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奎国画人物:绘画与戏曲合璧法度与气魄辉映

[复制链接]
查看: 149|回复: 2
发表于 2018-10-6 2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鸿奎所创作的戏曲人物画,多以两三个人物概括某一出戏的内涵,把戏剧情节那种“张力”浓缩、凝固于个别人物的定格化状态中,是寓动于静,传达戏剧情节的动态过程,动中求美,动中传情,别是一种境界。
  张鸿奎生于1930年,河北涿州人,1957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主攻人物画。他自青年时代迷上戏曲,故艺术创作以戏剧人物画见长。
  国画与戏曲是中国传统写意艺术观的一对孪生姐妹,与重在写实的西方绘画和西方戏剧相比,其特点主要中在于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有限的时空表现无限的意境。
  张鸿奎的画作,人物自身与人物之间在神情与动作的协调上,突出了戏曲表演的特点,达到了浑然一体的佳境,给人以绘画和戏曲双重美感的享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赵燕侠指出,张鸿奎着力于描绘人物在动中所展示的人物感情的内涵,善于以最简练的笔墨勾勒出最能表现人物生命力的线条,看那手指的指向,步态的婀娜,抛袖的力量,纱巾的款摆,一喜一嗔,一颦一怨,好似人物从画幅上跳动起来。

  张鸿奎是真正的戏迷,数十年来,几乎是有戏比看,每看比画,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每当帷幕拉开,丝竹管弦响起,他早已如痴如醉地捕捉演员最美的一招一式,心慕手追,将演员优美的形象“定格”在他的速写本上。
  京剧演员赵燕侠评价道:“张鸿奎的戏剧人物画,所探求的与舞台艺术是异曲同工。他以敏锐的观察力、细腻敏捷的反应、特有的捕捉能力,把握了舞台人物内心活动展露时的刹那间,凝结在造化神奇的笔端,生动而典型、鲜明而具体地描绘出来。他那娴熟的技巧,不仅深刻准确地抓住舞台人物的一姿一态,重要的是他把笔触深入到了人物的心底,因而衣袖的飞扬,裙袂的摇曳,头发的展动,胡须的飘洒,都像人物在倾诉衷曲,吐露心声”。
  张鸿奎的戏画强调“三感”,即动感、美感和情感,其作品构图巧妙、用笔简练,既有法度,又有创新,融国画和素描、速写为一体。


  评家认为,张鸿奎的戏曲人物画深得写意精髓,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服饰、道具、环境,笔法潇洒,仿佛随意写来,不露法度痕迹,不失形象气魄,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轻或重,或直或曲,皆视人物的身份和情绪而定。
  作为人物画家,张鸿奎不仅熟知“法度”和注重“气魄”,还了解并掌握戏曲表演中的程式和节奏以及人物的表情和姿态,将表演程式、人物情感和戏剧节奏熔铸一体,凸现人物的瞬间,才会产生光彩、和谐之美,实现造型艺术的特殊效果。
  他的戏画创作,讲究虚实相生、形神兼备,以虚带实、以神驭形,特别注重深入生活实际,强调人物的神韵与戏曲的节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9 23: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忘情于汉廷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 顶顶多好 楼主你的高尚情怀太让人感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4 19: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