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性的沟通是家长和孩子相互了解的重要方式。如果家长和孩子的沟通简单粗暴,只是情绪的宣泄,孩子就容易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很多时候,家长俯下身,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比任何指导和批评都有用。”董进宇说。
“吉大力旺有声教育”第69期和大家分享了一位北大学子母亲18年的家庭教育心得。这位母亲叫魏子蓉,从她分享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她的儿子一样也有青春期的迷茫和叛逆,也曾因为迷恋网络而与父母“捉迷藏”。
现在,家长对教育孩子的困惑和烦恼,是普遍现象。很多家长只知道望子“成龙”“成凤”,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亲子矛盾、家庭冲突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家庭悲剧。
一位合格的家长,应该做的事儿是:调整好亲子关系;让孩子感觉到压力,以激发他的动力;把责任转到孩子身上,不要凡事大包大揽。不应该做的事儿是:绝对不能打骂孩子,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优秀的孩子对比,不能单纯看重分数,不能硬逼着孩子做事情,要学会顺势而立。
要想教育好孩子,先调正亲子关系。博瑞智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董进宇博士告诉记者:“如果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扭曲的,孩子内心里根本不信任你,就会敌视家长,抵触家长,甚至仇恨家长,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教育,也不可能把孩子教育好。”董进宇称,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家长的眼睛要盯在“关系”两个字上,而不是盯在孩子身上。“这有天壤之别,调正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这样我们才有了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
从小学开始,王宇的成绩就不是很好,自己又调皮淘气,在他的记忆里,自己最害怕的就是母亲口中那些“别人家的孩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王宇就开始厌学,逃课、打架啥都干。“我妈当时就辞职了,专门在家管教我。经常发脾气,刚开始挺害怕,后来也就没感觉了。”王宇回忆说。王宇妈妈所有的“努力”没能让儿子好好学习,儿子竟然还变得更加顽劣了。
合理的“批评”和“表扬”,都是成长的快乐,所以说是家长必修的一门艺术课。
这些日子,刘川(化名)有些忙。明年儿子就要升初中了,他需要提前“运作”一下,看能不能把儿子送到一个好学校,多花些钱也无所谓。
赵女士开始焦虑起来,她每天对女儿“耳提面命”,“督促”她看书、写作业。结果,赵女士却发现,小欣迷上了看电视。“每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也不写作业,就是先看电视。”赵女士说,一看到女儿看电视,她就很生气,就会忍不住数落几句。可是,女儿不但没有戒掉电视瘾,还看得更厉害了。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伴随着错误和修正。“批评”和“表扬”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什么时候用?该如何用?都是有讲究的。”董进宇说。
“他明确告诉我们既喜欢玩游戏,也喜欢学习与练琴。于是我们借鉴了工作中常用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我们列了一张表,让他将喜欢做的几件事情列出来,并明确告诉他游戏可以作为放松节目列入,再让他自己将重要的且必须做的、不重要但想做的区分出来,我们和他交流了这几件事情的时间应该如何分配,形成了一张吃、喝、玩、学的计划表,他很乖地按照交流意见列了一份全英文的计划表张贴在客厅里。”
“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的问题”。这是董进宇每次讲座都会强调的观点。家长是孩子每天阅读的“教科书”,家长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取决于父母。
为了让女儿赶快进步,赵女士把店里的工作都留给了丈夫做,自己就负责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一开始我说她,她还会关掉电视,后来越说越看得厉害。说得狠了,摔门就进她自己屋了。”赵女士和女儿的关系越来越僵,两人平时在一起,几乎是横眉冷对,“说不上几句话就吵起来了。”赵女士说。
刘川自己做生意,收入不错,唯一的心病就是儿子的学习。“儿子回家从来不看书,就知道玩。”第一次见面,刘川就当着邻居的面,数落孩子。儿子正在看电视,心情看上去不错,听到父亲的话,他没作声,扭头瞪了一眼,便关了电视,起身离开。紧接着,“砰”的一声,儿子摔门,把自己关进了卧室,留下满屋的寂静。
专家表示,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长。孩子叛逆,是情感郁积的发泄,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首先就在于家庭。
家庭教育的误区在于,家长试图用错误的教育方式,达到一个正确的目的。在亲子教育课堂上,董进宇经常把“孩子”比为“车”,把“批评”比作“刹车”,“你想让车往前走,却不停地踩刹车,你说是车有问题,还是司机有问题?”他反问。“不断地批评,只能让结果越来越糟。”王宇母亲正是在绝望中接受了董进宇的指导,并在“刹车效应”中警醒。
相对“表扬”来说,“批评”要更加谨慎。“批评孩子时,首先要同时满足四个前提条件。”董进宇说:“首先,孩子得14周岁以上,其次,孩子犯了一次性错误,而且是第一次犯类似的错误;第三,孩子是明知故犯;第四,他能做好却偏不做好。”董进宇强调,批评是阻击性工具,只能适用于阻止性行为,例如吐痰等,而不能应用于发力性行为,“想让孩子好好学习,你就不能使用批评。”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良性沟通呢?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只有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良性的沟通也能让孩子感觉到被信任感。而信任就会变成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董进宇说。
