卒,春秋六十有八。
  【注3】党家山人曰:竺法汰,东晋高僧,般若学派“六家七宗”的“本无异宗”的代表人物之一。竺法汰聪敏好学,不耻下问。据《高僧传》载,他与当时的高僧道安为同学,同师承于当时的名僧人佛图澄。战乱之时,他与道安一同避难,行至新野,二人分手后,他便率弟子昙壹、昙二等人,到了江南,住建康瓦官寺。当时,晋简文帝请他讲《放光般若经》,他颇得要领,听众踊跃,简文帝亲自参加听讲,一时王侯公卿,莫不毕集,学众达千余人,为一时之盛。《放光般若经》,属于心经,讲究心领神会,妙言悟道,当时分为“六家七宗”,竺法汰便属于“六家七宗”之中的“本无异宗”的代表人物,体现了这一派的“心学”特点。在般若经学说方面,竺法汰的“本无异宗”的突出特点是主张“心学”,即“心会”之学。当时,著名僧人法琛的弟子竺法温,却主张“同心无议”。他认为,“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这多少讲了些主观之外客观事物的存在,与“本无异宗”的“心会”心学有些相抵牾。竺法温的老师法深著有《心无论》,否定了心以外客观事物的存在。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沙门道恒,颇有才力”,是佛教徒中的重要人物,他常执竺法温的“心无义”论,“大行荆土”,传经布道,影响颇大。对此,竺法汰认为这些言论都不符合佛教义理,于是,他便进行了辩驳,说道恒的“无心义”是“邪说,应须破之。”于是,便引起了般若心学派的辩论。竺法汰广集各处名僧,“令弟子昙壹难之”,并且,旁征博引,“据经引理,析驳纷纭”,搞得非常热闹,双方论战也相当激烈。当时的道恒也不甘落后,竭力辨解,“不肯受屈,日色既暮,明旦更集”,来了个日以继夜,轮番参战。当时,名僧慧远“就席,难攻数番,关责锋起”。道恒“自觉义途差异,神色微动”,以“尘尾扣案”,想参与论辩,但还没来得及答话,慧远便接上了话茬说:“不疾而速,抒柚何为?”运用儒家经典《易经》上的话加以回答,颇有点扬儒讥佛的味道,使“坐者皆笑”,由此,“心无之义,于此而息。”这场辩论,便以竺法汰的胜利而告终。竺法汰广收弟子,并不惮其力地向他们传授心学,而且,他的佛学理论主要在论辩中形成并完整起来的。他能言善辩,自成一派,表现了他的佛教心学的某些特点,对后世发展起来的禅宗的影响也很大。竺法汰在佛学理论方面,著有《无本论》、《中论疏记》等。
  十一、竺僧度决绝红尘(晋)
  王晞舍俗出凡窠,抛却情花心镜磨。僧度清辞铭绝誓,苕华丽句发呕歌。
  端庄锡杖依黄卷,卓异袈裟咏绿萝。辜负青春为乐道,修成佛子又如何?
  【注1】《大藏经》《高僧传》卷四竺僧度。姓王。名晞。字玄宗。东莞人也。虽少出孔微。而天姿秀发。至年十六神情爽拔卓尔异人。性度温和乡邻所羡。时独与母居。孝事尽礼。求同郡杨德慎女。亦乃衣冠。家人女字苕华。容貌端正又善坟籍。与度同年。求婚之日即相许焉。未及成礼。苕华母亡。顷之苕华父又亡。庶母亦卒。度遂睹世代无常。忽然感悟。乃舍俗出家。改名僧度。迹抗尘表避地游学。苕华服毕自惟三从之义无独立之道。乃与度书。谓发肤不可伤毁。宗祀不可顿废。令其顾世教。改远志曜翘烁之姿于盛明之世。远休祖考之灵。近慰人神之愿。并赠诗五首。度答书曰。夫事君以治一国。未若弘道以济万邦。安亲以成一家。未若弘道以济三界。发肤不毁俗中之近言耳。但吾德不及远。未能兼被。以此为愧。然积篑成山。亦冀从微之著也。且披袈裟振锡杖。饮清流咏波若。虽公王之服八珍之膳铿锵之声暐晔之色。不与易也。若能悬契则同期于泥洹矣。且人心各异。有若其面。卿之不乐道。犹我之不慕俗矣。杨氏长别离矣。万世因缘于今绝矣。岁聿云暮时不我与。学道者当以日损为志。处世者当以及时为务。卿年德并茂。宜速有所慕。莫以道士经心而坐失盛年也。又报诗五篇。度既志怀匪石不可回转。苕华感悟亦起深信。度于是专精佛法。披味群经著《毗昙旨归》亦行于世。后不知所终。时河内又有竺慧超者。亦行解兼著。与高士雁门周续之友善。注《胜鬘经》焉。
  【注2】党家山人曰:僧度,本姓王,名晞,字玄宗,东莞人氏。大约390前后在世。出身低微,天姿秀发,到16岁时神情爽拔,卓然不群,而且性情温和,为乡邻们所称赞钦慕。母逝后舍俗出家,批味群经,著《毗昙旨归》。后不知所终。事见《高僧传》卷第四。其中一赠一答两首诗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赠诗者杨苕华企图以世俗生活的美好去打动僧度。竺僧度答诗以性空之理去洞察人生,运用般若智慧之剑斩断这一情缘,坚定了在佛门修行的意志,成为佛门弟子广为传诵的美谈。由于僧度心向佛门,心性寂灭,犹如古井,波澜不兴,所以,他的这首答诗,无情欲之流露,而是诉诸理性之辩论。他的诗重说理,但不流于枯燥,借用赠诗,巧翻新意,以质朴的文辞表现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平实的风格与深邃的思辩相结合的特色,是以般若慧剑斩断情欲的名篇佳作。
  十二、刘勰文心雕龙(南北朝)
  文章溯流以求原,大器千秋堪立言。论世呕心何把酒,知人沥血不凭轩。
  廉明仕进留模镜,评骘诗辞树楷幡。见证雕龙银杏古,浮来山寺筑新垣。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刘勰字彦和,东莞人。笃志好学,尝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书候约于车前,若货鬻者,约取读,大重之,谓深得文理。仕宋,官至东宫通事舍人。
  【注2】《梁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有《刘勰传》。《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有《刘勰传》。
