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我常说《皇帝的新衣》就是童话,因为只有小孩听了会相信,故事最后一句写的是,大家听了小孩的话,都认为皇帝没有穿衣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重要的教授、专家、领导等等人物都说穿了衣服,大家会听一个小孩说皇帝没有穿衣服都认为皇帝没有穿衣服?总不能是所有的重要的教授、专家、领导等等人物全错了,就那个小孩对了吧,这是不可能的。
80后同学们帮我拟的标题比较接地气,具有明显的传播学的广告特征:《新闻评论10万+的现实基础——说人话及其十大技巧》。我说这个题目商业气息重了点,我是教授,得显得有文化气息。
新华社编辑“居然”这样回复:“这话是谁说的!!出来!!看我不打……扮漂亮约你出来看星星。”
这就跟我们之前在奥运会这种庄严神圣的场合说话方式完全不一样,我们原来见到的、在这种场合的说话方式会是这样:“哎,我还应该加倍努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之类的。
如前所述,我们说话的时候面临两套话语方式,一个宏大叙事,一个草根叙事:宏大叙事的的言说方式就是,好好学习不辜负期望之类,草根叙事的的言说方式就是,有事说事,不装逼。
答:的确,拿捏不好的话,说人话常常会被大家认为很不懂事。我们小时候听过一个童话叫《皇帝的新衣》,那个小孩就是在说人话。人越大想的越多就越不敢说人话,就常说别人喜欢听的话。
每年新生入学之后,都有新生代表都上台去发言,新生发言无非是,“十里金风,我们的青春在此飘扬”之类,全是空话,完全没内容。如果说人话那要说什么?要是说食堂的饭不好吃,宿舍很潮湿,那分分钟就有你好看的了。
问:说人话很多时候如果拿捏不好,就会被认为是专业度不够,该怎么说话人话?
B同学说:“我回家之后反思了一下,感觉一天到晚刷手机耽误了太多时间。从今天开始我要抓紧时间学习了。
我举个例子,前几天,新华社的公众号播了个新闻,非常简单的一个新闻:“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该新闻后面附了三个编辑的名字:王朝、关开亮、陈子夏。
答:这个问题中的政治正确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有人说,公交车上有一条标语:给残疾人让座,这就可能涉及政治不正确。因为说残疾人是“残疾人”就是一种歧视,就是政治不正确,应该说给腿部不方便的人让座。
就像我们小时候听过的《瞎子摸象》故事。故事告诉我们说,有的瞎子摸到的大象的尾巴,就说大象像绳子,有的瞎子摸到的大象的身体,就说大象像墙壁,有的瞎子摸到的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柱子……
我这里特别展开一下我刚才讲的那个女性被反复碾压的事件,学生会说,自己也同意不应该把自己放在道德的高岸以神圣的方式去俯视芸芸众生,但是,如果不这样评论这类事件那要怎么评论呢?
答:我们人生在世,一辈子只说人话不说神话、鬼话真的有点难,因为不管在世俗生活中还是现实生活中只说人话都会比较麻烦。但是我们要保持一种能力:我们要知道现在自己在说神话、鬼话,我知道我能够说人话。怕就怕,神话、鬼话说习惯了,说来说去,让说人话的时候就不会了。
所以,如果不按照童话的方式写的话,大约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小孩的爸爸惶恐之余,肯定会一耳光打过去,说,就你能?什么眼珠子没看见穿衣服?我们都看见了。如果这个小孩还坚持说没有穿衣服,那十有八九就被送到神经病院里去了。
我在90后同学们里面征询意见,90后同学帮我拟的标题是:《新闻评论说人话——装逼遭雷劈》。我说这个题目劲爆,有力量,也有冲击力,但是,我不能够使用。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我是教授不能讲装逼这样的粗话的。第二,我使用这样的标题的线后就是装逼,装逼会遭雷劈。
这本书写的是关于二战德国法西斯战犯的事情。在以前,对二战法西斯战犯的言说方式就是把他们野蛮化、妖魔化、魔鬼化,会写他们在道德上多么残忍,在智商上多么愚蠢。但是阿伦特发现,这些人的智商、情商其实和我们常人差不多,更进一步,他们犯下“恶”的也是平庸之恶。比如一个军人接到命令就把犹太人赶到毒气池里去,建毒气池的军人工程师接到的命令就是建一个高效能的毒气池,开毒气的军人接到的命令就是打开毒气开关。所有的军人都是接受并执行长官的命令,长官又是接受并执行更高长官的命令……如此看来,其中每个人犯下的都是平庸之恶,但是他们每个人的平庸之恶就造成人类的滔天罪恶。
答:实际上我们人在世界上活着,总会向往一些神圣、伟大的话语方式,这样使我们脱离和超越自己与生俱来的卑微琐碎。另一个方面还要创造一种妖魔化的恐怖方式,来警告我们要按照人性的正常边界来运行。所以神话、人话的区别不是在价值层面,而是我们是否真诚的面对自己和面对世界。
