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言旻语第十九期:旅行中的亲子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 210|回复: 7
发表于 2018-2-18 11: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跟儿子小声说:“今天气氛不对,算了,可能我们跟这幅牡丹无缘,走吧,再说好贵啊,我有点买不起,比我一个月工资还高呢。”我们刚刚走到门口,那个画家叫我:那位女士请留步,这幅牡丹图我送给你。这时候轮到我傻眼了,他像是换了一个人,非常温和地说,牡丹是他画的,可以送给我,只是给旁边他的朋友、那个带着老花镜做裱工的工匠一点成本费就好。老工匠微笑着摇头说:唉,你这是给自己的画找了一个好去处,什么都舍得了。对艺术和艺术家的尊重,就是对文化和文明的尊重,包括一些民间手工艺人,也是藏龙卧虎,他们的劳动成果同样值得尊重。给孩子上好这一课,是非常必要的。
  从正史记载到民间传说,从人文景观到自然风貌,从历史变迁到现在的城市化进程,维克多同学娓娓道来,妈妈一脸认真与满足,这一趟旅行,绝对是超值收获。
  前几年去内蒙讲课的时候,听到当地朋友谈起我的奶妈在文革时期的遭遇,这个命运坎坷的贵族大小姐,即使是被迫害、被压制到尘埃中,依然带着那份自尊与从容,人们说,她为了体面地出门,即使没有皮鞋,就是穿一双黑色的旧雨靴也擦得一尘不染,一身旧衣服也熨烫得整整齐齐,看不出一丝颓废与寒酸。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旅行团,安静的氛围马上变得喧闹不堪,更可怕的是几个游客竟然动手去摸那些国画,我悄悄跟儿子说,如果是画家本人看到他们这个样子,即使给出天价也断断不舍得把画卖给他们,实在是糟蹋了好作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维克多和我当起了临时的志愿者监管工作,耐心但坚定的阻止游客们对画作的摧残性鉴赏。
  打开微信朋友圈,寒假期间简直就是一场旅行摄影大赛:朋友们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照和美食照片随处可见。尤其是宝爸宝妈们,努力安排假期时间陪伴孩子出游,已经是家庭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如何充分利用假期旅行的时间和情境,进行有实效的家庭教育,实在是值得好好花费一番心思。今天就让付老师跟大家聊聊通过家庭旅行,促进家庭教育的好方法。
  我记得有一年去中原地区的一个古城旅行,那时候维克多读初二,之前我们都很期待,但是见到了地陪导游,我悄悄跟维克多说,我有点失望,生怕那么好的旅游资源被资质不够的导游给糟蹋了。儿子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妈妈,我做好功课了,我来给你当解说员。
  本期栏目告诉我们的是亲子游的“正确打开方式”。父母的以身作则、文化环境的沉浸式体验、孩子更全面地参与到一次旅行中,这才组成了一场有意义的亲子游。
  另外一个话题,我们也经常在旅途中见到很多违和的画面:家长带着孩子,在各种交通工具上、机场、高铁站、旅游景点的旁若无人的、各种有失体面的做法和破坏性活动方式,这样的旅行出去多了,只不过是印证国人的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实在是没有多大价值。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基本用餐礼仪有大学问,从餐具使用、座位安排、坐姿、食物的选择,彼此交谈的音量与内容,营造温馨和谐的用餐环境,实在是值得好好动脑筋。大家可能都见过在餐厅里的两种极端家长:一种是严格要求,孩子出现一点问题就大声训斥,即使引来周围的白眼也绝不退缩;另一种是对孩子的所有行为放任自流,觉得旅行就是要释放孩子的天性,哪怕干扰了周围的客人,也觉得是别人大惊小怪,甚至恶语相向。还有自助餐厅那些贪图小便宜或者普通餐厅的惊人浪费行为,表面看是小事,但是家长这些不良表现其实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相较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付老师提倡“注重细节”的方式显得更有韵味,从言行到着装、从了解历史到亲子间的侃侃而谈,这场行走的家庭教育,你值得一试!