  【注3】党家山人曰:刘勰,字彦和。原籍东莞郡。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是齐悼惠王刘肥的后代,六世祖刘抚曾官彭城内史,五世祖刘爽为山阴县令,四世祖刘仲道为余姚县令。永嘉之乱爆发,其先人逃难渡江,世居京口。刘勰早孤家贫,其父刘尚曾任越骑校尉,元徽二年(474年)于建康平叛战役中牺牲。刘勰约生于泰始元年(465),笃志好学,因家贫,住在上定林寺,依靠名僧僧祐。终身未婚。十多年后,他精通佛教经论,并钻研了儒家经典。一说《出三藏记集》与《刘子》可能出刘勰之手。三十多岁时,写成三万七千字的《文心雕龙》,沈约看了,“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被任命为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记室,又曾为太子记室。大同四年(538年)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刘勰请出家,梁武帝不许,乃烧发以明志,遂准为僧,法号慧地。不久卒。《文心雕龙》引论古今文体及其作法,又和唐朝刘知几《史通》、清朝章学诚《文史通义》,并称中国文史批评三大名著。今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尚留有刘勰校经楼。
  十三、徐之才岐黄济世(北齐)
  琅琊姑幕寄丹阳,一代宏才籍异乡。谑语缘机兼仕宦,良医承剧履岐黄。
  逢迎尽狎荒唐事,药石多灵辩证方。墓志藻辞虚长术,朝贤延誉实行囊。
  【注1】清康熙、道光《沂水县志》均不载徐之才。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王凤兰在《中医文献杂志》2010年第5期发表的《北齐医家徐之才籍贯考》一文考证:结合医学文献,墓志铭、人物传记、地方志等史志资料的深入挖掘爬梳,徐之才原籍琅琊東莞姑幕,寄籍丹阳,编籍高平。从而明确了其籍贯变化脉络。
  【注2】《北齐书》有《徐之才传》。
  【注3】《徐之才墓志》与正史记载相佐证。
  【注4】党家山人曰:徐之才(492年-572年),字士茂,南北朝北齐著名医学家,祖籍东莞姑幕。官居尚书之职。徐之才家学渊源,自高祖徐秋夫起移居丹阳(今属江苏)。徐氏出身于世医之家,五世祖徐熙喜好黄老之术,有道士授于《扁鹊镜经》一卷,便反复研习,因而精通医术,名震海内。高祖徐秋夫、曾祖徐道度、祖父徐文伯,皆以医名当时。父徐雄在南齐任兰陵太守,亦“以医术为江左所称”。徐氏连续7世出现12位医学大家。徐之才聪颖异常,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曾与从允康拜访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听讲《老子》。舍为设食,乃戏之日:“徐郎不用心思义,而但事食乎?”之才答日:“盖闻圣人虚其心而实其腹。”舍磋赏之。年十三召为太学士,粗通《礼》《易》,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嗓每共论《周易》及《丧服仪》,酬应如响。都感叹曰:“此神童也!”22岁正式入仕北魏,官至尚书令,爵至西阳王。然据《北齐书》记载:历事诸帝,以戏狎得宠。之才于和士开、陆令萱母子曲尽卑狎,二家苦疾,救护百端。由是迁尚书令,封西阳郡王。在职无所侵暴,但不甚闲法理,颇亦疏慢,用舍自由。之才妻魏广阳王妹,之才从文襄求得为妻。和士开知之,乃淫其妻。之才遇见而避之,退曰:“妨少年戏笑。”对权臣和士开其曲尽逢迎宽纵如此,有失常人志节。撰有《雷公药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等。行医踪迹经历由南到北和由北到南的不同地域,客观上对南北朝医学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研究南北朝医学传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
  十四、释明璨传承衣钵(唐)
  韦僧名入大藏经,禀性调柔觉悟灵。弱冠出家持逸隐,早春受具乐伶俜。
  青灯善虑精开问,黄卷勤修勃兴聆。慧远高徒弘法务,登山临水旷幽扃。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隋胡(应为“明”)璨,沂水人,本韦姓。仁寿初,诏送舍利于蒋州栖霞寺。遍访江表丛林,得经一百余卷,并前录所遗及诸缺本,于是到处传写,北方诸乘始完。
  【注2】《大藏经》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有《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明璨传五》。
  【注3】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第六节“隋代地论三大师及其学派发展的盛景”:释明璨(554?—618年顷),俗姓韦,莒州沂水(今山东省沂水县)人,十岁出家。《续高僧传·明璨传》记载:“二十受具,中途寻阅,备通经史,禀性调柔,初不陈怒。未及三夏,频扬《成论》及《涅盘经》。值废教隐伦,避世林泽,还资故业,重研幽极。”明璨属于北齐僧人。如果道宣的这一叙述是连续的话,则可推知,明璨大致生于554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恢复佛教,当慧远在洛阳陟岵寺(即少林寺)时,投于慧远门下,“璨时投足归师,诸部未久深悟,遂演于世,讲徒百数,心计明白。开隐析疑,善通问难。精虑勃兴,未曾沈息。”依据此中所说,明璨在洛阳已经开始独立讲解经论。隋开皇七年(587年),明璨随慧远勅召入京,住大兴善寺。仁寿二年(602年),召送舍利于蒋州(今江苏南京)栖霞寺。“而璨情存传法,所在追访,乃于江表获经一百余卷,并是前录所遗。及诸阙本,随得福利处处传写。”明璨在南方获得当时北方未曾见到的佛经一百多卷,抄写传至长安。仁寿“末住大禅定寺,弘法为务。”唐朝初卒。