首先,我简单说明一下“UGC”。 “UGC”是与“ PGC”相对的一个概念: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也称UCC,User-created Content)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也称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 任何媒体要有自己生产的内容,这个没有问题,这就是“ PGC”。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媒体内容的创作又被细分出用户生产的。也就是说,媒体专业生产的内容播报事件以后,下面的用户“再生产”评论性内容。有时用户“再生产”评论性内容非常好看,其好看的程度有时会远远超过媒体自己专业生产的内容。很多网民就会说我是来看评论的。PGC是媒体自己生产内容,UGC是用户、网民在用自己的回话、评论生产内容。 所以,互联网时代新闻评论的内容生产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内容生产完全不一样。其实质的差异在于,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是“传者中心”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是“受者中心”的。在互联网时代,有时专业生产的内容比较一般,但用户生产内容——评论,会非常嗨。“UGC” 、用户生产内容的量是评价互联网媒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神话就是我之前说的宏大叙事,就是“春雷一声震天响”之类的,神话就是以神圣化的方式说话。举个例子来说明以神圣化的方式说话:
答: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我们的信心和神圣感。坏处是,如果所有人都进行宏大叙事,它会造成好像很高大上的“媒介环境”,这种很高大上的“媒介环境”会对那些真诚的个体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些真诚的个体就会感觉自己怎么会与大多数人不一样,自己的心灵怎么会如此肮脏。我讲一个亲身体会。小时候写作文,好像同学们都能在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人人都有在马路上扶老太太的机会,人人都热爱劳动……我怎么就……,后来我才发现他们是骗人的。
答: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说和写不是一回事?那么什么叫写作?我想起小时候写作文。暑假开学回校,同学们一起谈论假期中经历的种种趣事,不时哄堂大笑。一会上课铃响起,语文老师进来说:“暑假结束了,我们第一堂课作文题目就是《暑假见闻》。”大家抓耳挠腮就是写不出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刚刚一起谈论假期中经历的种种趣事是没有意义的(写作是必须要有“意义”的)。就像去偷西瓜了,下河游泳如何不让父母发现等等,这些恶作剧的事情是不能写进作文的。这样,我们说人话的能力,就与“意义性”写作产生了严重冲突。
这里我特别给大家推荐一本把犯罪分子当做“人”来言说的书,这就是阿伦特的《反抗平庸之恶》。
去年夏天的奥运会,出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叫傅园慧。她的著名不是因为其作为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是因为她的“说话方式”。
九零后、八零后、七零后帮我拟的标题就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个差别仔细研究一下是比较有趣的,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也紧密相关。这三代人帮我拟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说话方式不一样。就是说,同样的内容,他们选择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说话方式不一样。
这种“用户生产内容”就是关于UGC的生产,而且这次是由新华社公众号掀起的一场UGC的狂欢,一场以草根方式说“人话”的狂欢。
实际上这种说漂亮话的方式还不只是出现在当代,在中国古代就有。比如,汉代的大赋之类。汉代的大赋这种写法就是典型的神圣化、宏大叙事。宋玉写风赋时写道,这一股风吹来是您大王之雄风,完全不同于那些阴毒的风。这就是宏大叙事。为什么会有人去说呢,因为有人喜欢听。比如说一个女孩子你很漂亮,说一个男孩你很帅,其实就是一种宏大叙事,人听了会很舒服。
问:写评论的时候如果要让读者信服你的观点,而且还要尽量说人话,那是不是就要写“好听”的人话?如果是的话,怎么样才能写出好听的人话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把犯罪分子、贪污腐败分子当做“人”来看待,对他们“说人话”的时候越来越多。
首先我们解题,我们这节课要讲的题目是《新闻评论最好说人话》。“新闻评论”四个字的意思很清楚,我这里解释一下“说人话”。 我这里所说的“说人话”,主要不是指说话的内容上的差别,我们这里强调的是说话的方式上的差别,也就是说,我关注的是“怎么说”而不是讨论“说什么”,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新闻评论应该怎样像人一样说话。
前不久有个视频,一个女孩被车撞到后又被其他车反复碾压。网上有很多评论大概都是说,这些路人怎么这么冷漠!!!
