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三招”破解传统产业升级之困

[复制链接]
查看: 201|回复: 0
发表于 2017-8-29 01: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甩掉包袱的亨井电子,靠着土地补偿的1个多亿资金,另起炉灶,全面更新设备,两年内,规模也实现了两次扩容。
  随着全县200多家落后小企业的淘汰转型,大块头儿的传统企业转型也排上了日程。
  这两天,亨井电子有限公司刚刚搬进了沂水产业园区的新家,这也是企业从2003年落户沂水后第二次搬家。两年前,亨井电子经营不善,建起的厂房大量闲置。而此时,急于落地的歌尔电子有限公司,却正为建厂的事犯愁。通过土地补偿,亨井电子迁出,到园区发展。
  沂水县招商局贸促会会长 马永明:“如果这个企业要是不腾笼换鸟的话呢,有可能这两个企业都做不起来,这将近一个亿的税收就没有了。”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树钦:“正常来讲得话,这么一个电子工厂,包括基建、包括场线得架设,通常得话需要一年多时间,我们从入厂改造,到投产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当年我们就实现利税500万。”
  沂水县在临沂属于经济较发达县。过去就有“食品城”“油顶城”“布鞋城”的美誉,特色工业曾经名噪一时。围绕这三块牌子,全县就有2300多家企业,而且大多都是“小、弱、散”的作坊式企业。如何应对,县里说出了“三个必须”.
  沂水县中小企业局局 宋庆学:“落后企业必须要淘汰,落后设备必须要更新、管理理念必须要上档次、上水平,这样呢发展才有出路。”
  青援集团副总裁 张建华:“一是食品产能全面提升,另一个糖醇深加工,延长了咱的产业链,面积扩大了400多亩地,产值翻了一番。”
  付老板告诉我们,沂水县现有180多家机械加工企业,要是没有看家本领,像他这样的小加工厂,混日子都难。去年,在县里的帮助下,他下血本花了500多万元,把厂里的老机床,全部更新成数码加工机床,使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过去不敢接的国际订单,如今成为付老板盈利的大头。
  三正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是沂水县的一家小型机械加工企业,记者来到这里时,正赶上企业调试生产一套新上的进口设备。
  大企业靠着市场运作,走上了长远发展之路。经营不善的企业如何处置,同样考验着沂水人的智慧。
  在沂水老字号食品加工企业青援集团,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如今眼前的这些老厂房,已经全部变卖。企业靠土地市场化运营带来的置换资金进行技改,不仅新建了现代化厂房,还改变了过去只做食品简单加工的老路。
  抓大放小,市场撬动,引入外力,三大举措,强力出击,如今的沂水,已从过去的老三城,转身形成食品、机械、化工、矿产四大板块集约发展的新形态。
  延伸阅读:日照东港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互联网巨浪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势不可挡东营广饶县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构筑新型工业体系山东加快产业改造升级:新技术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崔连国:加大科技投入是传统产业提升的关键枣庄台儿庄改造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潍坊高密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焕发“新活力”淄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阔步前行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山东县域经济总体不强,落后产能比重较大,如何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记者日前来到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的沂水县采访时发现,过去的“老三样”正在发生新变化。
  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针对阻碍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精准发力,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和差别化政策,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沂水县因地制宜,用新思路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块硬骨头,让老产业长出蓬勃发展的新芽,为长远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
  山东三正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付茂滨:“现在这一台就是我看家本领,咱临沂地区这是最先进的,这是第一台,现在正在加工着这个床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