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引发的亲子教育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129|回复: 2
发表于 2017-10-24 04: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看到书信交流的成功,看不到其背后正确的教育思想,那就是“新瓶装旧酒”;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却找不到适合孩子的方式,那也只会是事倍功半。正是因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并不轻松,成功的花儿才如此娇艳。这是为人父母者,需要孜孜不倦探索的问题。(关育兵)
  书信的魅力何以如此大?这源于书面语言内敛、厚实,能够有思想的沉淀,更能给心灵以启迪。家书中情真意切的文字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在面对面的交流之外,家长系统地梳理自己的思想,通过书信来交流,通过文字的可触可感,可以更好地实现亲子之间的沟通,教育孩子。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10多年来,毛靖萱与父母间的家书已有1000多封,每封信字数不一,长的一两千字,短的三四百字。这些书信已成为毛靖萱成长中最值得珍藏的物品。
  在QQ和微信流行的今天,写信渐渐退出百姓生活。然而,在绍兴求学的女大学生毛靖萱,她的家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依然是写信,而且这种方式坚持了10多年,其中父母写给女儿的家书《18岁成人礼》于近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家书里的中国”栏目中播出,引起无数听众的共鸣。(10月17日《绍兴晚报》)
  当然,内容和形式总是相互影响的。好的形式可以让思想更好地传递,不好的形式也会让思想的传递受阻。在孩子的教育上,给予其正确的思想指导,还要注重教育的形式。每个孩子个性不同,接受教导的方式不一,有的孩子喜欢书信交流,有的孩子喜欢深夜聊情感,有的孩子喜欢有教育意义的小礼物,有的孩子喜欢全家出游逛有教育意义的景点……不一而足。这就要家长“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文字的真切,适当的距离感,能够让父母和孩子的心灵在撞击中得到更好的回应。家长让子女感受到书信交流的魅力,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书信只是教育孩子的形式,最为重要的还是教育的思想。正如毛靖萱的父母在《18岁成人礼》家书所写到的“感恩与回报,这是做人的准则;助人与善良,这是做人的美德;知足与放弃,这是做事的良方;谨言与慎为,这是处世的哲学。”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告诉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毛靖萱和父母书信交流获得肯定的最核心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23: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5 13: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