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闫家宅村的农民**太今年49岁,家中有两个儿子。俗话说男大当婚,大儿子今年26岁,找到媳妇儿已经好几年了,可是因为没有宅基地的原因,这桩婚事迟迟未办,小儿子今年也22了,眼瞅着哥俩儿的婚姻大事就被这房子的问题耽误上了,**太心里着急、脸上也慢慢地沧桑起来。2010年3月份,听说村里要进行旧村改造,**太的心里可乐开了花,急忙跑到村委咨询,拿着村里发的明白纸,他的心里可算踏实了,儿子的婚房问题终于要解决了!
“以前土地紧没有宅基地,儿子结不成婚咱心里着急啊,这下好了,村里也开始盖楼了,咱的孩子不但有房住,还能直接住上干净敞亮的楼房了!我一下定了两套,这心里高兴啊!”
建个新家,村民这个想法终于在2010年有了进展。为积极响应上级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号召,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切实解决住房问题,闫家宅村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进行旧村改造。而安置区70亩涉及的140户拆迁户中,有人居住的仅仅占20多户,老旧房作为主角正上演一幕华丽的大变身。
金秋十月,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闫家宅村的苹果园一片红彤彤的景象,鲜红的苹果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艳丽可人;规模奶牛养殖场的牛儿们嚼着新鲜的玉米秸“哞哞”地叫着,送奶车每天定时经过平坦的村村通大路,从不间断。勤劳的闫家宅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幸福如同村中正拔地起的高楼一样节节攀升。而这一切都源于那高楼背后那个的旧村改造的决定。
根据情况,闫家宅社区规划了140和120平方米两种户型的楼房供村民选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开始签订合同之时,大户型便被抢购一空。在楼房设计上,也更多地考虑了村民的实际使用情况,每户配备一个储藏室,用来放置农机具等,这让劳作归来的村民免除了后顾之忧,有了“放下锄头当市民”的惬意转换。而那些无法上楼的老年人,他们也没有被忘记,高楼一侧的老年房和一般性住房是他们更喜欢的选择,
这些年,闫家宅村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了,两家占地100亩的奶牛养殖场、1家容纳40人就业的胶合板厂先后建立起来,村里的苹果园也越来越好,而那些不甘泥泞的村民也都北上南下地“飞”了出去。总之,人们的口袋是一天天鼓起来了,人们对新的居住环境的渴望也一天天强烈起来。村民刘洪亮说:“住了多年的危房旧房,就想有个安全、舒服的新家。”
在外务工的村民刘国欣说:“在外打工这么多年,也挣了些钱,可城里那房子咱实在是买不起,现在村里盖楼我一点不犹豫就买了,住上楼房,咱在家也有城里人的感觉了!”
像**太这样的人家,村里还有不少,都是盼孩子结婚心切。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听说村里根据危房多、空心现象严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旧村改造的实施方案,他们都迫不及待地主动了解政策和进度。根据房产评估,购房户每户只需缴纳6至8万元的费用,即可拥有一套宽敞舒适的楼房,比自己修砖砌瓦盖房子还实惠。村里的老爹、老妈们脸上露出了笑脸,50多名大龄青年也终于可以大声喊出“我们有房结婚了!”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很多年前农民对幸福生活的奢望,如今这已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今年67岁的刘金春是一名退休教师,他是旧村改造的大力支持者,给两个儿子各买了一套房子。楼房工程开始后,他时常在工地上查看工程进度,看着一天天的变化,想到自己在花甲之年还能告别老房子,住进宽敞的楼房,还能和孩子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就非常期待。他自己笑侃:“自己是老年住新楼,越活越有劲头!”
拥有10亩果园的果农刘公元说:“我这果园一年起码收入六七万元,早就想住好点的房子了,可咱去城里买房也不实际啊,这旧村改造搞得好,不但住上了新房子,还腾出了更多的地来,这100多亩地,搞搞果园、上个项目什么的,都能给咱赚不少钱。”而年仅36岁的奶牛厂厂主刘国华对旧村改造有更深刻的认识:“旧村改造改的其实是咱农民的生活方式,腾出来的是发展空间。”
谋定后动,规划先行。在全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2010年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对闫家宅村进行了规划编制,并进行了报批。按照程序,闫家宅社区改造被山东省政府列为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按照规划,新村设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而且改造完成后,即可腾退土地170亩,闫家宅的版图上将多出一片大大的绿色。
民心之在,所向披靡。改造计划启动后,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义务当起了讲解员和监督员,对新居新貌的期待成了他们力量的源泉,支撑着一个一个出现在工程现场的背影。
闫家宅村位于高桥镇东红公路以西4公里处,全村405户1118口人,拥有耕地面积1300亩。村庄原状占地240亩,村内空闲房、危旧房多,村庄空壳严重。
对于从前的村貌,村民**左说:“我们村的老房子实在太多了,大多为土坯房、石头房,居住环境既危险又脏乱,特别是夏天,污水横流,蚊蝇乱飞,街道弯曲不畅,老房子脏乱没人愿意住,年轻人想盖房又没有地方。”
在济南读大学的刘洪昌则认为:“住上楼房,配上宽带、有线等,农村和城里差距越来越小了,相反,农村空气更新鲜、更环保,以后肯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这居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