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林,美术史学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核心主任、四川汗青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省及成都会非遗专家,中国做家协会会员。个人独著《四川美术史》上、中、下三册(共320万字),大多为北大、清华、人大以及国图、首图、上图等出名大学和省市的藏书楼馆藏。曾获《儿童文学》翻译奖、巴蜀文艺奖等。
破山是我国明末清初的佛学大师和中兴临济禅宗的巨匠,又是一位诗人和出名的书法大师,他通晓释典,能诗善画,尤精书法,得古人温润道劲笔意,擅长行书和草书,其字俊逸潇洒,珠圆玉润,熔王、颜、欧、苏之精华为一炉,是明代自成一格的书法大师。
有人说当代存破山和尚书法真迹稀有,传播至今者很少,实际情况非如此。现实上,破册的书法存世较多。破山的墨迹,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都有珍藏,昭觉寺、石经寺、龙藏寺存有破山的书法匾额、楹联、石碑。四川省博物院藏有其《行书七古诗》、《行书七言二句》、《草书七言二句》,此中一《草书联》是22件馆藏书法精品之一。成都会李劼人故居留念馆藏有其《草书七言联》、《草书诗文轴》。梁平双桂堂曾有破山语录手迹12卷取行书字幅,但多帙。《龙藏寺碑宫》碑刻12张影印件,此中就收入了他的草书《五言律诗》,是其名篇。《破山禅师法书》一书统计纸本墨迹就有18件。
《牧牛颂》破山碑,碑高4.5尺,宽2.5尺。由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恩科举人孙尔康手书“破山碑”3字。碑文系破山墨迹《牧牛颂》七绝1首,诗云:“善法堂前拟圣流,南泉牧得一头牛。欲将骑往西方去,唯恐西方不愿留”。他的手书《牧牛颂》,是广阔书法爱好者极为喜爱的临摹范本。《牧牛颂》破山碑现存沉庆梁平县文化馆。
《草书诗文》,纸本,立轴,纵110厘米,横28厘米。四川新都宝光寺藏。此书为破山和尚在梁山双样堂所写,后由其徒弟笑宗和尚携至宝光寺。书题五言二句”迢迢千里梦,不愿到人间“,款署“破山明”。书轴诗句近似揭语,有思乡怀旧情绪却别含禅机。寥寥十字,趁热打铁,用笔酣畅刚劲。章法呈三、二、三、二的陈列,有音乐的节拍。第二行“人间”二字结体稍大,最为夺目,是耐人寻味之笔。落款‘破山明’三字刻意压扁。字距紧凑,似可见毛笔在纸上的飞速滑动,曲若观公孙大艰舞剑,剑痕过处,两腋生凉。政府一级文物,此轴在宝光寺收藏340余,已成古刹宝贝。
其它还有:《草书七言句》轴,粗绢本,纵12.3、横35.5厘米,四川遂宁市博物馆藏。《行书单条》,长133.5厘米,宽26.5厘米,二级文物,沉庆万县文管所藏。《行书字》轴 纸本,纵112厘米,横32厘米。注释行草“迢迢千里梦,不愿到人间”10字。其书行笔开张,点画不苟,苍劲中露秀丽,流畅中带疏狂,为晚年之做,现藏四川省峨眉山市。《草书联》轴,纸本,纵210厘米,横46厘米,草书“野粟淡泊缨络饭,涧芹清点水晶盐”,行笔超脱,联意清新,现藏云南红河州泸西县文物管理所。云南沾益县文化馆藏有《草书轴》。沉庆北碚藏书楼藏有其《草书》等。
《草书七绝》诗轴,纸本,纵145.1、横52.1厘米。四川省博物馆所藏。写七绝一首:“个事从来在者里,非空非内亦非外。若人向此开双眼,任是刀山浑不碍”。通幅趁热打铁,首尾连贯,纵横自由,跌荡放诞有致,表露了一种爽利超迈的气度,苍劲中见秀丽,流畅中带疏狂,纵横自由,跌荡放诞有致,把王羲之的潇洒超脱、颜真卿的朴实雄伟、欧阳询的严整劲拔,苏东坡的珠圆玉润熔为一炉,是国内罕见的精品。
《草书》立轴, 纸本,纵131、横28厘米。江苏淮安市博物馆藏。此书做诗句富含禅意哲理,近似偈语,虽仅寥寥十余字,用笔酣畅刚劲,情韵生动逼真,一气挥洒呵成,可谓破山禅师传世做品中不成多得的墨宝。
破山海明不只是明末清初巴蜀禅宗的领袖人物,也是书法的代表人物。其书法艺术取禅宗思想融为一体,特点明显,清新宝贵。遗址传播虽少,但价值甚高,影响了后世禅宗书法的繁荣取发展,对当代书法创做亦有必然的自创意义。
