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杰介绍,当时刚经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财政相当紧张,印制电影票的纸张质量比较粗糙,能妥善保存至今实属不易。目前,电影票的原件由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退休的何建民老师保管,档案馆留存了复印件和原件照片。
本次征集活动将持续到2019年9月。想参加征集活动的市民,可以拨打省档案馆咨询电线,或联系晚报记者胡萧()。活动期间,本报记者将对所征集到的档案资料,邀请档案专家进行深入解读,展示档案资料背后的故事。
今年9月,省档案馆和本报将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鉴定,鉴选出“最具收藏价值的档案珍品”若干件,并邀请市民对征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评选,评选出“最受大众喜爱的档案珍品”,鉴定和评选出的所有档案珍品将在省档案馆进行展示。
记者观察到,还有一张照片的内容是一座被损毁的大桥,桥的一端桥梁比较完整,而另一端则只剩下桥墩。“这是被炸毁的中正桥,当时炸毁了正桥钢梁11孔,另2孔钢梁被炸坏,7座桥墩低水位底板以上部分也被炸毁。1939年3月26日,日军战车队到达牛行车站,准备通过中正大桥(八一大桥前身)直入南昌市区。为抵御日军,中国军队于当天上午11时20分主动炸毁了大桥桥梁。”杨杰介绍,这张照片是南昌沦陷后由日军拍摄的。
“每一张照片都是那个年代赋予南昌的烙印,它让我们看到了几十年前老南昌的面貌。征集老照片等档案资料,正是为了留存住这份时代气息。”省档案馆档案利用处处长杨杰告诉记者,一些私人收藏家与档案馆联系,愿意跟市民分享手中的南昌老照片。
联合开展的“新中国70周年——记忆珍藏”主题档案征集活动公告发布至今已有一个月,征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昨日,记者专门邀请省档案馆档案利用处专家,解读省档案馆征集来的照片、书信等实物档案。
“整封书信以繁体字写成,使用的是从右往左、从上至下的书写方式。”杨杰向记者介绍,鹤鸣是苏区模范少年先锋队队员,曾参与黄陂之战。“书信落款是1933年3月10日,黄陂之战刚刚取得胜利。鹤鸣写信向家人报平安,字里行间传递着亲情。”杨杰说。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上世纪30年代末老南昌的商业中心中正街,也就是现在的胜利路。”杨杰介绍,照片里的中正街还保留着上世纪30年代末的古典欧式建筑,街上不少行人来往。
省档案馆还征集到一张上世纪60年代的江西师范学院的定制电影票,记者看到,这张电影票制式精简,票上除了印有“江西师范学生定制电影票,注意保存,遗失不补”字样外,并没有其他图案。“那个年代的物质条件远不及现在,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相对单一,江西师范学院出于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考虑,免费给所有学生发放电影票,每位学生每周可以领到两张。”杨杰说。
“小弟弟今年不是八岁了吗?他是将来的主人啊,应马上送他到列宁小学去念书,我呢?到红军后,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很如意……”省档案馆征集到一封1933年的书信,是一位名为鹤鸣的人写给妹妹洪钟的家书。
本次征集活动共有捐赠、征购、复制、寄存四种征集方式供市民选择,面向全社会征集社会变迁档案资料、历史档案资料、革命历史档案资料、名人档案资料等8大类档案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