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6-1-18 21:12:11

35 岁程序员的独家面试经历

  创业失败后,在找工作。选择了三家(两家上市公司,一家将上市),都走到了关键的节点。我记录了面试过程中被问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对自己将来的面试有帮助,也希望对别人有所。
  我的经历和现状与被问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如下:
  2002年毕业。
  2002~2005做售后技术支持,2005离职转做软件开发。
  2009开始做项目经理,后来做部门经理,期间还有50%左右精力在技术上。
  2014.10~2014.11,项目总监,偏重管理,脱离技术细节。
  2014.11~2014.12,主动回归开发岗位,进入C3公司。
  2014.12~2015.11,离开C3,以技术合伙人身份与朋友创业,技术总监。
  2015年11月25号解散团队,重新开始找工作。
  我考虑的第一家公司是安防行业的一家上市公司,叫它C1吧,西安有分公司。的HR直接邀请我考虑的,我了解到岗位是研发总监。
  HR和人力资源总监的两轮面试通过后,和西安这边的研发总监面谈,聊到了下列问题。大体的顺序是我列的这个样子,有一些可能会有偏差。
  这个问题一般都会遇到,技术会问,人力资源也会问,一家公司的面试流程走下来,可能会介绍2次或更多。
  我基本是从大学毕业开始,介绍到现在。介绍时会涉及工作经历和关键的项目、产品经历,如果有与目标岗位或公司产品相关的经历,就重点提到。
  产品线负责人,会负责研发、测试、UI/UE这部分技术团队的管理、产品的研发,这是产品线负责人直接管理的团队。
  C1是矩阵式管理,销售平台可以有选择的销售产品,市场和销售应当被看作是产品研发部门的客户,产品线负责人需要和市场、营销、销售等部分保持密切合作,共同促进产品销售。研发部门和市场、销售部门会共同对年度业绩指标负责。
  售后、售前和技术支持团队也是必须协同工作的。
  我原来做产品开发时干过类似的事情,这块的理解应该偏差不大。
  我说了三个,安防、企业应用、互联网。简单从行业发展周期方面谈了理解,还谈了行业与企业的关系,企业与个人的关系。
  在处于上升期的行业里,处于上升期的平台上,个人才有比较大的可能有大的发展。
  这样的理解应该没错。
  我明确表示如果经常出差就不用往下谈了。
  然后我们讨论了什么算是经常出差,比如“一年两三次,一次一两个月”,“一月两三次,一次两三天”等。
  C1在全国各地将近20个办事处,负责销售和技术支撑工作,产品线负责人每年都要拜访所有办事处,好各种渠道和关系。频繁出差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问题从对方看来,我的态度显然是不大乐意接受的。
  我工作十几年,各种技术搞过,各种管理工作做过,面对这种问题,有点儿不好回答。
  一般一个人必须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然后对目标公司和岗位有足够的了解,选择自己擅长的点来展开,这样能提高人职匹配度,加大通过面试的几率。
  我选择了技术方面的一个点来说。
  不好。
  这个问题应该是上个问题带出来的。我从移动互联网的趋势着眼,谈了几句,告诉对方我偏向App。
  后来面试我的研发总监补充解释说,问这个问题没别的意思,过一阵子公司可能有这方面岗位放出。
  告别C1之后,我心里已然清楚了,不会有下文了。并且我也明白研发总监的意思——我更适合做开发工作。没错,我对自己分析的结果也是如此。
  这是我在C1的一次关键面试,历时90分钟。面试官是研发总监,西安分公司老大,两个产品线负责人。我在“是否了解公司产品”、“能否接受出差”、“向上管理”、“如何避免项目延期”这个几个问题上表现不好。后来我主动和HR说目标岗位要经常出差不适合我,如果有开发岗位可以再谈。
  第二家简称C2吧,是建筑软件方面的上市公司,西安有分公司。我应聘的是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通过猎头接洽的。
  就我的经历来讲,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管理岗位回到软件开发岗位。面试中一定会被问到。
  一面是西安这边目标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人挺nice的,聊得也比较顺畅。
  二面的面试官在,是更高级别的技术负责人吧。我们通过QQ视频连线进行。他可以看见我,我看不见他。
  谈到的问题,我努力按顺序列在下面。
  为什么简历上都有,大家还是会让你做介绍?假如你反问“简历上都写清楚了,没必要吧”,那你被PASS掉的概率是90%以上。
  通过介绍,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比如你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现场把握能力、价值观、你对自己的认知以及适应性。当然也有的面试官没来得及看你的简历,会在你介绍时快速翻简历。
  我这次介绍时提到了为什么去创业,为后面做了铺垫。我有预期,我从管理回来做开发,有几个问题一定会被问到。
  这是我预期到的问题,别人看到我的工作经历也必然会问,因为我应聘软件开发岗位,从常规角度看,不利于职业发展。
  我通过一些经历和感受谈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把定位放在“专业技术者”这一点上,走技术线将是我未来的方向,我会放弃做管理。