  【注4】党家山人曰:释明璨作为隋末唐初有名僧人,是释慧远弟子,是随慧远从洛阳进入长安的十位高足之一。中国佛教史上僧人取名慧远者很多,就隋朝以前来说,见于史载者便有三人。即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雁门烦楼氏)、江陵长沙寺慧远(籍贯不明)和京师净影寺慧远(敦煌李氏)。敦煌慧远就是明璨师傅,虽无庐山慧远之声誉,但也不失为一代高僧,因此,有人把他与庐山慧远相比,称之为“小慧远”。无论从当时朝野僧俗的看法还是当代学界的看法来讲,净影慧远都是隋代佛教足以与天台智顗、三论吉藏比肩的佛教大师。净影慧远不仅着力于弘扬《地论》,而且是隋代最重要的涅盘师之一,他对《大乘起信论》的重视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明璨作为净影慧远高足,继承乃师衣钵在洛阳独立讲解经论。检视有唐一代僧人记录,宋代《五灯全书》记载沂水蒙山光宝禅师初隐沂水蒙山。于唐元和二年圆寂。虽行迹沂水,然非沂籍,乃并州周氏子。
  十五、道楷禅不避刑(宋)
  禅宗支脉独分庭,不慕玄衣不避刑。石上栽花含变法,眼中着屑析疑经。
  岂无下界香声色,敢比高天日月星。融摄道儒曹洞立,影风八世复叮咛。
  【注1】宋代惠洪《禅林僧宝传》有《道楷传》。
  【注2】党家山人曰:道楷禅师(1043~1118年)宋代禅僧。世人尊为曹洞宗第八世嗣祖沙门。禅宗南宗在唐朝后期传播迅速,并发展成为禅宗的主流,到唐末五代时期,派生五个流派: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统称禅门五宗,或称禅门五家。五家当中流传时间长、影响较为深远的是临济宗和曹洞宗。曹洞宗历代传人中,超出江西、湖南、安徽,长期住持帝京者,道楷为第一人,“以1064年义青投子接继法脉的戏剧性情节作这分界线,此后就是曹洞宗真正展开生机的年代。芙蓉道楷是曹洞宗的中兴之祖。以他为新的历史起点,曹洞宗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呈现出梯次的发展局面。”(《禅宗宗派发展源流》)。道楷禅师,沂州沂水人,俗姓崔。初学道术于伊阳山中,得辟谷之术,后悟其非,弃而习佛,于京师术台寺出家,后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法。元丰五年(1082年),弘法于沂州仙洞山,并先后住持洛阳之招提、郢州之大阳山、随州之大洪山崇宁保寿禅院等刹,大扬洞上之风,从者如云。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闻其名,召住京师十方净因禅院,赐紫衣及“定照禅师”之号。师以衣非佛制,却而不受,帝怒,黥而流放淄州,师终不屈。后帝悟,听其自便,师遂于芙蓉湖上建寺,大扬禅风,学者风从,政和七年(1117年),徽宗赐以“华严禅寺”一额,后又赐名“兴化寺”。于翌年五月入寂,世寿七十六。世称芙蓉道楷。法嗣中较著名者有丹霞子淳、净因法成、阐提惟照、大智齐琏、石门元易、鹿门自觉。有《芙蓉道楷禅师语要》一卷(又作《定照禅师语要》)行世。《禅林僧宝传》卷十七、《联灯会要》卷二十八、《五灯会元》卷十四、《湖北金石志》卷十对道楷禅师行迹均有记载。
  十六、乔仝蒙山得道(宋)
  乔仝林中遇神仙,健笔轼翁寄贺元。水部先生千载寿,子瞻居士万口传。
  仲秋汴洛饼如蜜,灯节蒙山月正圆。待得双凫东飞去,湖边漏泽不纪年。
  【注1】引自党家山人《蒙山集》之《蒙山山居辛卯百题》五三《蒙山神仙会》。
  【注2】宋陈师道《后山先生集》有《贺水部传》。
  【注3】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苏子瞻亦喜言神仙,元?初有东人乔仝自言与晋贺水部游,且言贺尝见公密州道上,意若欲相闻。子瞻大喜,仝时客京师,贫甚,子瞻索囊中得二十缣,即以赠之,作五诗使仝寄贺,子由亦同作。仝去,讫不复见,或传妄人也。
  【注4】党家山人曰:《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在《苏轼集》卷十七,写作时间为宋哲宗元祐二年丁卯七月间(1087),写作地点在开封府京畿路,作者时年52岁,在翰林學士知制誥任上。《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蒙山道士得道成仙的故事。说的是五代时期,任过后晋(936年—947年)水部员外郎的贺元(一说贺亢、贺充)修道于山东蒙山,且在蒙山得道不死。至北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他的弟子、年已八十的沂水人乔仝,西去卞京开封拜访苏轼,自言他的师父贺元仍活着,并与他相约来年在蒙山会面。推算这时的贺元应该活到150岁左右了。于是苏轼作了这六首诗相赠。乔仝也是蒙山著名道士之一。这六首诗和这个故事与唐代杜甫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一样,是蒙山作为道教文化名山的有力佐证。
  十七、张维忠萧然物外(元)
  固穷守志宁违颜,沂右泉边月半湾。乐吟歌诗不就币,博通经典却辞环。
  结庐学者隐黄石,避世先生称艾山。寂寂千年曾物外,何由碧血绝人寰。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元,张维忠,字子恕,博通经史,隐黄石山,从学者甚众。朝廷聘以币,固辞不就,使者强之,乃答以诗,终不出。学者称为“艾山先生”。明廪生牛宪撰有碑。采《青志》及碑文。
  【注2】清道光《沂水县志》有牛宪《张艾山碑记》。
  【注3】黄石山位于沂水县黄山铺镇蛮庄东南,海拔339米,山体东西长,西、北两面是数丈高的悬崖,南面和东北面是长长的陡坡,山势险要。在清末捻军活动时,筑有可备防守的石寨墙,后又修建了一些简陋住房。凡遇土匪搔扰,周围群众多习惯上山躲避。1933年7月2日(农历闰五月初十),国民党军八十一师展书堂部运其昌旅、唐邦植旅,以剿大刀会为名,在黄石山上,屠杀大刀会会员及无辜民众3700余人,时《济南日报》与英国人在青岛之《泰晤士报》先后刊登了这一消息。此后,上海报纸多有登载,并附加评论。这就是山东历史上黄石山惨案。
