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床的最好时机到底是几岁?

[复制链接]
查看: 116|回复: 1
发表于 2017-8-12 00: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寻,你不是经常说自己是大姐姐吗?大姐姐可是很勇敢的哦,不会像小BABY那么怕黑。”
  睡在自己小床上的千寻抱着她的粉兔子,神情还挺淡定,竟然主动对我说:“妈妈,你走吧,我是大姐姐,我要自己睡觉了。”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我带着她逛了几次宜家,选了粉色窗帘、白色小床,还有印着hello kitty的地毯,打造出一个公主房。
  分床也是孩子面临的一个大的分离焦虑期,而我除了布置好她的房间,几乎没做过其他准备工作,失败就不奇怪了。
  我们还准备了一个有趣的小玩意,叫家用无线门铃,一个按钮安装在孩子卧室里,门铃安装在我们卧室里,她只要在自己房间按下按钮,我们这边门铃就会响起来。这个小玩意,能给孩子增加安全感,有了这个保护措施,她就觉得一个人睡觉还可以接受,没那么可怕。
  你不必追求那些量化得很精确的时间,三岁or六岁。不用纠结具体时间,与其把焦虑带给孩子,不如去做点什么,边做边调整。教育本来就不是一个精确量化值,它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
  在《第一次自己睡觉》里,分离就像它每一副图画的用色一样,温和自然,是一场“相信你,陪伴你,直到慢慢退出”的告别。
  正好又听了邻居妈妈给我讲她儿子的事。她儿子五岁,一直和父母睡,有一次,她竟然从儿子书包里搜出了一套自己的小内衣,当时就感觉很崩溃,咨询专家,专家说“都是父母陪睡惹的祸”。她痛定思痛劝诫我:“孩子分床一定要从三岁做起,我们当年就是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孩子大了,分床就更难了……”
  第二天早晨,女儿起床找我,很激动地说:“妈妈,妈妈,我昨天可以一个人睡了!”
  回到自己卧室后,一直在侧耳偷听她房间的动静。我忽然明白,其实,今晚要学会长大的,不只是女儿,还有我自己。

  这也是我坚持分享实战经验的原因,与其谈正确的理论,不如把检验过不错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能落到实处起到效果,才是真正有用的。
  先把小床放大床的旁边,女儿很配合,能闻到爸爸妈妈的气息,夜里睡得蛮踏实。
  可是,实践后,我发现,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与孩子形成对抗模式。分离,不该是一场“孩子哭闹,父母坚持”的战役。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我们是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实践,和靠谱的中国育儿实战攻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小公主不吵不闹,在自己的小床上睡着了,她成功迈出了一个人睡的第一步。”


  女儿开始主动用小黑板倒计时,每天改数字,“六,五,四,三……”,距离她一个人睡觉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面对矛盾多样的答案,好多爸爸妈妈都会疑惑:我的孩子到底该什么时候分床?!
  一段时间后,我怂恿她在网上挑了个自己喜欢的拍拍灯。这拍拍灯很好玩,能随着拍打次数变化灯光强弱和颜色,我把它放在公主房里,女儿经常忍不住跑过去偷看,不过我告诉她,要等她自己睡的那一天才可以用。这算是利用了儿童心理学上的一个小技巧,当孩子不乐意做某件事时,不妨给这件事加入点有利因素,让她心目中的坏事变得没那么坏。

  是的,昨晚我醒来两次,一次给她盖了被子,还有一次看见她躺在被子里睡得好香。
  后来,像故事里樱子的妈妈一样,我也偷偷加入到陪睡值班表里,女儿则像樱子一样惊喜不已。可这并没有妨碍她的“独立”,过了一段时间后,她慢慢不再那么期待我陪她睡觉的日子,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晚上,她凑到我耳朵边上,要跟我说个悄悄话,她说:“妈妈,你从值班表上退出去吧,我更喜欢自己睡。”
  在书店第一次看到《第一次自己睡觉》时,我就发现,里面藏着一个帮助孩子克服分床恐惧的好方法。
  “那我们一起来布置一个公主房,以后你就在你自己的公主房里面睡觉好不好?”

  这时候,几乎所有的育儿书都在提醒我,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最佳分床期。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是儿童的“俄狄浦斯期”,又叫恋父或恋母期,孩子对父母的关系、两性之间的问题比较敏感,从性心理角度来说,孩子3岁后就最好与父母分房间睡觉,没有条件分房,至少也要分床。这时候不分床,既妨碍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又容易引发性早熟……读得我好紧张啊。
  我想,每个孩子的成长密码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可以在自己小床上独自入睡,有的孩子却赖在妈妈怀里求哄睡,有的孩子三岁就可以分床,有的孩子六岁之后才能接受分床。
  小黑板上的倒计时终于数到了“1” ,千寻独自一个人睡觉的日子到了。我们用上了绘本故事里的方法,给她的玩偶们排了个陪睡值班表。第一天陪伴她的,是她最爱的长耳朵粉兔子。
  可我知道,最终决定孩子分床成功的,还是她能不能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第一次自己睡觉,痛苦的是身边没有了爸爸妈妈陪伴,有怪兽怎么办?窗外会不会突然冒出一只大灰狼?对未知的恐慌,才是孩子拒绝分床的根本原因吧。
  提这个问题时,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用了“我的孩子”这个词。是的,他是你的孩子,不是西尔斯的孩子,也不是儿科医生们的孩子,是你独一无二的孩子。
  曾经在很多育儿书上,我看到专家们说,和孩子分床重在坚持,刚分床的时候,孩子肯定会哭闹,会反复折腾,你得坚持住底线,不然很难成功。
  我开始反省,是不是操之过急了?回想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本来也是一个分离焦虑期,却能平稳度过,只在上学第一天哭了一小会,后来就再也没哭闹过。能平稳过渡,是因为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带她去幼儿园熟悉场地、告诉她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和老师沟通等等。
  西尔斯用他的亲密喂养法告诉我们,孩子出生后就是应该和父母睡在一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美国儿科医生却告诉我们,尽早让孩子睡自己的婴儿床,更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结果,半夜时分,突然被老公推醒。我睁眼一看,妈呀,面前站着一个披头散发还没穿鞋的小人,哭得眼泪鼻涕混在一起:“妈妈,我好害怕,我不要一个人睡……”
  故事里的樱子小朋友,也在努力学习长大,她要勇敢尝试自己一个人睡觉。可是,一个人睡觉,樱子不害怕吗?原来,她已经找到了好助手,就是她心爱的小布偶们。樱子制定了一个陪伴她睡觉的小布偶值班表:第一天是狐狸,接下来是小猫、小熊、小兔子和小企鹅。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打算先婉转地跟女儿提一提分床的事。并且,很鸡贼地选在她刚看完芭比公主动画片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7 14: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逐行逐句地看完此帖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压抑的喜悦,震动了整个生命!怎会有如此精妙绝伦的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