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要建立“安全基地”。父母要留予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其次,要保持“高度敏感”,父母要感知和推断孩子行为背后的讯息,并及时作出适当的 响应。要允许孩子真实地呈现自己。让孩子想去做一件事情,就有机会去做,并且需要坚持去做。此外,父母不能当孩子未来的设计师。“大人总是会趋利避害,从 而对小孩行为处处设限。然而当控制越严格时,孩子越加会逃避或者欺骗,直至完全关闭我们的沟通与链接,彻底地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针对越发普遍的“问题少年”,高岚抛出了四大“锦囊”:
别让孩子在骗局中成长,孩子教育不宜强拉教条。近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的“心灵花园父母课堂”公益讲座上,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联合国儿童基 金会特聘专家高岚以“足够好的母亲与儿童成长”为主题,就家庭教育话题与数百名家长共同分析与探讨。
高岚还提醒家长们,不要运用快餐式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当下市面上儿童教育的书籍泛滥,“但孩子的培养需要结合具体实际,不可强拉教条。”她介绍,在西方国家,对于1到3岁的孩子,每天三小时的陪伴是对父母的最低要求。由此,高岚希望中国的家长,特别是“80后”的年轻父母能够学会尽可能多地与孩子玩耍与沟通。
“如果你考上大学,如果你找到好工作……未来会是多么美好”,这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灌输的思想。然而,当孩子一步步达到所谓的未来 时,却发现自己生活在一段理想的“骗局”中间。高岚认为,如今不少父母总是不接纳真实的孩子、真实的生命,“当他们总觉得按照自己指的路走就是一个灿烂未 来的时候,会埋下很大的隐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