  【注4】党家山人曰:清道光《沂水县志》隐逸篇记载沂水高士除张维忠外,尚有二人,分别是:明,张涟,博学淹通,尤明数学。结庐沂山教授生徒。性恬淡,不乐仕进;好学,老而不倦。以寿终。清,刘亿,隽才不遇,因弃举子业。晚年退居龙山别业,萧然物外,著述甚富。除清道光《沂水县志》记载张维忠外,其他史籍未查到资料,可能明末清初《青州府志》会有相关记载,俟异日查阅之。清道光《沂水县志》载明廪生牛宪撰《张艾山碑记》。清康熙《沂水县志》载牛宪,字廷章,东莞庠生,有吟咏花之寺七言律诗一首:此地仙人曾对棋,而今野鸟尚呼之。流连景物春休去,流尽年光总不知。山色向人呈翡翠,桃花和雨滴胭脂。几回潦倒僧廊月,得兴烧灯夜赋诗。
  十八、杜泽一代帝师(明)
  儒林集上杜家闾,官敕牌楼导辇舆。视野开通人博雅,文华荐授志踌躇。
  宫中太子承詹事,殿下明初入尚书。御葬马嘶沟万丈,豪门何在只坵墟。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杜泽,字子润,以文学荐授沂水县儒学训导。洪武间入朝,上御文华殿,命讲《洪范》,升詹事府正詹、吏部尚书。杜泽墓,县西北160里,儒林集,有碑记,御葬。
  【注2】《明史》记载:“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丙子,杜泽,正月任。三十年(公元1397年)丁丑,杜泽,十月免。”
  【注3】《永乐大典》(残卷)卷之七千七百一《洪武京城图志》有杜泽又序。
  【注4】儒林集现属沂源县悦庄镇。杜家林占地很多,有碑碣多通,石人、石兽等石仪数十对,柏树成片,气势非凡,素称“千顷杜家林,万丈马嘶沟”。据传古时尚有石牌坊、帝敕匾、下马碑等。
  【注5】党家山人曰:杜泽出身于儒林集世代豪门家庭,他的科考、生平活动,正史和旧志记载较少。杜泽学有建树,精通儒学,能凭藉学养实力当上“训导”学官,并被选为封建朝廷直属行政机构的官吏。他能在“詹事府”这一负有太子成长重任的宫廷事务机构任职,并能在皇帝的顾问兼学习经典的机构文华殿,为皇帝讲解《尚书》,非当代名儒莫能为之。所以,他能从一个无品级的“流外”学吏,升迁为达官显宦的三品詹事,最后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1396年)擢晋为朝廷重臣吏部尚书。
  十九、杨光溥文采斐然(明)
  谦谦杨子政声清,累世簪缨鼎盛名。冷若梅花行耿介,俨如秋水止经营。
  采诗敲韵南宫入,弄月吟风北斗横。笑傲沂川辞藻丽,素封亭畔剪灯明。
  【注1】清康熙《沂水县志》杨光溥,沂水人,举进士,任刑部主事,历山西按察司副使,在官廉介。比归,不能办行李。家居贫甚,以吟诵为业。其诗俊逸天成,绰有钱、刘之致,所著有《月屋樵吟》、《梅花集咏》、《杜诗集句》等书,行于世。康熙《沂水县志》艺文录杨光溥七律诗二十首,其中集句三首。
  【注2】清道光《沂水县志》:杨光溥,由进士历刑部郎中,升副使。著《剪灯琐谈》、《月屋樵吟》、《梅花集》、《素封亭稿》。素封亭在东皋老子宫傍,光溥解组归隐于此,仿醉翁体自为记一篇。见《青州志》。杨氏世科坊:明万历年为正统甲子科举人杨俨、成化己丑科进士杨光溥、辛卯科举人杨光泽、万历丁丑科进士杨东野、万历丁酉科举人杨时俊立,基在东关北头大街,人称为“五科坊”,柱础现存。杨光溥墓,县北。
  【注3】《日照举人录》莒县卷第三编:杨光溥,字文卿,号沂川,杨世芳祖,七世,莒县棋山镇前杨南岭村人,明成化元年(1465)中乙酉科举人,成化五年再中己丑科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初任刑部郎中,明断魏国公兄弟攻讦案,宪宗赐以“宝楮(chu)”。后任山西按察司副使,赠太中大夫,二品衔。其冷若冰壶,俨若泰山,以直名震台中,然为官廉洁节俭,勤政爱民,生活极为节俭。工诗文辞,一生著作颇丰。万历间,其曾孙杨东野搜集整理其诗稿刊行,有《剪灯缫谈》、《沂川文集》、《梅花集咏》、《杜诗集吟》四部诗文流传于世。《剪灯缫谈》分上下两卷,体裁是文言传奇小说,系仿明初瞿佑的著名传奇小说《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馀话》而作。内容多为传奇神话故事,情节新奇,辞藻绮丽,间有许多优美的诗词。《沂川文集》为诗集,上下卷,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其中多写莒沂故土事,因此又颇具史料研究价值。《梅花集吟》是杨光溥对唐宋诗人的诗句重新编排而成的咏梅诗。《杜诗集吟》是集杜甫诗句而成。后两部书“拣择之精,排联组织之巧,若自胸中流出”,足见杨公水平之高。杨光溥卒葬于碁山镇前杨南岭村后,今墓碑犹存。见《沂水县志》、《杨氏族谱》。
  【注4】党家山人曰:杨光溥,字文卿,号沂川,明朝沂水县前杨家庄(今属莒县)人,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任满回籍,赠太中大夫,二品衔。杨光溥不但为官清廉,而且博学多才,著有《剪灯缫谈》《沂川文集》《梅花集咏》《杜诗集吟》《月屋樵吟》《素封亭稿》等诗文集。明朝万历年间,曾孙杨东野整理刊印《剪灯缫谈》、《沂川文集》、《梅花集咏》、《杜诗集吟》等四本集子。杨光溥一生著作虽多,可惜大多佚失,一些诗文因载于各地县志府志而得以保存,《梅花集咏》一卷青岛市博物馆有藏。据传《剪灯缫谈》尚保存于杨氏后人手中。晚年杨光溥隐居于沂水县城东皋老子宫旁边的素封亭中,不再过问政事,每日只吟诗作序,访朋问友,倒也逍遥自在。杨光溥去世后,葬在沂水城北今前杨南岭的村北。前几年杨氏后人发现杨光溥,其孙杨世芳,其曾孙杨东野等人墓碑,虽经历五百多年之风雨侵蚀,碑文依稀可辨。杨光溥斐然文采乃沂水历史名人之翘楚。
  二十、武衢兄弟联科(明)
  廷亨刚劲入乡贤,道义澄清敢担肩。冤枉皆知严法纪,骄横弗惧执权鞭。
  仲昆衢卫披肝胆,兄弟鹤延数罪愆。五百年间成与败,忠贞名节谱遗篇。
