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6-2-21 11:23:26

职场故事:古人应变有高招 今人读之脑洞开

  在仓促之际如何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很一个人的办事能力和应变能力,古今皆然。明朝冯梦龙的《智囊》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例子,很有意思。例如北宋时期的赵从善,是赵匡胤的曾孙,在京城为官。有一次,和太后要在夜间经过万松岭,需要三千把火炬照明。事情来得仓促,一时难以筹集这么多火炬,赵从善倒是有法子,命人到京城各处去搜集帘子,不管是竹帘还是芦帘,涂上油脂后,卷起来,用绳子拴牢,绑在万松岭必经之道两边的松树上,充当灯,火把通明,将夜得如同白昼,“实以脂,卷而绳之,系于夹道松树,左右,比于白日”。还有一次,要举行祭祀,需要三百张红桌子,必须在一日之内置办完毕。这项任务落在赵从善的肩上,文武百官都等着看他出洋相。没想到赵从善很有办法,从京城各大酒店搜集来样式差不多的三百张桌子,糊上白纸,用红色油漆一涂,立马变成红桌子,“净洗,糊以白纸,用红漆涂之”。从这两件事来看,赵从善的思宽广,没有火把不要紧,把相似的东西变成火把;没有红桌子也不是问题,把现成的桌子变成红桌子就行。这其实也就是临时制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应急方面也很有办法。他在长沙的时候,想在后花园建一座楼,用来赏月,然而已经到了八月初旬,楼虽然建得差不多了,瓦片却还没着落,看这样子如果想中秋在这楼上赏月是不太可能了,怎么办呢?辛弃疾脑洞大开,命令下属到市集上宣布:凡是借二十片瓦的,都给钱一百,限两日内送齐。果然两天之内,送来的瓦片数不胜数,“于是瓦不可胜用”。辛弃疾的思就是:自己虽然没有瓦片,但是可以通过租赁和购买的手段调集瓦片,当然,价格就要稍微高一点。自己没有占有资源,不等于没有资源,可以想办法将资源调集过来,为自己所用。明朝张恺,在江陵当县令,某年远征交趾的部队经过,向当地征用几百架军用火炉。江陵当地并不生产这种军用器具,但张恺却有办法,他叫人将桌子的四条腿锯掉一半,然后将桌子中间凿空,放上铁锅,这样就成了军用锅灶,“恺即命木工以方漆桌锯半脚,凿其中,以铁锅实之”。利用现成的来制作所需的,确实高明。(文/刘黎平)http://style.org.hc360.com/css_hy/images/end_logo/hc_logo_end.jpg
  ·三个职场咸鱼翻身的故事·职场故事:晋升的为什么是那个最...·从两则历史故事积极心态的重...·三个故事教你远离“海带”头衔·职场故事:老鼠的预言·职场故事:英雄自古爱面子·职场5分钟走心术·80后MM毕业2年2套房 从负...

wei338 发表于 2016-2-22 08:31:16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zxaDFEp 发表于 2016-4-9 15:22:00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

石湾车仔 发表于 2016-8-9 10:19:02

{author}阁下莫非就是当年华山论剑武功独步天下罕有其匹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的少林寺智障大师收养的小沙弥低能的爱犬旺财踩扁的蟑螂小强曾滚过的一个粪球?

xiaoyu06 发表于 2016-8-29 22:27:47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kHNSOnOE 发表于 2016-10-9 17:45:42

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别后无恙 发表于 2016-11-1 19:22:14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vckwmlr 发表于 2017-2-9 16:02:19

在逐行逐句地看完此帖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压抑的喜悦,震动了整个生命!怎会有如此精妙绝伦的好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故事:古人应变有高招 今人读之脑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