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观大陆,也是一样。我就见过一天连赶三场的演讲者。早上有朋友发微信显示他在北京,下午发现他已在上海,而晚上我在本地会场见到了他。这三场演讲横跨三个不同群体,连做了三个不一样的主题。但因为相互之间比较熟悉,这些主题实际上我已听过多次。
当然也有人反驳说,也不全是如此。何况实现不了是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说演讲没用呢?但目力所及,似乎少见反证,这么多年,无论是在大学里还是社会中,除了传销,因为一两场演讲式培训而改变的案例几乎没有。
我有一次跟朋友开玩笑,我说即使是游学也是有阶梯的。比如海外藤校学者北大教授教育专家海外留学知名教师网络红人普通人士。如果你没名没分,即使做的东西再精彩,也卖不上价,甚至根本没人理。他想了想,点头说是这个道理。
这位台湾老师实际上非常清楚其中的问题。如果把四不接反过来看,多少可以判定,大概接受演讲的绝大多数都属于这些情况:强迫动员或者主办方并不明白演讲者的理念,只是因为名人效应来请。因此造成的结果也必然是听众缺乏热情,与演讲者缺乏共鸣了。
这不但是某些所谓专家学者恬不知耻,也是因为买家市场懒惰思维所致。比如被培训的教师和家长们,有几个人想过我为什么去培训,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我将之称为虚名垄断,这是很不正常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