  【注1】清康熙《沂水县志》:武衢,沂水人,举进士,任行人选监察御史,刚劲有风纪,所至以澄清为务,僚吏望风奉法。疏劾寿宁侯骄横,忤旨,落职。归里,以病卒。武卫,衢之弟。由进士任翰林检讨,升侍讲,日侍经筵,辅成主德,升太常少卿兼翰林学士,以讲筵多年,积劳成疾,殁于都中,蒙赐恤典,得谥文恪。荫一子武选,为中书舍人,历官大理寺副,舆榇归里,遇流贼之乱,仅得藁葬。
  【注2】清道光《沂水县志》:武衢举进士,迁监察御史,所至澄清。疏劾寿宁侯骄横,忤旨落职,归里卒。武卫衢弟,由进士授翰林,累迁太常寺少卿,兼翰林学士,待讲经筵,多所献纳。谥文恪。兄弟联科坊:明成化戊戌科进士武卫、甲辰科进士武衢坊,在东关绸市街。翰林坊:明成化戊戌科翰林学士武卫坊,地同上。
  【注3】《明史》列传第六十八有武衢事迹。
  【注4】党家山人曰:武衢,字廷亨,沂水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其弟武卫,成化十四年进士。张峦,明孝宗皇后张氏之父,弘治四年封寿宁伯,进为寿宁侯。第二年张峦去世,封赠‘昌国公’。儿子张鹤龄继承‘寿宁伯’,后来也升‘寿宁侯’、‘昌国公’,另一个儿子张延龄为建昌伯、建昌侯。兄弟两人仰仗皇亲横行不法,为非作歹,骄横非常,1529年,两兄弟都被削除爵位。1532年鹤龄下狱死,1533年延龄长系狱中13年,1546年被斩于西市。在河北、山东交界一带流传着一个故事,明孝宗孝康张皇后为人机智贤明,曾辅佐孝、武两帝成政事。而其两兄弟张延龄、张鹤龄却仗皇亲横行乡里。张皇后死后,在位的明世宗将其全家抄斩,部分子孙四散奔逃,为便于以后相认,他们按逃跑的方向由张姓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姓氏,所以也有“东南西北本姓张”之说。沂水人监察御史武衢就是疏劾寿宁侯骄横,被构陷落职归里以病卒终。
  廿一、高名衡父子死节(明)
  沂州平仲更生吟,四百年来犹动心。豫汴蒙恩严职守,里乡洒血湿裘衾。
  三围韧壁头颅众,两决疑河罪孽深。一旦弃身名节立,电光石火到如今。
  【注1】清康熙《沂水县志》:高名衡,崇祯辛未进士,文名著称一时。召对,巡按河南,时抚臣阙,闯寇攻城,守战有功,坐升巡抚。辛巳冬,闯曹合八十万围汴城一面,四十里合围,周匝尽攻二十日。夜,贼以火药穴城下数百洞,轰东城十五里,砖石俱飞,坚守如故。夜,堕人城下,天曙修完,贼骇异,遁去。壬午夏,闯复来,不攻击,决黄河灌城,八日,水入城,波平楼橹,乃保周王夜北渡。寻病,以状上闻,赐归,加少司马衔。是岁壬午冬,在沂水城殉难。并妻张氏誓不屈节,同日死。
  【注2】《四库全书》存高名衡《更生吟并序》篇目,评价说:“是编虽止七言律诗八首,不成卷帙,而忠义之气,凛然简外。今圣朝大公至正,扶植纲常,凡胜国死节之臣,咸邀褒祀,名衡亦在其中,则此零章断简,实千古名教之所寄,谨特存其目,以昭表彰之义焉。”还说,高名衡的玄孙高淑曾辑录曾祖诗文并为之“跋”,“称其生平著述甚多,屡经兵燹,拾之灰烬之馀者,类多残阙,惟此诗粗备首尾,因抄藏之。”
  【注3】《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五有《高名衡》。
  【注4】党家山人曰:高名衡(?~1642)明末抗清英雄。字平仲,一作仲平,号鹭矶,山东沂州人。万历四十六年(1631)中举,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出任江苏如皋县令。后调任兴化县令。他督民治水,赈济难民,政绩突出,被推为云南道试监察御史。当时,政治腐败,灾荒连年,清兵内犯,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他在给崇祯皇帝的奏疏中提出:选贤任能,不必循资论俸;整顿吏治,亟严逗怯之诛,受到崇祯帝赞赏。崇祯十二年(1639),出任河南巡按,弹劾贪官,严肃政纪,忠于职守。崇祯十四年(1641)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开封,高名衡率官兵固守。月底,农民起义军撤走。十二月,李自成率众再攻开封,不下。翌年五月,又攻开封。高名衡指挥官兵顽抗,后因粮草断绝,城内人口饿死大半。九月,他派人决黄河大堤,水淹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也决黄河大堤,以水灌城。共淹死城市居民30万人,历史名城被淤泥湮没,农民起义军撤走,擢升兵部右侍郎。不久,因病归里。崇祯十五年(1642)冬,清兵攻破沂水城,高名衡见明朝大势已去,与妻张氏自杀,表现了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谥忠节。名衡传载明史,著述颇富,守汴诗《更生吟》八首被四库全书载其目。所著诗文,经其后代高颃及其他几个族人搜集整理,1934年刊印成《高忠节公遗集》传世。内容包括奏章,平台召对,守汴日记,守汴诗《更生吟》八首,《楚游草》画衣诗等。另附有钱谦益等人的和诗以及其玄孙进士高淑曾的诗文。2011年其后代十八世高傒勋将《高忠节公遗集》加标点及注释后重印。高名衡胞妹高玉璋系女诗人,自幼聪颖,善诗文,嫁沂水张庄(今属沂水泉庄乡)张瑞明(字兆圣)。张初任北方边塞守备,后任京畿五城兵马司指挥。高玉璋病故后,其遗物中有大量诗稿。由其兄高名衡整理成诗集《玉映草》并写序,刻于碑立其墓前。该碑文革中被毁。高傒勋重印的《高忠节公遗集》,《玉映草》亦被收集在其中。
  廿二、李五将军杀身成仁(清)
  顶天立地古沂民,仿佛千年王蠋身。失怙感恩敦品格,因循知义蕴精神。
  养成气节惊浮世,杀伐奸狂骇俗尘。李五将军何处觅,东皋岭下泪沾巾。
