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我们从沂水县城一驱车到对崮峪村与小崮头村。车开到一条狭窄的水泥停住了,村在山沟里,剩下的都只能靠步行了。
今年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沂水县沙沟镇对崮峪、张马庄等10个村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对口帮扶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积极实施电网升级扶贫专项工程,对这些村庄的电网进行。崮峪村与小崮头村首批完成。
同行的沙沟镇镇长伟告诉我:“这几天来镇里考察开加工厂的人不少。供电公司办的事不仅仅是电网升级,而是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层次。”
翻山越岭运送电杆
沿着唯一一条进小崮头村的,我爬上了海拔664米的村最高处。山上多是碎石和泥沙,脚底很容易打滑,崎岖又狭窄,赤手上来都如此吃力,施工材料是如何运上来的?
沙沟镇供电所所长相其祥回忆说:“我一看也觉得挠头,都是山,太难了。为了运材料,真是遭了好几遍罪。”山上没有现成的,都是一截一截的,只能是用挖掘机把施工材料运到半山腰,然后再用拖拉机运一段,等没了,再用挖掘机。一遍一遍,每根电杆都是经过7次倒换才运到山顶。
“更复杂的情况是,除了小崮头村的主村和咱往下能看到的两个自然村,还有两个自然村在山那边,材料却都得从这一侧的山顶运。”相其祥指着山下说,没别的办法,只能靠人力了。
“十七八个人抬一基水泥线杆,一般情况下,一天能运上五六根,可是要翻山的话,一天最多只能运一根。”施工队队长李伟春说。20多个人愣是靠肩扛手推把83基水泥杆运到了施工地点。当时参与抬杆的金说:“干完活回家就抬不起胳膊了,老婆就给我贴一溜膏药,第二天登山再接着干。”
虽然觉得,但李伟春、金说,现在看着新电杆,听着村民的感慨,觉得很自豪。
山村人家用上空调
走进小崮头村村民李汉林的家里,我一眼就瞥见了靠墙桌子上崭新的电脑和他儿子穿军装的大照片。“4月份儿子给买的,就用了五六次。”李汉林说。
李汉林的儿子在新疆当兵并且定居了,买电脑就是为了和父母在网上视频聊天。谁知道因为电压不稳,老李舍不得开了,怕跳闸跳坏了机子。“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个月我就能安上网线。”他边说边指着新买的液晶电视机,“这是我刚给自己买的,电足了才敢换。”
在小崮头村,以前因为电压低,电视信号放大器不工作,电视图像不清晰,更多时候是“雪花纷飞”。村头的几位老大娘说,好几年都没看春晚了,电视上的“雪花”一直跳到半夜12点。所以当听说供电公司的人来进行农网,在家的村民都想搭把手。
“原来是骑自行车,现在我们都开上了小汽车。”在小崮头村当了13年党支部的李新军十分感慨,“过去谁家要用电磨,全村都别用电了。现在就是家家用空调都没事,电网后就有十几户买了空调。”
除了小崮头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其他对口帮扶村位于沂水、沂源、临朐三县交汇处,地势复杂,多山地丘陵,住户分散,导致供电线长,电压偏低,线“卡脖子”等问题尤为突出。“不光要花费上百万元建设新线,电网运行也需要成本。但能送沂蒙老区一片,让老百姓过上亮堂日子,就值!”沂水县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项玉江说。
集体致富之
对崮峪村东头竖着一块硕大的招工广告:招聘熟练裁剪工数名,试用期一个月……走进服装加工厂车间,二十几名女工正在忙碌地工作,由于4台空调都开着,车间里暖融融的。
说起用电问题,老板娘韩光红算了一笔账:“原来电不足的时候,为了赶订单,我们就自备了一台柴油发电机,一天就得三四百块油钱,可比用电贵一倍。”正说着的工夫,外出谈生意的老板于奎亮回来了。他说,现在电足了,再多的订单也敢接了,现在厂里有60多台机器,准备再扩大规模。
“以前都是我们自己出钱小改,也就是换换线。这会儿我们一分钱没投,供电公司给我们村整整改了两个月。”对崮峪村党支部胡青华说,除了这个服装加工厂,村里还有4个板厂、几个农业加工厂。原来在用电高峰期,机井抽不上水,现在24小时随用随抽。
沿着对崮峪村的平安桥、和谐桥、幸福桥一直到村西,可以看到一台有载调压型美式箱变。“就看这设备,可不是简单的,可以说是重新建了电网。原来就打算在对崮峪村到小崮头村这一片发展黄烟经济,电不足也不敢行动。这次后,打算把3200亩提高到4000亩以上。仅此一项就能有250万的财政收入。”伟说,考虑农业、工业等经济发展再也不是原来那个考虑法了,现在放开干吧,新电网给沙沟镇带来新思、新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