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对谈郝景芳|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最可能在未来成功

[复制链接]
查看: 145|回复: 3
发表于 2018-10-1 18: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景芳:在孩子心里面点燃那个内心之光特别重要,有很多时候,一个人内心之光的点燃不一定发生在几岁,有的人可能5岁,有的人可能9岁,有的人可能13岁,但也有的人可能到了32岁的时候突然内心之光被点燃了。
  大J:我记得小D有一个认知老师,我当时就一直问她什么时候可以做这样那样的事。然后她当时一直跟我说的是,当她准备好了,她就准备好了,这句话其实是触动我挺大的,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用一个普适的标准去衡量他们。
  我自己很受益于成长型思维模式,人会产生焦虑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觉得我永远不会进步,不会变得更好了。但其实只是现在不够好而已,没有关系,反正以后会进步。
  一个是我自己要不要,我老公要不要,此外因为我是希望高质量陪伴的,我在问自己愿意不愿意再花两年三年的时间。这些东西都考量之后,我就觉得可能暂时没有打算。
  2。观察能力。比如像小D观察到杯子沉浮这些,像我们大人今天所谓观察时代的趋势、观察市场结构、观察孩子的发展,所有这些其实都需要很敏锐的洞察。
  景芳:有了二宝以后,要让大宝觉得不是有一个人来抢她的爱,而是多一个人爱她。
  景芳:其实先不说一个超级科幻的未来,说机器人已经统治世界,只说一个可能会实现的未来,孩子们遇到整个的就业环境一定是更加灵活的。
  我从来没有教女儿认字,直到3岁时有一天她突然指着路边广告牌上的字问我,妈妈这个是什么,我说这个是字,妈妈跟你说的话可以用字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我能看到她眼睛里面在闪光。
  大J:其实我觉得,往前赶这件事要批判性的来看。不一定是不对,孩子的节奏是不一样的,的确有一部分孩子具备这样的天赋。孩子跑得慢的时候不要催,但跑得快的时候也不要拖后腿。
  景芳:是的,我们实际上有很多时候把这些东西理解为学校的课程,就会非常量化。其实在生活随处都有启蒙,坐在飞机上也可以教孩子数数,走在马路上也可以识字,很多东西没有那么刻意,反倒会减少很多很多的焦虑。
  景芳:对,我也有类似观察,以前我去哪里都会带着晴晴一起,包括谈工作,她原来一岁多的时候,如果我和别人谈工作,她会把我的头转过来说:“妈妈你不要跟别人说话,你要陪我玩。”
  大J:让孩子知道“我要什么”,太重要了。我从小其实就是在一个标准模式下长大的,当有一天我大学毕业,后来被一个比较好的外企录取之后,我突然就觉得整个人懈掉了,因为我觉得所有被要求的标准我都达到了,那接下来是什么,我不知道。
  大J:我的一个教授,他告诉我说,其实启蒙就是“Enlightenment”,拆解词根的意思就是“照亮”。
  但是我实际上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孩子进到一个环境里面,她从这个环境里面自己获得了什么,她如何适应周围的环境从中进行学习。我希望孩子能有的是一种最底层的思维能力。
  大J:对,而且没有那么刻意的话,父母功利心就少了一点。我一直觉得父母还有一个焦虑,就是没有做真实的自己。可能你骨子里觉得孩子学龄前学这些是不对的,但另外一个声音又告诉你必须学。
  大J:这样我觉得特别好的就是,当孩子真的在学的时候,不觉得学习是负担。我一个朋友特别焦虑孩子写字认字的问题,我和她说,你有没有从小让孩子认识到书本的字有多美。
  在一个自由度增加时代,就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了。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认知,知道我想干什么,知道我适合干什么,然后有能力沿着她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
  景芳:在我家其实还好,我们当时也蛮担心,因为大宝晴晴属于一个比较敏感的孩子,也是一个高需求宝宝。我们还蛮担心她对于弟弟会不接纳或者她会有行为的反复等问题,但其实后来发现很好。
  只不过往前赶的时候要想清楚学什么,在曼哈顿也有往前“赶”的,但是他们更多是在软实力和思维模式,这些我是印象比较深的。
  很快,我们就聊到了我要不要二胎的问题。要?还是不要?哈哈,这个问题你们都在公号问过我好多遍,我和景芳也聊了下关于二胎我的想法。
  景芳:是的,而且我觉得孩子一旦能够选择,并且能看到说我自己的选择是有用的,他其实会很认真对待他的选择。而且她到后来,真的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大J:这个特别好,其实对于孩子,我们说语言认知,以教为学,是促进孩子自我的认知发展,而且晴晴四岁多,正好是那个阶段。
  但是现在如果有些类似这样的场合我带着她去了,我就告诉她说:“晴晴,妈妈要工作,你可以不可以跟其他的阿姨玩一下?”,然后她都可以,没有问题。所以我觉得孩子实际上不会太着急,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成长起来。
  大J:我觉得这三个概念很有意思的,我发现很多人不会考虑远未来,只关注近未来。但越是这样,近期担忧的事反而会让焦虑更加扩大化。