  【注1】李五:明末山东沂水县沂水镇姚家官庄村人。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李五将军骁勇善战、忠心耿耿、一心不事二主遇害身亡的故事。李五祖居今沂水镇姚家官庄村,因为在家排行第五所以叫李五,他刚生下来不久爹娘先后去世,家中一贫如洗,全靠东家一把米西家一口饭慢慢长大。为了挣口饭吃,继续生存下去,李五很小的时候就去当了兵。李五生得身材魁梧,力大无比,攻城略地,战场杀戮,无不拼死撕杀,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为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从一个普通士兵成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将军。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边关满清军队直逼中原,虎视耽耽,李五将军奉命驻守沂水城。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陷了北京,明朝的崇祯皇帝吊死景山。在收降了吴三桂之后,清军大举进关,入住中原,驻守各大城池的明将纷纷向清军投降。清军统帅濒临沂水城下,李五将军固守城池,拒不投降。清军统帅多次给李五将军写信劝降,并说:“几次写信召见,将军不从。现在将军对旧朝忠义已成,当负重任替我大清收拾江山。”李五将军严辞拒绝,他说:“我活是大明王朝的将军,死是大明王朝的鬼雄,一心岂有事二主之理?!”?当时,沂水城的名门望族刘南宅已秘密降清,李五将军拒不服降,于是清朝当局授意刘南宅除掉他。刘南宅受命后,便宴请李五将军,李五将军全然不知刘南宅摆的是一场“鸿门宴”,便骑马单刀来到刘南宅赴宴。宴席间,头一道菜即是李五将军马童的首级,李五将军见情况危急,手提大刀便往外窜。此时刘南宅各道大门都已关闭,李五将军接连刀劈两道大门,两边厢房早已埋伏下家丁人等,一齐抛出桌椅板凳阻住去路,李五将军一不留神被绊倒,随即被擒,可他坚贞不屈,破口大骂,最后残遭杀害。李五将军死后,人们把他的尸体埋葬在沂水城北门外东侧,即原沂水医学专科学校,今沂水县实验中学院内,寓意李五将军死后还在城门外守城。为了纪念这位骁勇善战、忠心耿耿、一心不事二主遇害身亡的将军,人们就把他的坟墓称为“李五将军墓”,这片茔地也就是李家林了。
  【注2】党家山人曰:沂水镇姚家官庄村位于沂水县城北工业园区内,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50亩,280户,935口人。《水浒传》中的李逵是沂水县百丈村人。经查沂水县境内没有叫“百丈村”名的村。《沂水文史资料》第十辑《沂水地名人物趣谈》一文说:“解放前,沂水县姚家官庄村土地庙有一石碑,上刻‘姚家官庄原名为百丈村’云。据此,姚家官庄村似为《水浒传》中李逵故里。文章还说了为何改了村名的事,是“清朝廷认为《水浒传》是反书,乃命御用文人俞仲华续编了一部《荡寇志》,极力贬低梁山英雄好汉,并诬蔑李逵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人人得而诛之的罪犯。百丈村人为了免遭迫害,乃改名为姚家官庄。现在沂水东皋公园有“李逵杀虎”石雕。李五将军为李逵后人也未可知。
  廿三、党盛图耿介任侠(清)
  团城胥吏背书囊,冒死青州辩律纲。忤逆劣绅人耿介,匡扶正气势雄强。
  身家见义涂肝脑,性命当仁挺脊梁。俯仰春秋同记取,沂蒙党氏好儿郎。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职官,知县:罗廷仪,浙江山阴进士,雍正七年(1729)任。
  【注2】《绍兴历代文武进士名录》:罗廷仪,山阴人,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于振榜进士,青州府知府。
  【注3】党家山人曰:党盛图,清初沂水县杨庄镇党家山村人,生卒年月不详,为山阴进士沂水知县罗廷仪幕宾之一。师爷是人们对于作幕之人的一种俗称。师爷虽然是政府部门的佐治人员,但一般并无官衔职称,也不在政府体制之内;师爷由幕主私人聘请,与幕主实属雇佣关系。党盛图科举屡试不第后,贫困潦倒,在沂水县城结交名流,以塾馆教书为业。山阴进士罗廷仪从南方远道而来到沂蒙山区知沂水县令,他本人并不缺少绍兴师爷的干练精明,但是他需要党盛图这样熟悉地方人脉又有文化功底和办事能力的人帮助。巧的是党盛图生的眉清目秀,其面目与身架与罗廷仪极为相似,两人有着共同的话题与情趣,是心心相印的朋友。事实证明党盛图成为罗廷仪师爷后在官场和社会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他成为县令的亲信、智囊与私人助理,罗廷仪将他倚为左右手,委以重任,不可或离。党盛图本身虽然不是官,但是所办的都是重要的官府公事。他手中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官府的实际权力,虽说是佐官以治,实际却在很大程度上是代官出治。党盛图因介入沂蒙大族刘南宅与绍兴大族罗氏纷争公案而名噪一时,有“坐着的罗老爷,站着的党老爷”民谚流传后世。
  刘南宅是沂水县明清两代缙绅刘氏家族的庄园住宅,其家族自明代早期居此经营。至明末,刘家成为沂水城的大户,明万历癸丑(公元1613)刘南宅四世刘应宾举进士,是刘南宅第一位进士,累迁吏部郎中。满清入主中原,刘应宾追随南明福王渡江,任通政使。清军渡江后投降清朝。清顺治二年(1645年),巡抚徽宁。作为大节有亏之臣,《清史列传》列刘应宾《贰臣传》乙编。蒲松龄曾在刘南宅做过私塾先生,他对刘家极为鄙视,《聊斋志异》里有一篇《三朝元老》,讽谕刘家先祖为官忠节不保随风而倒,仕了明朝仕清朝。尽管如此,刘南宅先后培养出四位进士和两位举人,其后科甲蝉联,自明至清数百年间,刘南宅累世在朝为官,闻名遐迩。可以说刘南宅代表了强大的家族势力,历任县官来沂水赴任必先进刘南宅拜谒,不然乌纱难保。党盛图自然知道这些,知县罗廷仪下车伊始,即荐引前往刘南宅拜谒,当时为刘南宅七世主家。七世没有取得功名外出做官,作为缙绅之家,对新官屈驾造访,自然寒暄客套有加。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元代益都路为青州府,沂水县一直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管辖,清初因之。