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了,我对“夜光杯”一曲有着出格的感情,这个副刊除了让我一生爱上这座城市的过往经历,更主要的是让我懂得传承汗青文化的主要性。“夜光杯”,感恩40年。(吴少华)
在”文革“中,我的一位邻居悄然地将一本抄家漏网的书送给我。这是一本薄薄的书,书名叫《上海名胜掌故》,说的都是上海老城厢的汗青故事。让人过目成诵的是,书的扉页有一行钢笔字“做为一个上海人,不了解上海的汗青是可惜的。”然而,可惜的是,这本书我借给伴侣,伴侣再借给伴侣,结果给搞丢了。懊恼之余,我就操纵八小时工做以外的业余时间去实地探索,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上,我将实地探索的感触感染写成了《我为“可惜”补课》一文,预料之外的是“夜光杯”发表了这篇文章。兴奋得我一连几天睡不着。
很是有幸的是,后来我还参取了老城厢的汗青古建筑的修复开放,最令人难忘的是沪南钱业公所移建古城公园的往事。上世纪末,在南市董家渡地域拆迁中,有居民反映北施家弄113号,是清末沪南钱业公所遗址。克服了各种困难,黄浦区当局决定将这座古建筑移建到正在建设中的古城公园。从市民呼吁到古建筑移建的全过程我都参取此中,于是我将这座古建筑涅槃重生的故事,也投稿发表在2002年晚报上。
1983年9月14日,拙做《我为“可惜”补课》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发表,岁月如梭,回身已经整整40年了。
自那以后,上海汗青掌故便成为了我研究的课题,从大境阁古城墙到半径园万寿宫,从徐家汇大教堂到提篮桥下海庙,我骑着自行车从老城厢走向了全上海。有一次去松江调查方塔,那天回来的路上又逢下雨,淋得很狼狈,要命的是自行车的链条还断了,天色又晚,我只能推着车走,走着走着遇到了联防队,不容分说地把我带到了派出所,折腾到半夜才回家。一分耕作一分收获,1992年4月我的长篇特写《寻找露香园……》在新民晚报发表,这一年正好是在露香园万竹山房遗址建筑的上海市尝试小学80周年校庆,这篇文章让我出了一次风头,由于上海市尝试小学校庆请来了不少校友,此中有位老校友,他就是曾任北大校长的科学家周培源,他点名要走了当天的新民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