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家——潘新明
2015-2019年荣获中国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及中国主流媒体、相关文化机构评为中国文化艺术类终身成就最高奖金羊奖、金猴奖;金鸡奖金犬奖金猪奖;中国艺术百花奖,授予人民心中的艺术领袖、时代艺术人物、人民艺术家;十大爱国爱军艺术家、十大国宝级艺术家、人民艺术十大家之一。中国国学会等授予文艺界六大主席、国学六大名家、国家六大艺术泰斗之一、六大艺坛宗匠;中华传奇、金砖艺术家、当代国艺大师、感动中国最美艺术家、新时代人民艺术家、红色艺术先进创作者、国际金牌文艺创作人、复兴中华杰出文艺大家等。荣获首届中国顶级书画大师大赛首位特等奖,作品参与在韩国首尔、意大利佛罗伦萨、美国纽约的《中国顶级书画大师全球巡展》;第二届中国诗书画艺术终身成就奖金奖,授予2018诗书画功勋人物;第三届世界文化奖金奖,授予世界艺术泰斗世界殿堂艺术家;多幅书法艺术品被选编入《世界艺术巨匠》(八人集)、《国学经典》,2018、2019年被选定多家新闻媒体播报为向中央两会献礼书画先锋人物、时代艺术家、新时代文艺领袖人物评选委员会等授予新时代文艺领袖人物。看一幅他的书法其意必与诗意相通,写书法的境界就是妙得一首诗的快意抒怀,从中盈溢出来的文化气韵扑面而来,悦目动心。他以传承传统书法文化精髓为担当,绝对不写粗头烂服的江湖体,也不写展览体的造作,而是专致信札体的天工自然,放手写心,不激不厉,伸缩得体,文化纯品。可以八面出锋写峥嵘,也可以藏逆回锋写内敛,以劲蓄势,以势显奇,在体貌俊美的格调里,也不缺少磅礴大写情怀的浩荡。主体风格以行云流水一般的书法特色,去表现伯远帖的文化气息。心和笔合在一起,我手写我心,正是书法文化弘扬的高能境界,所以他的翰墨法不欺人,功不欺世,艺术价值决定收藏品位,成为收藏界的主流佳品。
潘新明,1942年生,祖籍陕西华阴,居北京。原中国外交官。现国家一线艺术家,新时代德艺双馨艺术大师;中国网络资讯台艺术频道顾问,中华国礼艺术中心、艺术家润格网名誉主席,人民艺术鉴赏中心名誉副主席,英国、瑞典皇家艺术院高级艺术顾问。在50多年笔墨生涯中,他在继承祖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融贯古今之秀,融入新时代、新思想、新内容等元素,独具匠心,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思维、方法、路径;书法作品实力更高于声望,有云烟满纸的图像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堪称精品。在创作实践中,他不流于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理解、融古出新,用笔精到,风格多样,布局结构合理,构架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
他的书法深师两晋文人的笔法要妙。赵子昂得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定武拓本,被笔法所迷恋,六十日心追手临,觉悟书圣笔法精髓,于是感叹用笔千古不易。此不易之法,他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晋人书法侧入中行的洒脱印象,正是笔法不易的核心。赵子昂的书法因为获得了这种笔法表现的机密,所以也成为一代书法大师,流传千古。
2007年中国时代人物评选委员会等多家团体评为中国时代人物。
潘新明先生的书法作品也神得笔法要妙,把侧入中行的洒脱意向表达的惟妙惟肖。侧入时迅捷动逸,蜻蜓掠平湖,微起凌波。触达纸面快速转入中锋,不偏不倚,写成中流击楫力透纸背。在体验这种笔法的觉悟中,他的书法也写两晋书法的洒脱蕴藉,使转自如,提摁跳动,结体典雅,又注重墨色气韵的变化,所以书法的线条美与韵律节奏共赢,打造出行风踏歌的审美印象。不呆板,多变幻,以变为笔墨的生机盎然,果然是天下无物非草书的深刻实践。
以诗益书修文人,放手写心传晋韵。两晋书法是高峰,潘新明先生师法二王执着功成鲜明。所以他的书法以二王书法的文人品格构建核心,形成了书法的正宗文化传承的时代内核,用笔墨当随时代的担当,让书法融进时代的思想和风尚,把本意简单的线条美,通过以白计黑的塑造,写成虚实照见的空间印象美妙,以美致韵,飞动丰神。传承与创新双轮驱动,让他攀上书法文化的顶峰,一览众山小,功矗凌云霄!
2014年中国文艺家报社和中国文学艺术研究会授予全国著名艺术家国家文化人物。
书法自古是文人修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人把书法看成小技,把文章视为千古之事。潘新明先生的文化修养就是以诗意书的传统路径,他在书法家的身份背后,还是一位能赋诗书的真文人,写格律诗平仄严谨,对仗工整,格调清新高雅,读来怡心神。优秀的诗歌文化修养,让他的书法便注入了文人书法的书卷气韵,放手写心,如追闲云,也似春来杏花开,写得一手飞动传神的行草上品!
2012年中国艺术人物网等20余家专业艺术团体和艺术媒体评为中国艺术领袖。2013年世界文艺家联合会和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评委会评为感动世界人物。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真心顶 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难得一见的好帖 楼主{author},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