破山经常操纵书法来抒发本人的豪情,如“镇日挥毫放墨光”的愉悦,“持扇索吾偈,……狂歌书其上”的放纵,“老僧才举笔,已是葛藤窝”的率意,“老僧笔下龙蛇阵”的浪漫,“文字欲离离未得,临池又觉墨花香”的沉醉,“摩腾费尽纸千张”的快然,“老僧信笔书,为汝发深省”的有信心以及“大哥气力急,写字少笔力。不待取人悦,只图了活计”的任达,他明显已超越和脱离了“法”的束缚和前人的影子,笔笔自若,字字天然。由于破山系禅宗临济一脉的祖师级人物,人们争相传颂“破山书法,能避水火”,因此前去索书的人川流不息。
《草书七言联》,纸本,纵162.5、横31.2厘米,释文“拏云自不容收放 喝月谁能使到行”,款署“破山明”。款下钤白文“海明之印”,白文“破山白叟”,引首章钤白文“醉佛楼”。政府二级文物。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有人将此联做为20位历代高僧稀有书法之一。
破山的书法为后世名家推崇。出名史学家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转引《黔诗纪略》的话,评论破山和他的弟子丈雪的书法说:“破(山)、(丈)雪师弟诸手迹,体正力厚,纯法二王,辄叹即渠出家之雄,已非不从积学可得”。启功曾这样评道:“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未见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启功还认为,破山的草书“不以顿挫为工,不做媚之势,而其工其势,正在此中。冥心任笔,有十分刻意所不能及者”。还说“明世佛子,不乏通晓外学者,八法道中,吾推(憨山,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清、(破山海明)明二老”。他说:“破山多大书行草,往往单幅中书诗二句。不以顿挫为工,不做姿媚之势,而其工其势,正在此中。冥心任笔,有十分刻意所不能及者”。当年,启功购得破山一幅字书“雪晴斜月浸檐冷,梅影一枝窗上来”二句,拿给老师陈垣先生陈垣欣赏,陈先生爱不释手,开打趣说:“这是给我买的吧”。启功即此奉呈,并传为文坛佳话。郭沫若也有“丈雪破山人已渺,几行遗墨见薪传”的诗句,表达逃慕之情。以至有人认为:破山书法浑朴大气,翰墨苍润,其境地当在憨山之上,由于憨山盈寸小字,疏宕秀逸,正是学者气象;破山大书行草,冥心任笔,遒丽天成,实为大师风采。
按:本文为第二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系列科普文章。原文注脚已删除,读者如果欲了解原文援用史料或出格说明之处,请拜见《四川美术史》下册.元明清卷,巴蜀书社2020年版。
破山(1597—1666),字海明,号旭东,四川顺庆府大竹县(今四川大竹县)人,俗姓蹇。明沉臣蹇义后裔。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出家为僧。天启三年(1623年)赴浙江宁波天童寺拜密云为师得其嫡传。崇祯五年(1632年)返四川,住持梁山(今沉庆梁平县)万峰山太平寺。清顺治十年(1653年)掌管修建之双桂堂为西南禅宗名刹。他先后住持四川凤山、祥符、无际、蟠龙、佛恩、双桂等10余刹,剃度弟子百余人,嗣法弟子87人,法系广泛西南诸省,影响流布江南及西北等地域,一下构成了势力甚大的破山双桂禅系。有《语录》21卷行世。两宋之际的圆悟克勤禅师曾数度住持成都昭觉寺,开创了巴蜀禅宗的一个灿烂时期;而明清之际,在破山海明及其弟子的勤奋下,巴蜀禅学沉光于世,海明被时人誉为圆悟克勤的再世。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破山门下的法子法孙们,诗书兼擅者触目皆是,这种优秀保守几乎也成为他们的后继者们可资炫耀的“家风”,丈雪、圣可、语嵩、山晖、赤松、大错等等都是名垂青史的禅僧和独具匠心的书家,各博物院馆及诸山寺庙争相传承其遗墨。
破山书法大多是以自做诗句和佛偈文辞为内容,落款署“破山明”、“明老僧”、“双桂白叟”等。翰墨之间,才华胜过功夫,率意多于理性,不刻意形式的放置,不固执点画的雕饰,用笔迅猛,线条酣畅,提按分明,使转自若;在布局上任笔为体,随机以应变,得意而忘形;总体布局则前呼后应,气势连贯,趁热打铁,浑朴超然,全篇墨汁淋漓,真假相生,充溢着新鲜的气味取勃勃朝气。所以有人赞其是“诗书两畅,自由禅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