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上述两种属于典型。大多数父母都是自觉、不自觉混合不同类型。好的父母会给够孩子心理上的爱和接纳的需求,做好保护,但不会为了保护而捆绑住孩子手脚。他们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够孩子自己体验的机会。即我们此前所说的保护性撞墙。用孩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守护我,但是站的别太近。
中国孩子就不用面对这种现实。大家庭的观念让孩子们即使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往往也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家族中其他亲人予以弥补。若父母能够早早清醒,早些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后面也一样有漫长的亲子相处时光可以去缝合早期分离带给孩子的疼痛。
如孩子不爱分享,那你们的角色扮演游戏,就应该模拟一个不爱分享的孩子,如何不受别人欢迎的;如孩子被别人欺负,那你们的角色扮演游戏,就应该让孩子扮演超人、大力士等更有力量的角色,帮孩子找到情绪舒缓的出口,避免无力感。
我给出的建议都是:不要去干涉孩子的交往。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父母所说,只是他们的个人感受,孩子其实觉得挺好。是家长把那种担心被冷漠、被欺负,害怕遭遇冷淡的忧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父母们的这种投射,一定会通过语言、行为去表达给孩子。这样,孩子原本不会有问题,却被大人生生制造出问题来。
当然,你最好懂一些共情的技巧。这在静观育儿以前的旧文章里,有专门阐述。比如若孩子哭,你就可以抱抱孩子,或者静静地守在旁边(不要情感撤离、冷处理),再或者带孩子到一个不会打扰到别人的角落,冷静陪着他(公用场合,建议这么做),接着可以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感到委屈……诸如此类理解孩子的话语,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时间发泄情绪。
当我们带着外界的这些声音去面对孩子的时候,就免不得也把这些评价转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轻易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认为哭不好,尤其男孩哭就是软弱;不打招呼不好,不说话就是没礼貌……
这其实涉及到父母的陪伴是否优质的问题。若不懂孩子,或者心不在焉,比如时不时看看手机,那么即便随时在孩子身边,也并不能给孩子构建好的安全感。孩子也会因为欲求不满,会持续缠住父母,就像一个要债的--喂,别拿张白条蒙我,你欠的钱,还没还呢!
其实,这样的场景,光是想一想,就会觉得压抑。但是,这种场景却是亲子间的常见情形。父母高高在上,随时随地都护在孩子面前,同样也随时随地都限制着孩子们做这个、做那个。孩子小还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当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发展起来后,这就是问题了。
这个朋友跟我说:孩子那么一问,我才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的状态确实不太好。想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于是习惯性地把工作带回家做,以为这样工作也做了,家人也陪了。可这样一来,好像形成习惯了,手头的事情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自己也觉得累,家人也并没陪上……孩子恰好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比如,若孩子总黏住父母,无法走向独立,那么可以多陪孩子做一些和分离课题有关的游戏,像经典的捉迷藏、躲猫猫游戏都很好。让孩子通过游戏懂得,父母会消失,但父母对自己的爱、那些安稳和快乐却不会变。
有一种妈妈属于控制型,特别强势,替孩子做了很多事情,而根本没有寻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从小到大等于都生活在妈妈的强气压之下,这种强势控制着他的一切,他很难有机会体验独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种人以后要么也变得同样具有控制欲,要么变得特别退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