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要点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结束高速增长期,加之石油危机、美元贬值等不利的外部冲击,国内供需矛盾恶化,产能结构性过剩。日本结合供需等多方因素制定了14大结构性萧条行业名单,主要集中在钢铁、机械、电力和化学等生产资料的基础工业部门。
为应对经济的持续下行,日本从1975年开始就不断出台各种促进景气的对策。在一系列行政性强制政策、调整援助政策以及海外产能转移的帮助下,各产能过剩行业用了3-5年不等的时间实现出清。各典型行业的开工率在80年代初断崖式下降后,从1983年开始逐步回升。
不过日本去产能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政策面在经历了需求端试错之后转向供给侧,才最终使得产能得到有效去化。1974-1977年间,日本主要通过财政支出加码、税收减免等刺激需求,但收效甚微,民间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结构性萧条依然存在。随后在1978-1983年间,政策主要转向供给侧:一是出台《稳定特定萧条产业临时措施法》处置过剩设备,整体废弃两成设备;二是加快企业的合并重组,机械、造纸的企业数量均下降30%以上;三是通过“雁阵模式”向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过剩产能;此外还通过设立产业调整援助基金,解决失业等“后顾之忧”。货币政策方面,整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日元持续贬值34%,有效提振了出口,而以M2代表的货币供应则保持相对偏紧,主要是定向宽松辅助去产能。
总结日本的去产能经验,至少从中可以看到:
去化结构性产能过剩,供给侧产能压缩比需求端刺激来得更有效。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时期,需求刺激只能短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供需矛盾,“治标不治本”;唯有产能真正去化到新的需求相适应的水平才能使得在供需达到新均衡。
海外转移空间有多大?和日本当时的国际不同,当前全球经济处于资产负债表重构时期,全球贸易增长持续放缓;当下中国过剩产能向周边国家转移的空间较为有限,“一带一”上的国家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产能输出地。
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并不利于产能去化。需求托底主战场应在财政政策上,货币政策若大水漫灌会弱化供给收缩政策,不利于过剩产能去化,但为避免进入债务通缩陷阱,应辅之以结构性货币宽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