  景芳:其实所有的孩子本身都是好奇者,都是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者。而且婴儿天生就喜欢学习,但是等孩子上学之后,却又有人说学习是反人性的,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大J:并不是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迷思。优质教育资源在哪里都一样竞争激烈。在曼哈顿有一个所谓天才儿童的项目,很多孩子从两岁多起就开始上辅导班了。因为要选拔,一定就会有这样一个体制。
  对于景芳,我所有的认知和你们一样,她是妥妥的“别人家孩子”,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光圈的斜杠人生了。她是第74届科幻大会“雨果奖”得主,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当了妈妈后对于教育的热爱,还是儿童通识教育项目童行学院(公众号:童行学院)的创始人。
  点燃了内心之光,就会觉得整个人生都不一样了,有了光的照亮,你的人生后面很多事情都有办法逢山开路、遇河造桥。
  景芳:最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不用把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变成课业时间。你只要给孩子一定自由空间,孩子的心灵自然就会愿意包容世界。
  大J: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自己给女儿一直强调的,是希望她有一个更多元的价值观。我现在跟她谈规则,每次说完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时候,就会继续追问,有没有什么时候这样的规则是不适用的呢?这样的话帮助她转换了一个视角,也帮助她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两周前我在国内做新书发布会,和大家分享过除了发布会外我也没闲着,和不少前辈同行进行了交流。
  很开心,这次有机会和郝景芳做了一次直播对谈。我和景芳相识于微信群,算是很早“认识”,但我们似乎都不怎么在群内发言,几乎没聊过天。
  大J:我未来想给孩子一个能力,就是在哪都能行的适应能力。我觉得思维的灵活性特别的重要。我希望能告诉女儿的是:“没事,人生永远有PLAN B,即使跌倒了,咱们重新来过”。
  后来我被外派到国外,当时很多国外同事吸引我的一点,不是说他们工作能力有多强,而是他们真的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什么,他们真的发自内心有一个爱好。
  远未来,就是考虑未来时代是怎么样,孩子长大成人、步入社会,过什么样的生活走什么样的人生。
  景芳:中国家长大多都在担忧孩子学业的问题,不知道你在美国,观察到的美国家庭这方面的困扰会不会比较少?
  这让我很感动,也让我一直提醒自己,我从小到大读书的时候,真的很少有眼中闪光,我要珍惜女儿眼中的光。
  景芳:从前物理学家费曼讲过,我们中学时,老师都会讲能量,说你看自行车、风车、人吃饭都需要能量,这样是非常抽象的直接讲概念。
  我们把做父母的乐趣和学习对立起来了,导致你总是一直提着这口气在当父母。等哪一天泄了这口气,就开始焦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景芳:我觉得你在这个里面有一个很好的转换,其实是你在引导孩子把对规则的思考转化为对他人的思考,这个转换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所以像你刚才讲的其实是在锻炼孩子的同理心,就是穿上别人的鞋子想他为什么这样去走。
  大J:还有一个能力,我自己觉得蛮重要的,就是复盘能力,这是我挺刻意在培养小D的。
  景芳:除了灵活性,我觉得在未来,创意性的工作肯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贯通的思维能力,以及跨学科、跨界的精神就会更加重要。
  大J:我们刚才还提到贯通、创新,其实是我们这一代最缺乏的。那么父母该怎么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呢?
  他就一直提醒我,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空杯子,任由你往里面灌水;孩子其实是一个宝藏,你只不过投一束光给他,那束光是不是打到你想要打到的那个地方,不一定,但是那束光,会让孩子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丰富,是有宝藏的。
  我很享受这次的对谈,有很多火花碰撞,今天想把我们那天直播的内容整理分享给大家,内容比较长,因为我们真的聊的意犹未尽呢。
  我们分析,可能是因为我们之前告诉她,说小弟弟以后肯定会崇拜你,什么地方都想跟你学,小弟弟以后可能是你的跟屁虫。她突然觉得有一个人会崇拜自己就还蛮开心的。
  当我们去想一想所要的那个终极目标是什么,答案就会浮现。比如,大家常在谈论的一件事,就是孩子究竟要不要“提前学”。我不简单从这样做是对或错去判断,而在一直追问假如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以终为始,结果导向。
  4。表达能力。跟学校里的命题作文能力还不太一样,真正的表达能力更多是自我观察,知道自己想什么,然后把它说出来的能力。
  大J:今天我们聊焦虑,或者说“面向未来”这个话题。对于我来说,如果想到未来,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不确定性,我会想我的认知局限,我以为的好是不是适应未来的。
  大J:小D现在四岁多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她跟我对话的方式是以前没有的。我们家一直有家庭就餐,我们会说是家庭会议,每个人会去分享我的一天发生了什么?怎么样?