雍正八年(1730)沂水改属莒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立沂州府,沂水属之。知县罗廷仪雍正七年(1729)到任,正是沂水县由青州府改属沂州府前夜。面对着行政区划的变革,关系到大小官员的升迁,自然是人心浮动,人言汹汹。上任伊始,罗廷仪励精图治,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革除积弊,深得民心,深孚众望。任间厌逢迎、简供给、汰冗员、省词讼、严保甲、储器械、使全境平安。同时也就触犯了沂蒙大族刘南宅的既得利益。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山阴进士罗廷仪家族也是会稽大族,先祖唐罗珦,罗让父子《新唐书》有传。明朝罗万化隆庆戊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升侍读,后任南京吏部侍郎,升礼部尚书、国史馆副总裁。其孙罗元宾,登天启二年进士,仕监察御史,人称“包青天再现“。清康熙十八年罗淇、罗司鼎甲,称“兄弟登科”。罗廷仪出身这样的世家大族,书香门第,对刘南宅的为富不仁自然是心有抵触。并不甘心枉法屈从。
  清朝政府统一全国后,为加强统治,就把它的八旗精锐部队驻扎在各地军事要冲。青州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为历代名城重镇,交通要津,山东半岛的重要门户,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是军事重镇,理所当然地成为清朝政府在山东驻军的首选地。雍正七年,雍正皇帝同意在青州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八旗驻防城。这项工程上自雍正皇帝,京都的内务府、兵部、户部、工部、吏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下至山东省的总督、巡抚以及道、府、县等涉及到方方面面都十分重视。在筹建工所领导班子中,仅高职官员就有钦差三人,道员二人,知府三人,同知、通判各二人。可见,其重视程度与实施规模都是空前的。青州旗城雍正八年(1730年)动工,正是该项国家重点工程动工开建,使罗廷仪与刘南宅的冲突也终于爆发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规划中的青州旗城城内官衙、宫殿、庙宇的规格气派自不必说,即便是普通兵民住的官房,也是独门独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清廷派湖南进士田敬山督工领建,由内务府要员为监察御史,会同省、道、府官员参与筹建,青州三任知府参与其事。同时严令青州知府广寿具体指挥。官府以低廉的价格强征当地民户土地,又调集能工巧匠,征集民夫,昼夜施工。所用木料,当地难以筹措,就从东北采伐,经海上运来青州。因工程浩大,动工数以万计,虽有朝廷专项资金,难免加重地方负担。青州府所辖州县少不了加派劳役税银。赋税分摊自然以人丁地亩为本。刘南宅代表的是千顷浩荡的土地和强大鼎盛的家族势力。滔滔沂河滋润了这方美丽的土地,沂河两岸的肥沃土地尽归其有。但刘南宅并不想承担这许多的赋税,以往的知县迫于无奈,只好把赋税分摊到穷苦百姓身上,致使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罗廷仪却不愿意这样做,他坚持要刘南宅按律出丁纳银。刘南宅利用累世在朝为官的条件,花钱买通了朝廷大员,上疏弹劾罗廷仪反对青州旗城建设。雍正皇帝震怒,责令内务府派驻修建青州满城监察御史偏武、山东巡抚岳睿与青州知府广寿调查处理。青州知府广寿通知罗廷仪到青州府衙问案。一时间风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康熙戊戌进士云南赵州人李根云与罗廷仪交好。罗廷仪雍正七年知沂水县时,李根云为当时青州知府,李根云知道罗廷仪为官政绩与做人品格。雍正八年,广寿接任青州知府后,李根云被钦差大臣偏武推荐经雍正帝同意参加青州旗城建设领导班子。他得知刘南宅买通朝廷大员构陷罗廷仪反对青州旗城建设即将被查处的内情,就私下告知罗廷仪此次府衙之行凶多吉少。罗廷仪与党盛图通报了严重危机,一筹莫展。党盛图义愤填膺,毅然决定冒死顶替罗廷仪去青州府衙一探究竟。
  一身官服的党盛图到青州府衙,衙役并没有看出这是冒名的党盛图,衙役以罗廷仪名义通报知府,知府广寿并不接见。待到天色将晚,众衙役不容分说将党盛图押解装入站笼,并且头朝下倒立于府衙门前。站笼又称立枷,是枷号的一种发展后的形式,于清朝开始正式作为法律惩治手段。这种特制的木笼上端是枷,卡住犯人的脖子;脚下可垫砖若干块,受罪的轻重和苟延性命的长短,全在于抽去砖的多少。《老残游记》第三回:“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说的就是这种刑具。这罗廷仪被弹劾反对青州旗城建设既没调查又无取证,就被关入站笼,可见刘南宅势焰冲天,被刘南宅花钱买通的朝廷大员与青州旗城建设督工湖南进士田敬山狼狈为奸,密谋借机除掉罗廷仪。也说明封建王法即家法,雍正皇帝震怒,被怀疑反对主子就是死罪。
  第二天日上三竿,党盛图被解除站笼上堂问询。堂上端坐钦差大臣内务府派驻修建青州满城监察御史偏武、山东巡抚岳睿与青州知府广寿,可谓是三堂会审。当验明身份时,党盛图声称自己不是罗廷仪。偏武便问你为何代替罗廷仪受罚。党盛图便把刘南宅花钱买通朝廷大员与青州旗城建设督工田敬山密谋构陷罗廷仪的原委和盘托出。同时,党盛图还把刘南宅历年来对抗官府,聚揽词讼,贪赃枉法,称霸乡里,为害百姓的具体事实与证据逐一列举,为罗廷仪清廉为政,保境安民,主持公平正义,深得民众爱戴,触怒刘南宅被诬陷栽赃做了有力的辩解。党盛图最后还把李根云秘密提供给罗廷仪的青州旗城建设督工田敬山贪吞建筑用款,偷工减料,欺上瞒下的不法事实一并揭露。
