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水纪王崮发觉大型春秋墓葬
规模较大、规格高、结构特殊、时代明确、出土遗物丰富,是山东近几年来东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纪王崮”位于沂水县西北40公里处,隶属泉庄镇。崮顶面积约0.45平方公里,为沂蒙山区唯一有居民曾常年居住的大崮,号称“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现整个山崮已开发为旅游景区,名“天上王城”。
2012年春节前夕,天上王城景区管理委员会在崮顶修建水上娱乐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了部分青铜器及其残片。临沂市文广新局、沂水县文广新局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责令停止施工,对受损文物遗迹进行覆土,同时收缴了出土文物,并及时文物局。省文物局责令文物考古研究所赶赴现场考察,确定为一座古墓葬(M1),需进行抢救性发掘,随即国家文物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2年2~7月,由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当地文物部门,组成考古发掘队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期间,得到了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地方及景区的大力支持。
在纪王崮顶上,自南向北分布着三个大的岩丘。其中,最大的一个在中部,俗称“万寿山”。海拔高度为577.2米,也就是纪王崮的最高点。而最南部的岩丘位于景区“天池”的南邻,俗称“擂鼓台”,这次发掘的墓葬就位于“擂鼓台”的北部。
墓葬形制较为特殊,墓室与车马坑共凿于一个岩坑之中。墓葬较为严重,其北部为早年修蓄水池时被,墓葬的东半部分也已遭到完全,侥幸的是墓葬主墓室部分保存较好。根据部分判断,墓圹呈长方形,墓葬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13米左右,其南部为墓室,北部为车马坑。
该墓葬为带一条墓道的长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由墓室、墓道、车马坑三部分组成。墓葬口部整体呈长方形,墓壁斜内收,西部二层台保存相对较好,东部二层台较为严重。
墓道东向,位于墓葬东南部,正对内椁室,呈东高西低的斜坡状,与墓室交接处被景区施工。东西残长4米,南北宽3.6米。
椁室位于墓室中部,由外椁和内椁构成,外椁北部被景区施工。从痕迹推断,外椁南北长10.7米、东西宽5米。内椁位于外椁中部,其东部被景区施工掉一小部分。内椁呈长方形,长3.26米、宽1.94米。盖板横向,塌落在棺上。在内椁的底部,分别横向放置两根南北向垫木。其南、北各有一个边箱,在内椁和边箱之间及棺室西侧分布着三个殉人,皆为一棺。
棺室为重棺,外棺木质已朽,仅存木灰和漆皮,呈长方形,东西长2.5米、南北宽1.35米。内棺呈长方形,长2.25米、宽1~1.04米。严重,仅存两端端板,部分侧板只存有少许木质。棺上髹有较厚的红漆和黑漆。在棺内的底部铺有一层厚约6厘米的朱砂。人骨已不存,仅在头部发现一些已的灰白色粉末,应是墓主的骨骼痕迹。从朽痕和头饰、项饰看,墓主头向东,葬式不清。在墓主人骨架周围有大量朱砂。
在朱砂之间,亦即墓主的周围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玉器,器形有玉琮、玉戈、玉虎、玉人、玉觿、玉璜、玉环、玉玦、玉牌饰等等,另有玛瑙、绿松石串珠等。内椁下有殉犬一只,应象征“腰坑”,但没有明确的范围。
在逐行逐句地看完此帖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压抑的喜悦,震动了整个生命!怎会有如此精妙绝伦的好贴? 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说的非常好 说的好啊!我在xx社区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猪走路,也总明白猪肉是啥味道的。 {author}很好哦 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 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方向,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栋梁。有楼主在,社区的明天必将更好!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 楼主{author},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不错不错 楼主{author}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