  景芳:这种天才儿童项目,也会像我们国家的一些少年项目那样,4岁学6岁的,6岁学10岁的,以这样“超前”的方式教育吗?
  大J:最近有什么特别好玩的事情吗,大宝对于二宝的接受度怎么样?是不是愿意接纳这样的一个小弟弟?
  景芳:我知道,你带小孩前两年真的是蛮花心思和精力,很早以前看到小D当时的经历,看得潸然泪下,最初的那段时间,真的是挺佩服你的。那你最近有没有哪些育儿的感触或者小事情可以分享呢?
  学龄前最该做的,是把孩子这种对生活的热情,慢慢转化到未来的学习中去,而不是逼他做不爱干的事。
  大J:我女儿有一天洗澡的时候,在澡盆里玩一个小杯子,忽然问我:“妈妈这个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因为她当时才两岁半,我很惊讶她居然会这么问。她说学校在做科学实验,在科学实验里就会问沉下去还是浮起来的问题。
  在这种把心灵更打开,以及更多思考的情况下,我相信孩子自己其实就能够对未来勾勒出一个自己的想法。
  景芳:这种思维模式最重要的,是对自我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也是父母能给到孩子宝贵的礼物。这样一个内心安全感,也是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
  从未聊过天,从未见过面的我们,那个晚上我们关于育儿、关于教育聊的特别开心。你们从我直播状态来看,肯定想不到景芳是我当天对谈的第四个嘉宾了吧,和她聊完非常充电,闺蜜说“我的眼睛发光”的。
  小D以前两岁三岁的时候也是高需求,寻求关注的时候就会一直哭、叫、扔东西。突然有一天她会摸着我的手说:“我能加入到你们的对话里面吗?”那个刹那,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孩子其实比我想象中更大了。
  所有的东西都先观察,观察到某一天,孩子自己就知道,所有的东西运转起来,包括人在内,都是由某种东西推动的,这种东西就是——能量。孩子通过具体的观察,体会出了“能量”的概念,然后再进入未来的抽象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理解了的学习。
  1。逻辑思考能力。如果一个人逻辑思考能力很强的话,那他未来应对各种事的能力都很强。
  景芳:是的,现在也经常会有人问我说“你准备给女儿上哪个学校啊,是走公立、私立、还是国际学校啊”,我一直都觉得其实都差不多,别人都会觉得很惊讶,怎么会差不多。
  很多事要是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上去看,反而更容易想明白。所有的焦虑,是自己思考懒惰带来的。
  大J:从你的角度,如果非要说总结几大能力,能够帮助孩子面向未来的,你会觉得是哪些能力是最关键的?
  我还会想到一些担忧: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让我的孩子准备好了能够真正面向未来。
  可以鼓励孩子多去看看各个领域的书籍,这些都对未来是有好处的。并且让他在这样广泛的学习中,慢慢培养思考能力,可以让他去思考不同的领域,然后去寻找这些领域里的相同、不同。
  孩子其实是一个宝藏,你只不过投一束光给他,那束光是不是打到你想要打到的那个地方,不一定,但是那束光,会让孩子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丰富,是有宝藏的。
  但是我跟我老公有一点很清楚,如果哪一天我们准备好了,一定不是因为外部因素,一定是我们自己。一旦准备好了,其实很多东西都能迎刃而解的。
  我想,学龄前最该做的,是把孩子这种对生活的热情,慢慢转化到未来的学习中去,而不是逼他做不爱干的事。
  等我有了小D,我就一直会鼓励她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我希望她从小知道,自己一直被看到,她的表达爸爸妈妈会听,孩子这样就越来越有勇气去表达自己,这个太宝贵了。
  我当时觉得这太超前了。我小时候起码要到初中才会做科学实验。那一刻触动了我,我觉得所谓学习,并不只是掌握某个知识点,更应该是掌握某种思维模式。
  景芳和我一样,有着共同的中美教育经历,大女儿晴晴和小D差不多大,小宝刚刚出生两个月(这里真的要感概一下,看过直播的你们,当天出镜的她是不是一点都看不出才生完孩子2个月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 1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竟有如此奇人异士、文人墨客!讥讽于谈笑间,笑骂于无形中,层次之高,境界之深,非我等所能匹及,偶像啊!!!仿高人此文,照作一篇,以表仰慕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8 00: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方向,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栋梁。有楼主在,社区的明天必将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 23: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是超人 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