  面试结束后我被告知5个工作日内HR会给我反馈,我觉得应该是能通过的。当然,我的感觉有时准有时不准……对方怎么想,其实我们不太能了解到,只能分析面试过程中双方的表现来定。不过,如果自己表现糟糕的话,相信一定可以感觉到结果。
  我做了一个决定,试试看能不能重回离职创业前的那家公司C3。于是我联系之前的同事,于是就有了一次机会,也有了下面要谈的这些面试问题。
  来自VP的面试问题
  我和VP用C3的云会议系统远程面谈,他可以看见我,我看不见他。VP人很nice,整个面试过程像聊天。
  这说明VP已接受我。因为之前了解到C3并无招人计划,我表达了我的看法:如果真的没有招募开发人员的计划,不必特意因我为难。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好是坏,很自然地这么做了,这跟我个人的性格有关。
  来自人力资源总监的面试问题
  技术VP之后过了一天,C3的HR告诉我人力资源总监要和我聊聊,还是远程视频的方式。还是对方看得见我,我看不见对方。
  我回顾了当时被问到的问题,比技术VP的问题略显尖锐一些,不过从企业角度来讲,面对我这样的二次回归者,有这些问题非常正常。换个的话,我也会问出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丝毫也没有因为这些问题而不爽。
  这个好像技术VP也问过。
  我简要介绍了个人经历,有两个地方做了较多一点的描述。一个是我从技术支持转做软件开发时的情形,谈到了当时接受我的企业和对我的影响。另一个是之前从C3离职创业时,拉我合伙创业的人与我的关系,就是当时转行做软件开发时引我入门的那个人。
  我要再回C3,这些问题不可避免会被问到,我先自己解释一下一下应该比较好。
  我从第一次进入C3之前的管理感受讲起,讲到创业时的感受,导出了自己的职能定位——专业技术人员,将来往技术专家方向发展。
  经历了C1的面试之后,我更确定了这一点,没有丝毫犹疑了。
  我从对C3这个公司和产品的理解谈了我和C3的匹配问题。
  虽然我面试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面试过,但我个人不是特别擅长面试。这次求职,因为年龄大了相对慎重,想得稍微多了一些。我留意了面试过程,也做了一些,收获了一些个人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下面几点对面试很重要:
  这方面的准备是必须的,你应聘一个职位,要了解企业对这个职位的要求,要看自己的知识、技能、经历与企业的要求契合的点在哪里。
  多数企业招人时首先考虑的是人职匹配。假如你挖掘不出来匹配的点,可能简历关都过不了。
  要尽可能多了解目标企业,比如它所处行业的状况,它的产品,它的文化,它的竞争对手……越多越好,别怕花功夫。我面试C1时就忘掉了一些产品信息……
  面试官会更倾向于接受对自己公司有了解的求职者,这说明你的意愿强,而你愿意了解,了解了之后还来,还说明你和公司的匹配度相对较高。
  心态调试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多久找到工作的预期。因为经济或他人的期望带来的压力,求职者容易焦急,失去平常心态,产生胡乱先找一家干着的想法,此时面前有根稻草都可能被当做橄榄枝,很容易导致选择不慎,害人害己。露水夫妻很容易分开,代价常高的。我的想法是要沉下心来,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美好的相遇一定在等着自己。
  另一方面是关于企业和求职者关系的。这里没有谁强势谁弱势,企业和求职者是双向选择,不必紧张也不必焦虑,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展现自己。
  而对于像我这种过了35岁的程序员,还有年龄带来的问题需要调试。我是相信,经验和阅历同样产生价值,技术专家也可以像老中医那样越老越吃香。
http://static.oschina.net/uploads/user/499/998019_50.jpg?t=1364000678000
  2014.10~2014.11,项目总监,偏重管理,脱离技术细节。
  2014.11~2014.12,主动回归开发岗位,进入C3公司。
  2014.12~2015.11,离开C3,以技术合伙人身份与朋友创业,技术总监
  技术不过关, 被炒得happy呀.http://www.oschina.net/img/portrait.gif?t=1452134377000
  从作者的语言文笔看得出是个成熟稳重,说话得体的人,语法朴实但是那句他看得见我,我看不见他真的好萌...哈哈,我在奔三的上,我特别喜欢技术,希望将自己的技术转换成用户手中的产品,所以我一直在技术的道上摸爬滚打,即使很多人着啊,30多岁就不适合做技术啦以后还得往管理方向转之类的言论,但是未来的事谁知道呢,我就是让你们知道,30岁,40岁,哪怕是50岁,也能在技术道上走下去,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其实我们在27~35岁之间,通常会为这个问题发愁或者迷茫,但是一旦坚定好在技术上有话语权的话,那其实就简单了,不是说技术人员就是被动的,等你水平高了以后,你能有很多决策权,而且管理团队,培养团队,也是作为高级技术人员的首要责任。http://static.oschina.net/uploads/user/33/66625_50.jpg?t=1377719956000
  我也创业失败了,由于经济压力随便找了个工作,试用期间发现与领导(大老板亲戚,更像打工仔)合不来,选择离职,以至后来又因领导放弃了一家上市公司移动开发小leader职位,现在所在的公司搞Android开发,完全因为领导,跟着更好定位。

