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一年多的休息,2017年,心心念念的陈慧终于回到扬州博物馆,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志愿者队伍。并且这一次是和父亲一起,穿上蓝马甲,携手奉献光和热。
这还要从一场事故说起。2016年5月14日,周六的下午,陈慧和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赶往扬州博物馆做志愿服务,途中被一辆转弯的车辆撞倒,当场不省人事。
“再过不久我就要退休了,到时候肯定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扬博志愿者工作上。只要条件允许,我和父亲会一直服务下去。”陈慧说。记者林倩雯
“你们做志愿者乐呵个什么劲啊?又不给工资,免费给人干活。”这是陈慧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她带着七十多岁的父亲一起来做志愿者,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而陈慧的回答却简单有力,“我从来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你觉得吃喝玩乐很开心,我觉得做志愿者也很开心,大家都是乐呵,并没有什么不同啊。”
陈慧的伤情很严重,腰椎压迫性骨折并有骨裂片,在医院住了39天。这段时间里,扬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经常来看望她,陪她聊天说话。这一切,陈积琨看在眼里,深受感动。
现在,陈慧每周坚持服务2小时以上,陈积琨则作为“候补队员”,在志愿者人手紧缺的时候“补位”上岗,几乎随叫随到。
大年初四,陈积琨和陈慧父女两人放弃与亲友的相聚,早早来到扬州博物馆,穿上蓝色志愿者马甲的他们,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成为春节期间一道靓丽的风景。
充实的一天结束,离馆时,已是16:30,“在博物馆里过年特别热闹也特别有成就感,尤其是当游客夸我们志愿者工作做得好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陈慧2013年加入扬博志愿者队伍,几年时间一路坚持下来,还带着自己七十多岁的父亲一起加入,成为扬州博物馆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一对亲子志愿者,“内心真的高兴,我觉得父亲来做志愿者,人更开朗了,也更精神了。”
“刷子轻轻地刷上去,每个地方都这样刷到墨才行……”早晨8:50到岗后,陈慧和陈积琨便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负责雕版印刷体验活动的指导和现场秩序维护。分发纸张、指导刷墨、帮助印刷……志愿者们分工合作,一切有条不紊,蓝马甲在人群中也格外耀眼。
当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服务已不是新鲜事了。然而在扬州博物馆,却有一对特殊的亲子志愿者,父亲78岁,女儿50岁。2016年,陈慧带着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陈积琨加入扬博志愿者队伍,他们俩,就成了这里年龄最大的亲子志愿者。
当下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志愿服务已不是新鲜事了。然而在扬州博物馆,却有一对特殊的亲子志愿者,父亲78岁,女儿50岁。2016年,陈慧带着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陈积琨加入扬博志愿者队伍,他们俩,就成了这里年龄最大的亲子志愿者。大年初四,陈积琨和陈慧父女两人放弃与亲友的相聚,早早来到扬州博物馆,穿上蓝色志愿者马甲的他们,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成为春节期间一道靓丽的风景。陈慧2013年加入扬博志愿者队伍,几年时间一路坚持下来,还带着自己七十多岁的父亲一起加入,成为扬州博物馆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一对亲子志愿者, “内心真的高兴,我觉得父亲来做志愿者,人更开朗了,也更精神了。
目前,有8对亲子志愿者在扬州博物馆登记服务,有了亲人作伴,前行的动力和坚持的底气似乎就更足了一些。
除了雕版印刷体验,当天,陈积琨陈慧父女俩还进行了志愿讲解,为别人拍照,带学生志愿者体验。
“后来我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周围都是白色,意识到自己肯定无法准时到岗了,心想完了,于是第一时间给当天志愿者的组长打电话,告诉他情况,让他赶紧安排其他人顶上。电话一挂,我就又昏迷过去了。”
春节期间,扬州博物馆获得超两万人的高人气,一楼的雕版印刷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
“姑娘,爸爸也想加入你们,去博物馆做一个志愿者,发挥自己的余热。”就在陈慧的病床前,陈积琨将自己的照片交给负责志愿者招募的工作人员,报名加入。通过考核后,七十多岁的陈积琨便正式加入志愿者队伍,从而也成为这支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