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大家都精心备了课,但面对掌握汉语培训不一的实际情况,老师们也适时调整教案,因材施教。第一堂课,李琳和杨娟娟让大家认识教具和执笔,语速放得非常缓慢,有时还得请班上的助教老师翻译。
杨娟娟是亭湖区美术学科带头人。她的教学方法遵循由简到繁。画梅兰竹菊以及蔬菜、水果这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们的兴趣大增。“一天课上完,回到住地还要和其他老师商讨如何解决教学难题,并重新调整教案,有时还与当地的华文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杨娟娟说。
参加学习的孩子虽然都是华裔,但学习汉语的时间有先有后,个别年龄较小的孩子只会说有限的汉语,更不用说用毛笔来写字作画了。这次授课不仅课型丰富,而且班型多样,形式分为主题班和体验班,所以一个班里几十名学生都是“混编”的。
老师的付出,学生都看在眼里。每次下课,学生们都会主动地留下来帮着整理学具。“当地气温高,有位学生每节课前都会悄悄地将一杯冰果汁放在讲台上,让我特别感动。”杨娟娟说,10多天的相处,他们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好多学生还加上他们的微信保持联系。
随着时间推移,学生们的书画技艺不断地提升,不少学生的作品让李琳和杨娟娟赞叹不已。闭营式上,孩子们和一些当地华文老师捧出的成果让大家眼前一亮,中国驻柬大使馆、柬埔寨华人理事会和侨办的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勇峰)
中国江苏网3月20日讯 “李老师,我们真的想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相见。”3月19日,柬埔寨学生颜宝琳通过微信再一次和她有过10多天师生情缘的老师李琳发出问候。今年1月22日,12位江苏籍教师在国、省侨办的组织下,走进柬埔寨西哈努克公立港华学校课堂,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学工作。其中两位教师来自盐城,一位是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的李琳,另一位是盐城亭湖区实验幼儿园的杨娟娟。
李琳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擅长行楷。但为了让这些“零基础”的学生写好书法,她从篆书入手,找来简单的“山、田、水”等,教他们“画”字。“尽管开始困难,但学生学得认真,个个写得满头大汗不肯停歇。”李琳说,第一天,她上了6节课,因为当时快要过年了,所以此后几天里,她还教大家写了“春、福、中国梦”等中国字。
“我教的是书法,杨娟娟教的是国画。”李琳介绍,12位前去任教的老师除了要通过学校和教育局的推荐,还参加了面试。两项教学,都需要大量的教具,比如笔墨纸砚和各种颜料等,出发前,两人精心挑选了大半天才购齐了物品托运过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