虎骨酒个 发表于 2016-2-8 16:17:27

楼主{author}表述之事与本人无关,只是本着“看贴回贴,繁荣网络、利人利己”的原则,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作出贡献,顺便赚3分

酷啦啦ぞ 发表于 2016-7-4 03:19:05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社区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VAIO 发表于 2016-8-7 13:45:17

抢二楼要并不只是技巧,同时这在磨练一个人的心态,意志,反应能力,良好素质, 就拿我说吧,见到你这种小喽喽,总是轻蔑的笑了笑,无视之。不过说还是要跟你说明白的 抢二楼不仅仅关系到一个贴的内涵,还有可能关系到各国与各国的和平,你知道吗 抢二楼不能带一丝恶意,更不能带有侮辱性,不能有粗口,再看看3L你这SB在胡言乱语说些什么 你要记住,你是抢二楼的,那么就必须要温柔,素质,有爱 孩子,这一点很重要,别看现在抢二楼并没什么,其实,这是在考验你,这次你没通过(你个脑残!) 抢二楼事关到你将来的路,你的人生,通过这次事件你看着办吧 抢二楼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素质程度,2L素质往往要比3L高出很高一个台阶 一如既往守护二楼,不让任何图谋不轨的人占夺,抢二楼重要的是心态,可孩子你太浮躁了 在你绷紧神经的那一刻就注定这场战争不可避免,你的悲剧不可避免 以上所说的都是抢二楼必备的,这次你没抢到2L不必在乎,不过名目张胆抢2L结果抢到三楼令楼下的人鄙视是不可免的, 调理好自己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你该醒醒了 想要做到世界顶峰级的抢二楼高手那是不可能的,一山更有一山高,小子,你有可能嘛 虽然如此,不能放弃,虽然做不到顶峰,但至少超越自己,安安分分做个3L吧

几何 发表于 2016-8-11 09:01:11

楼主{author},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leonvive 发表于 2016-8-11 15:58:12

帖就是要顶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

jansen 发表于 2017-2-9 01:08:13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5 岁程序员的独家面试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