  钦差大臣监察御史偏武与山东巡抚岳睿大为震惊,急宣罗廷仪当堂呈供,并派出专人到沂水调查,证实党盛图所言为实,罗廷仪是一个好官。同时也对青州旗城建设督工田敬山进行调查,证实田敬山确实贪吞建筑用款,偷工减料,在城垛砌砖时就地掘土,建成了一座三合土的土城。普通兵丁和眷属住的官房只有两间,家家没有厕所。后来旗人不无幽默的说:“咱们的茅房让田大人们吞啦!”偏武将调查情况具报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下令将参于城建的不法官员一一逮捕审讯,抄家时搜出了大批埋藏的金银,于是以贪污渎职罪将这批官员处以极刑。青州旗城的部分工程不得不重建。刘南宅以及买通的朝廷大员受到应有的惩罚。罗廷仪得到雍正皇帝的认可,一年后被擢升为青州知府。党盛图从此声誉日隆,所谓“坐着的罗老爷,站着的党老爷”是也。
  党盛图既是文弱书生,又能一身正气,耿介任侠。跟随罗廷仪青州府继续辅佐有年,当罗廷仪告老还乡时也回归故里党家山村安度晚年。死后葬党家山村西大庙附近。党盛图病逝后,沂水周边七个县的县官骑马坐轿到党家山村为其送葬吊唁。党盛图一女嫁高桥镇团山村。党盛图墓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砸毁,其生平无可考。
  廿四、刘绍武儒雅卓立(清)
  世家子弟性寒儒,不为膏粱弄仕途。姑幕城头分灭失,琅琊国里辟荒芜。
  逡巡盖邑收砖瓦,踯躅阳都识瑾瑜。发阐幽微留翰墨,别开天地任驰趋。
  【注1】清道光《沂水县志》:刘绍武,鲁洙子,字凤纶,号恒斋,乾隆甲戌进士。自幼读书刻苦,世家子如寒儒。性尤至孝,通籍后待选,因父老不仕。与兄友爱,一日不见辄不乐。纂修《府志》,考据精核,以发微阐幽为己任,虽穷乡僻壤不能自达,恐其湮没,必极力搜罗以表彰之。乡贤祠倾欹,鸠工兴修。著有《历代统系谱》,藏于家;《沂水古迹陵墓考》,道光七年修志采录入志。雍正十三年,捐于家泉地四十亩〔有契券存公〕,子鼎燮,乾隆五十年续捐地三十二亩二分作义地,亩数、四至载举人刘灼呈内存案。
  【注2】党家山人曰:沂水县刘南宅是明清两代缙绅刘氏家族的庄园住宅,刘南宅人才辈出,科甲蝉联,先后有四世刘应宾明万历癸丑(公元1613)进士,五世刘玮为清康熙甲辰(公元1664)进士,六世刘侃为清康熙庚辰(公元1700)进士,八世刘绍武为清乾隆甲戌(公元1754)进士,十一世刘灼为清嘉庆丙子(公元1816)举人,十世刘遵侨为清道光辛巳(公元1821)举人等等。四世刘应宾由明降清,大节有亏,被列《贰臣传》乙编,为后世论者所诟病。余读其《平山堂诗集》,知其为人志气,其为满清异族视为贰臣,正反映其在民族归附心理方面的矛盾与无奈。刘绍武为其直系玄孙,中进士通籍后并不仕,潜心地方文化研究,积德行善,终老田园,是否在为其高祖偿还气节上的这笔欠账呢,也未可知。甲午春,应沂南北寨汉墓博物馆副馆长、沂南文物管理所所长吕宜乐邀请参观沂南博物馆,见到位于沂南县大庄镇河阳北村和河阳南村三座清代刘氏家族墓地被盗后追回的部分文物,其中有完整棺椁字迹印证为刘绍武之墓。作《参观沂南博物馆展陈并寄吕宜乐》一首:阳都汉墓坐平湖,北寨依山出壮图。绍武椁棺新迹秀,曹嵩冢像旧痕芜。勘摹白玉知朱印,揣度青铜辨绿觚。小二戚氏犁范在,还原葬器肉枯骷。以寄不胜唏嘘之意。

lGhdsmqn 发表于 2015-4-22 13:09:56

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 顶顶多好 楼主你的高尚情怀太让人感动了。

媚儿 发表于 2015-5-14 19:03:11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竟有如此奇人异士、文人墨客!讥讽于谈笑间,笑骂于无形中,层次之高,境界之深,非我等所能匹及,偶像啊!!!仿高人此文,照作一篇,以表仰慕之情。

witill 发表于 2015-5-17 12:34:08

LZ{author}真是人才 逐句地看完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

疯狂的绵羊 发表于 2015-5-20 20:25:28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柑蕉桔梨椤柚 发表于 2015-5-24 19:40:04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社区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老哥仔X 发表于 2015-5-26 20:09:56

自从社区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社区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社区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

lrfmxox 发表于 2015-5-28 20:39:11

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

3322 发表于 2015-6-12 11:19:54

{author}阁下莫非就是当年华山论剑武功独步天下罕有其匹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的少林寺智障大师收养的小沙弥低能的爱犬旺财踩扁的蟑螂小强曾滚过的一个粪球?

任我车 发表于 2015-7-26 19:35:24

真心顶 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难得一见的好帖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沂水籍高士廿四咏(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