  还有一年是在北京,一周的时间,我们几乎探讨了整部明清历史,感慨梁思成先生未能完整保护北京古城的遗憾。初中生维克多的思考让我震撼,我相信这样的旅途,其实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历史人文大课堂。
  现在各地的“名媛养成”之类的课程要价昂贵,但是市场依然火爆,说明家长们都希望培养孩子的贵族气质,其实这种气质与属性,是长期的浸润与滋养,速成是不可能的,甚至适得其反,反而可能带着暴发户的浅薄与浮躁。孩子身上最闪亮的标签不是满身的奢侈品,而是骨子里散发的得体、优雅从容和气定神闲,这种人性的光芒超越容貌与包装。
  这些东西既有孩子之前的文化储备的整合与梳理,还有大量新增部分,在好奇与期待这份内驱力的驱动下,孩子此时主动求知欲大增,可能超过年龄和学段的差异,而在途中当自己的攻略用得上的时候,会体会到成就感和自信心,会有一种自己长大了、很有用的感觉,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成长啊。
  比如带着孩子出去旅行,家长的着装是需要考量与用心的,对于妈妈们来说,“性感妖娆”与太过花哨都不见得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我不知道妈妈们是否跟自己的宝贝交流过这个话题,听听孩子的意见很重要;爸爸们也要注意不能太随意,天气炎热的旅行中随处可见的男士们赤膊上阵,实在是有碍观瞻,也会让孩子从最初的尴尬到最后的见怪不怪,其实就是习得了这种生活品味。
  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新疆看到古河道旁的胡杨,当地朋友的一句话让我心灵震撼的感觉:胡杨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蹲在那里看倒伏的胡杨木,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扰了一个不屈的精灵。游记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感慨和感动,更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历史和现在,世界和自己,在那一刻,血脉相连。
  人在旅途,其实是在陌生环境、陌生文化中的一次心灵之旅、自我感悟和提升之旅。也就是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希望通过旅行,帮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所谓见识,就是静下心来感受异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品味风土人情和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个过程中见天地、见人心、见真性情。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和繁华,实在是辜负了走这一趟。
  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一句行话:学校教育无小事。就是说育人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最后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家庭教育也无小事,也要通过家庭生活的点滴积累和浸润,形成孩子良好的教养、礼仪和做人风范。未来孩子们走进社会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一个有深厚文化积淀、有良好品味和教养的人,其实就是在增加自己的软实力。而这些无形的东西,是需要慢慢积淀的过程。
  在参观游览的时候,更是培养孩子艺术鉴赏能力和良好教养的重要过程。维克多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带他在无锡梅园赏梅,当时有一个知名画家在那里举办画展,作品精美,但是价格也很高。我们仔细欣赏着,甚至跟管理员借了放大镜欣赏画家细节的处理,感慨艺术表达的精妙与神奇。尤其是一幅牡丹图,实在是让我流连忘返,看了很久。维克多悄声问我:妈妈你是不是想买回去?但是实在是价格不菲,我还是在犹豫不决。
  面对即将开始的旅行生活,每个孩子都会充满好奇与期待,此时已经可以提前预热,可以让旅行的价值产生更多的附加值。也许有的家长会有疑惑:我的孩子还很小,让他做攻略,线年夏天我们去青海湖、敦煌一线旅行,当时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只有小学一年级,他认认真真提前一个星期做旅行攻略,查阅很多网上资料,还跟爸妈几经探讨,认真研读旅行路线,提前查看当地气候特征和天气预报,查找网上的一些相关资料介绍,从妈妈整理旅行箱开始,就给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比如防晒、御寒衣物、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水土不服的应对措施,在旅行途中,还跟妈妈交流敦煌壁画背后的故事,塞外的古战场,以及自己学过的塞外诗词。
  此时我听得身后一个暴怒的声音:画展结束了,请你们出去。回头看到发怒的那个中年男子脸色通红,面对那个旅行团的人怒目相向。我记得其中一个带着孩子的游客还跟他说想买那幅牡丹图,并且说自己的孩子也学习国画,但他断然拒绝,说已经售出。那个游客锲而不舍地说自己可以加价,但是中年男子连正眼都不看他:别说了,我不会卖给你。这句话一出,大家知道这个人就是画家本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9 04: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1 17: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2 04: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社区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社区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社区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3 14: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顶 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难得一见的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3 14: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3 14: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社区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3 14: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 顶顶多好 楼主你的高尚情怀太让人感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