花钱买教育、花钱买老师,很多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很舍得花钱,但是却总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很多家长的付出常常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而忘记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身体力行。董进宇认为,家长分为三类,一类是有责任心、懂教育的“智慧型”教育家长;一类是没有责任心也不懂教育的“放羊式”教育的家长;还有一类家长是非常有责任心,但不懂教育,每天用违反孩子成长规律的行为摧残孩子。“而第三类家长最为糟糕,危害最大,而且为数还不少。”董进宇说。
原标题:治疗“青春期叛逆” 家长得先“吃药” 本报记者 李娜 王文辉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都有
这样的例子,现实中并不少。一些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数成为衡量孩子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不断地灌输要考好大学,出人头地,却忽略了孩子其它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条分数值的流水线上,许多家长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结果却适得其反。
那么,如何批评呢?“首先要陈述事实;其次要确认事实的可罚性;再次,要表达痛苦的感受;然后,批评时要懂得保护孩子的自我价值,行为错了,但孩子还是好孩子;最后,要给予鼓励。”董进宇说。
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坚持了5年,王宇上初二的时候,突然向妈妈提出要退学。“我妈当时挺崩溃的,也骂了,也打了,可她越发脾气,我越打定主意要对着干。后来,她甚至以死相逼。”王宇回忆说。可母亲最终也没能改变自己的决心,最终还是退学了。
面对一个问题孩子,只有家长的改变,才能带来孩子的改变。王宇(化名)就是一个因为母亲的改变而得以从成长的泥淖中走出来的幸运者。
“这孩子,这么没礼貌!客人还在呢!”刘川朝着儿子的卧室大声训斥,一脸的尴尬。他一屁股坐在松软的沙发上,垂头丧气,“就这驴脾气,一句不让说。”
在和母亲的争吵中,小欣的成绩不断下滑。为了“挽救”女儿,赵女士曾多次搬来“救兵”,请小欣的大姨等人前来相劝,可每次的结果都是母女俩吵得不可开交,还有一次,小欣直接开口把大姨赶走了。“青春期叛逆,谁说都不听!”赵女士的声音里透着悲愤,“现在,她退步很厉害,成绩已经是班里倒数了。”更让赵女士崩溃的是,前几天,她接到女儿班主任的电话,说小欣最近经常迟到、旷课,还和一个男生关系暧昧。“怎么办?女儿要是毁了,这个家也就毁了。”电话那头,赵女士数度哽咽。
“初二那年的暑假,儿子每天都很早进书房,有时‘认真’到一个上午不出来,一改往常学习一会走出来活动一下或吃点零食的习惯,我总觉得哪儿不太对劲。于是出门上班之前交待我父亲以送水或叫他上厕所为名推门走进去查看,但书桌上的电脑屏幕是黑的,儿子也在做作业,没什么异常,我们下班回到家父亲告诉我们孩子很认真。仔细翻看儿子做的作业,几天下来进度居然超慢,不符合他平常的效率,问题出在哪里呢?有没有耍小聪明将电脑快速关了呢?给父亲交待再进去时摸一下电脑机箱是不是热的,这个方法果然有效,现在还能回忆起父亲摸机箱是热的时候小家伙惊呆了的表情。”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倾心付出,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有人要问:教育孩子,为什么“好心”却总没好报?
“一段时间后,孩子自己主动提出了新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先劳后逸法’,也就是将重要的事情做在前面,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高效地完成,剩下的时间相当于赚到了多玩的时间,家长不多做干涉,对于这个方法我们达成了共识。几年下来,儿子已完全适应了这种质量与效率兼顾的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
今年夏天,王宇从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顺利进入长春一家企业工作。王宇的办公桌上,一张和母亲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王宇穿着学士服,身旁的母亲满脸笑容。可谁也不曾想到,多年前,这位开朗的母亲,也曾因为儿子的叛逆而终日以泪洗面,几度崩溃。
在家待了十多天后,母亲突然变得心平气和起来,还为自己以前的行为向王宇道了歉。“她还告诉我,上学是我自己的事情,她以后不会再干涉我。”王宇告诉记者,“我当时真的有些感动,但是总觉得这可能是个圈套。”第二天,母亲果然回去上班了。接下来的40多天,母亲每天上班,照顾王宇的起居,就是不提上学的事儿。王宇就待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甚至上街闲逛,母亲也不做任何评论。“后来,我确定妈妈变了,变得理解、尊重我了,我也就不跟她对着干了。我开始想自己的事情,待在家里真的无聊,我又想去上学了。”于是,王宇便主动向母亲提出了上学的要求。
环视刘川的家,装修得富丽堂皇,可却没有一个地方适合静静地看书。“试着和孩子一起看看书。”邻居打着圆场。“嗨,我和他妈哪会读书啊!他妈打麻将还行。”刘川苦笑着,又瞥了一眼儿子的卧室。“为了他的学习,我可真没少花钱,英语班、数学班、作文班……”刘川举起左手,一个个数着,“该不会还是啥也不会,不学啊!”
“表扬要分四步,首先要先陈述事实,说明表扬的理由;其次,要确认事实的可贵性,告诉孩子能做到这些很好;再次要表达为孩子高兴的情绪;最后要鼓励孩子继续。”董进宇强调,表扬孩子的时候,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家长要善待孩子的自尊,培养孩子的自信。“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接纳、鼓励、表扬、赞美和承认,他们才会有成长的动力。”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父母应该把学习的责任由自己的肩膀上转移到孩子身上,他们才能主动学习,才能学好。”董进宇说。
“顺从孩子的天性,不能简单地将游戏当作怪兽、恶魔。”魏子蓉懂得这个道理。当天晚上,她和丈夫一起和儿子进行了交流。
家长的成长,才能带动孩子的成长。与其花大力气把孩子塞进“一流”的学校,不如从自己做起,做“一流”的父母,让孩子在“一流”的家庭中熏染浸润。
女子姓赵,是一位中年母亲,女儿小欣今年13岁,正在读初二。赵女士夫妻二人在长春做生意,女儿读小学的时候,乖巧听话,一直都是班里的好学生。一年前,小欣升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优势不明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