阿伦特的《反抗平庸之恶》这本书没有把犹太人“神圣化”为神圣的羔羊,也不把屠杀犹太人的德国法西斯战犯“妖魔化”为野兽,其实他们都是与我们差不多的人,我们每个人在特定的场合都可能成为“法西斯”。因此,人的视角是非常重要的,说人话是非常重要的。
答:很对!佛家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像婴儿饿了就哭、饱了就笑,不像君子不受嗟来之食,没有这些“虚文假醋”的东西。后来慢慢成长,我们饿了不哭、饱了也不笑,然后我们会有一段时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我们会用很高大上的说话方式,像“我自横刀向天笑”。(有同学把它改编为,“我自横刀向天笑,收拾书包放假了”。我们会用这种方式告别神圣告别崇高)。再然后,实际上看遍了人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是人刚刚开始都“天然”“会说人话”,然后会说更多的神话,再然后最高境界还是 “说人话”。
这种对话方式很有趣,它揭示出,我们实际上形成了两套话语方式。深究一下,好像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学会了两套话语方式:跟老师、父母说,我没有进入决赛,我明年就要更努力之类的。我们自己“说人话”的时候:哦,那我进不了决赛了,那好,我可以休息了。
(张小元介绍:现为新闻传播学教授,原四川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媒介经营管理方向硕士生导师。现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四川外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大学及多家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客座教授和媒介顾问。著有《艺术论》《文艺学概论》 (主编之一 ) 《审美与生存》 、《跨文化比较中的审美生存》、《理论新闻学》 、《回归与超越——理论新闻学新视野》等专著,多次获得国内外媒体学术奖项,从教近40年,致力于媒体专业领域的推动改革,并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己任,学生遍及国内外,在媒体和文化宣传领域影响深远。是国内鲜有的媒体与实践相结合的集大成者)
我们常这样谴责犯罪分子、贪污腐败分子:你看他在法院上狡辩,暴露了自己丑恶嘴脸云云。这实际上是把报道对象野蛮化、妖魔化、魔鬼化。
第二事情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我常接触九零后知道他们的这些鬼。有一天晚上六七点,我到男生宿舍跟他们交流毕业论文开题情况。到了后看到他们寝室不开灯、黑黑的。我问,你们这是怎么啦?有个同学回答说,在黑暗中有利于思考。我一听就知道他们在有意装逼,我也断喝一声:“说人话。”
实际上,“关于人性的冷漠”,这种说话方式就是一种神话的说话方式。后来我跟写作“人性的冷漠”,的记者聊天:你这样写,是不是你的人性肯定不会像那些路人那样冷漠?是不是你如果作为路人在现场你保证会出手相救。他老实承认说,实际上不一定。我追问,既然你作为路人在现场也不一定会出手相救,那你为什么写评论写新闻的时候要弄一些人性的冷漠的说辞。其实,这种言说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道德的高岸以神圣的方式去俯视芸芸众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话方式。
这就是九零后们在网络上开辟的这种说人话的草根性。对比原来我们写作文经常用的“春雷一天震天响”、“东风吹战鼓擂”,这种我们原来学习的一套话语方式就是宏大叙事。
网民遭遇如此说“人话”的“新华社”,感觉耳目一新,粉丝数和围观数飞快增加,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网络评论的狂欢。人们第一次看到新华社以这种互联网的形式、UGC的方式,进行内容生产,兴奋异常。他们第一次看见新华社用仿佛是“我们邻家小姐姐”这种方式说“人话”:
这个故事其实也是宏大叙事的,因为我们以明眼人的身份在“俯视”着瞎子。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在触摸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都是瞎子……因此,我们所能坚守的仅仅是,当别人都在说这个世界像什么别的,但你恰好摸到的大象的尾巴,你就坚持说大象像绳子。你就难能可贵了。我们要忠于自己对世界的触摸,要忠于自己的观点,别人同不同意、信不信服你的观点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有两套说话系统,一套是宏大叙事,一套是草根叙事。前一套宏大叙事,说神话、鬼话、空话,一套是草根叙事,就是“说人话”。傅园慧之所以能成为网红,受到网民的热烈拥戴,就是因为她用互联网的形式“说人话”。
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的说“人话”方式,采用“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生产了互联网的内容。
其实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如果不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话会倾向于不出手相救,因为在社会心理学上讲,如果现场已经有一百人,那我不出手相救,我只有一百分之一的内疚。但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不出手相救,自己会承受百分之百的内疚。 只是从道德的角度谈论就是想获得一种政治正确。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政治不正确)的方式来谈论也是能够写评论的。这次也有同学写,我们在讨论道德之外也可以评论法律法规,硬的技术方面如何避免不出手相救的情况。这些都是不追求政治正确的。
一贯庄严肃穆的新华社的编辑突然用“人话”回复:“王朝负责刚刚,关开亮负责被废,陈子夏负责沙特沙特王储,有意见吗。”还有一个监制就负责“了”这个字。
答:其实人话就是实事求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读者信不信服你的观点相对来说还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对事件的发言要怎么忠于自己的内心。
第一个段子:大学放假回家后,A同学给B同学打电话:“今天一天没有看见你用手机刷微信,你干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