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事业单位考试:从《祭侄文稿》复习到中国书法发展

[复制链接]
查看: 134|回复: 3
发表于 2019-5-4 0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秦以前战国其他国家为大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介于草书和行书)等阶段。草书和楷书主要是字体等不同,从文字等本质来说,结构是相同的。甲骨文,相传是商朝武丁时期造字所成,当然其源头是来自于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的符号。但复习时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不是文字的雏形。因此,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关于金文,在教科书中记载较少,主要是青铜时代,刻在铜器上的铭文。这里一个考点需要我们记住的是“毛公鼎是刻有金文最多的铜器”。文字发展到唐朝,可以说很成熟了。除了上文我们所提到的人物之外,到北宋末期,宋徽宗(赵佶)所作瘦金体也是文字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答案】:A。 解析: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儿子王献之被成为“小圣”,A选项中的“西晋”朝代说法错误。
  近期《祭侄文稿》的新闻频频出镜,原因在收藏于台湾故宫的《祭侄文稿》借给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这引起了不少网友讨论。博物馆之间借展本是展览界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键盘侠”和“吃瓜群众”的起哄中,让人们再次对这个作品提起兴趣。当然,本文也以此为各位盘点以下有关的一些考点。
  从《祭侄文稿》说起,作者是颜真卿,该作品被称作为“天下第二行书”,“天下第一行书“是指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三行书”是指苏轼的《寒食帖》。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得张旭(与怀素和尚并称“草圣”)教诲,苦练书法,笔力强劲,与柳公权合称“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元朝)四人并称“楷书四大家”。说到楷书,考试中也得知道,楷书在魏晋南北朝到唐代特别流行,其演变来自于隶书。而隶书的产生也是中国文字历史上的一次大革命,通俗的来说,我们可以通过隶书基本看懂古代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4 08: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楼主{author}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6 19: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5 08: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就是要顶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