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骑士客场战尼克斯,上演了一出挖坑填坑的大戏。咱不表詹姆斯科沃尔,单说韦德最后时刻,抢到进攻篮板,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在关键的地方,做了关键的事情。
那天赋这个东西,怎么衡量?难道我们到了2017年,还要找大师掐指看面相?
能在NBA混饭吃的,再“垃圾”的球员,大都是大学校队的领军人物,高中的传奇人物,当地几十年不遇的篮球奇才。到了NBA,仍然有了高下之分。能成为超级巨星,都需要努力,但是努力的人,未必能成为超级巨星。就算所有的NBA后卫,你让他和库里一样的训练,他能有库里的投篮吗?曾经有人说,欧文突破,不就是强在左右变向吗,我听说欧文特意在训练中演示过,先喊着我要突左边,我要突右边,让对方有戒备,他也不食言,可是他的这个预告,并没有给对方任何帮助。
韦德的那个进攻篮板,让我想起当年科比带领湖人,到克利夫兰挑战骑士。具体哪一年我忘了,应该是2010年之前,詹姆斯在骑士的1.0时代。最后时刻,比分胶着,科比罚球,自己抢到了篮板,那场球应该是湖人赢了。赛后有个洛杉矶来的记者问科比,“你怎么总能抢到那种篮板?”
有人会说,要你这么说,能不能成功,就是看天赋,那球员还训练个毛,在家冥思苦想,然后到场上比体内的洪荒之力就是了。这就是斯坦福大学教授Carol Dweck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思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fixed mind (固定思维),就是相信一切都是注定的,人的努力能改变的东西很少;另外一种是growth mind(成长思维),相信人的努力是关键,积少成多,熟能生巧。大部分人,都是介于这两者之间。
科比狡黠的(这是褒义词,你自己都可以脑补科比的神情)一笑,“I am not gonna tell that (我不会告诉你的)”。
这让我想起金庸小说里的情节,好像是练了什么剑谱,说哪打哪。欧文的突破,没有球谱,照样能搞得其他NBA球员没脾气。这是什么,这就是天赋,欧文确实训练很刻苦,但是和欧文一样刻苦,甚至比他更刻苦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欧文,只有一个。
韦德是老将,老将就都能做到吗?不是对弗莱不敬,如果是弗莱在那种场合,我不相信他能抢到进攻篮板,尽管他也进联盟13年了,还比韦德身高臂长。
电影《点球成金》,是基于棒球的真实故事。在Moneyball之前,棒球队选拔人才,最主要的依据是球员的的身高、体重、跑动能力等身体素质,以及场上的基本数据,本垒打次数等。Billy beane使用当时还不流行的高阶数据,选一些能影响比赛的高效率球员。当然,Moneyball的理论后来又有几次反复,但是高阶数据的应用,已被大多棒球队认可。
有些球员的天赋,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当杜兰特还在德克萨斯大学的时候,我看了他一场比赛,那种在场上佛挡杀佛的气势,绝不是一般球员所具有的。我跟当时《篮球先锋报》的同事段旭说,杜兰特是真NB,如果奥登是大梦,那杜兰特就是乔丹。段旭是铁杆乔丹迷,那时候我们还用MSN,他回了一句,“这评价很高呀”。 看得出来,他是怀疑的。确实,大学NB的,在NBA很多都没有打出来。乔丹选的亚当斯,在大学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我现在对他唯一的印象,就是他比赛时中给自己打针注射胰岛素,以及他说在宿舍里挂过毛主席的画像。现在上海的大神,当年在大学里也是无解的存在。在新秀赛季,在更衣室看到杜兰特,我都暗暗惊奇,这不是一般的瘦,这是相当瘦呀。看报道说杜兰特新秀训练营举不起185磅,在看到他本人那一刻,我立马就相信了。如果只看体型,新秀杜兰特真不像能成球星的样子,可是,在场上的那种影响比赛的能力,真不是盖的。
真实世界里Rudy的主教练,和电影里的恰恰相反,他的教练并没有阻止Rudy上场,恰恰是他力主让Rudy上场,告慰他的橄榄球梦。Rudy没有成为明星,因为天赋不够,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德拉维多瓦在雄鹿也没有更上一层楼,因为他的天赋只能让他走这么远,对很多人来说,已经足够远了。
2017年的NBA,和2014年的NBA已经有很大的不同。表面上看,勇士领导的小球运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球队认可,实际的效果是,场上的球员位置越来越模糊,小个不是简单把球运到前场给大个,大个也要能投三分。数据也不再是简单的看得分篮板和助攻,效率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当庄神在2012年进入NBA的时候,霍华德、高圆圆等大个仍然很重要,现在这种类型的球员已经被边缘化,浓眉、唐斯考辛斯大帝等新一代大个子,都不是只会往篮下凿的糙汉子,都有在场上任何位置得分的能力。对身体的依赖,越来越弱,对场上的位置感,手感,越来越强调,这些东西,是当下NBA看重的篮球天赋。
足球里说的门前嗅觉,抢点意识,听上去缥缈,但却真实存在的东西。门前抢点,不是大妈早起抢鸡蛋,搬小板凳占位置,是壮男们猛虎下山,恨不得把对方挤到地上,但有些前锋,不靠身高,不依腿长,总能出现在球要去的地方。
我那时候也觉得,科比果然是经验丰富,外加勤奋,4点钟的洛杉矶不是白看的。现在觉得,他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老师同样讲一道题,学霸很快就举一反三,学渣还在纠结这道题什么意思。你如果问学霸,他是怎么做到举一反三的,学霸怎么解释,“以你的智商,我很难解释清楚”?
我也见过后者的例子。当我在2014年第一次见到德拉维多瓦的时候,我都暗暗纳闷,他是怎么混进NBA的?个不高,手不长,要投篮没投篮,要速度没速度。后来的事情,就不用我赘述了。当年季后赛,德拉维多瓦“废掉”了科沃尔,很多老鹰的球迷恨得咬牙切齿,说他是故意的,骑士的球员都坚决否认,他哪是故意的,他训练时就这么打球的。这让我想起了电影《Rudy》(《追梦赤子心》),电影里的一个教练,说他队内的一个球员,如果你有Rudy训练态度的一半,你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这肯定不是运气。如果一年就干那么一次,那是运气,在结束的十三场比赛中,韦德已经干了两次,上次抢到进攻篮板,可惜没有得分,骑士主场惜败老鹰。
不仅仅是职业球场,我们日常打野球,总能碰到几个,不比你高,不比你快,可是你就是搞不定他(如果你就是别人搞不定的那个人,那你去错了场子)。让我想起当年大一,春节回家坐火车,旁边坐了一个同校小个子,说着比我还流利的山东普通话,泡对面的一个姑娘。那个技术,不忍直听,估计都可以当尬聊教材了。后来在学校篮球场,发现他居然是一种BUG级的存在,中投奇准,绝对速度不快,但是上篮得分很轻松。被他痛击了几场之后,我替他感到难过,你说你要有这身泡妞技术,该多牛。
我之前看过鸡汤,说很多人知道“天才就是1%的灵感,外加99%的汗水”,但并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其实1%的灵感最重要”,我还以为找了一个完美支撑我观点的名人名言,害我查了十分钟,始终无法找到原文,假鸡汤害人不浅。不过,我觉得杜兰特下面这句话,似乎描述的更准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