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说:“如孙过庭《书谱》中写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在这里,就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实际上是博喻,来比拟钟繇、张芝和二王书法的神妙景象,从而使人获得一种感性的认识,便于领会。此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齐富山,男。曾为解放军某部师职领导干部,现为兰州新区书协副主席,甘肃省君创书画院副院长,武商书画院副院长兼书画创作基地主任。
“总之,书法是具有更强的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齐富山感慨地说:“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正像在西方美术中建筑和雕塑统领着其他门类造型艺术一样,书法和绘画则统领着中国美术的其他门类,而列为中国美术之首。”
作品曾参加全国全军各类大型书法展览,先后荣获一等奖五次,二、三等奖多次。
根据自己对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发展大致轮廓的研究,齐富山发现了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他说:“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为一代又一代人们所喜爱。”
他认为:“比如对书法发展史的研究,自从南朝宋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开其端,以后各个朝代几乎都有这样的一批著作。它们论列了从上古至清末书法发展的历史,保存了中国书法发展历史的完整面貌。又如对书体演变历史的研究,论及了大篆、小篆、八分、楷书、行书、章草、今草等书体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概念、特点等各个方面,系统而全面。再如对书法技法的研究也是极为深入、全面,大凡用笔、用锋、执笔、结宇、用墨、布白等等,皆有详细而精到的研究。”
就像齐富山所说,他以军人宽广之胸怀,虚心好学,并结合自身的人生感悟和审美观,精心创作,从艺术的角度推祟自然飘逸之美。多年来,在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书法可以视为中国美术之魂。”他说:“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又随着文化的发展容入,书法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完善。”
交谈的最后他感慨地说:“军旅生涯培养出的是爱党爱国的忠贞情怀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进而让我带着这些特质透过书法去解读自然、表现生活、再现艺术,并沉迷于此直至今日。我将带着坚毅与执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里继续坚守、探索下去。”
齐富山认为:“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书法作为汉字的表现形式,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融入了炎黄子孙的生活中。书法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许多人家都喜欢在家门口贴上一幅对联,龙飞凤舞的毛笔字,给他们一丝心灵的寄托。”
他认为:“书法,是具有复杂的传统工艺的宣纸上,靠毛笔运动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斑迹相,在纸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构成,所以,书法是构成艺术;书家的笔是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主观的驱使,成为人们情感、情绪的发泄,所以,书法也是一种表现性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地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书法还可以用于题辞、书写牌匾,因此,也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
“另外,善于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评赏者的感受,以充分显示欣赏过程中多种心理活动交织的情状。”齐富山告诉记者:“早在东汉蔡邕的《笔论》中,就运用丰富、美好的比喻,来强调书法创作的体势应融人大自然各种生动的形态。自此,历代书论家皆继承了这一传统。”
他说:“同样,各个时代对书法艺术的审美风尚也不一样。如何引导这种审美风尚,使之成为这一时代审美的主导风尚,就成为各个时代书论家们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如汉魏时书论中的‘尚象’、晋时书论中的‘尚韵’、唐时书论中的‘尚法’、宋时书论中的‘尚意’等等,无一不是对各个时代书法艺术实践中审美风尚的总结,而通过总结反过来又指导书法创作的实践,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齐富山自幼喜欢练习书法,特别是从戎四十几年来,更是痴迷有加,研摹不辍。长期以来,他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广泛研习大量古帖,并潜心钻研,矢志不移。
“在大厅大堂这些地方,大家也往往喜欢挂上一幅‘淡泊明志’‘家和万事兴’等以示家风端正。”他由衷地说:“过年的时候,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把福字倒着贴在门上,见得多了,反而忘了这福字也是一个正正经经的毛笔字,忽略了福字的造型稳重、均齐、端庄及其蕴含的书法韵味。”
其草书笔法圆熟,体势开张,一气贯注,无论其外在线形的缠绵飘逸,还是异峰突起的墨韵笔触,都敢于大开大合,起落有致,展现出一种不拘小节的豪迈、豪爽、豪放的性格气势。观之妙趣横生,总给人以感染、以震撼、以享受、以回味。
其行书劲健中含丰润,沉稳中寓纵逸,流露出一种生动典雅之风采。观其用笔,细笔有力量,瘦中有血肉,粗笔不臃肿,肥中含筋骨。意趣生动,笔势相贯,构成了外状方整,内有险峭,动静契合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中也蕴含着书法的特征。”齐富山认为,中国古代雕塑的纹理即是线的组合,造型的装饰性与书法中的篆隶保持着内在联系。中国古代建筑从布局到主体的梁柱结构,都遵循对称、均衡、主从关系等法则,园林建筑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楼、榭追求的空灵、飞动等都与书法的结体、章法和节奏、气韵密切相关。至于工艺美术和民间美术,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书法的影响。
齐富山告诉记者:“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足迹,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它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高级艺术的特征。书法艺术在群众中已逐步普及,也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齐富山的作品既不失古人风雅恬淡之情,又显现代人洒脱不羁之态。纵观其作品,纵而能敛,潇洒清丽,圆转雅逸,长短方圆,齐整疏密。
“首先,重视对审美风尚的总结与引导。”他告诉记者:“一般说来,一个社会必然有一个社会的风尚,这种社会风尚也必然要影响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而社会文化各方面对这一风尚的欢迎或抵制,又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这一社会风尚的兴盛与消亡。”
他告诉记者:“当把书法与绘画并提时,又将书法摆在绘画前面,称之为‘书画’,如‘书画同源’、‘琴棋书画’、‘琴韵书声’、‘能书会画’等等。书法与传统中国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在宋元文人画出现以后,绘画用笔讲究从书法中来,水墨写意与书法的行草意趣相通。”
“我的军旅生涯成为我书法艺术道路的奠基石,因为在那段时光里是党塑造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民军队锤炼了我的革命情怀和人格精神。”
“其次,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全面而系统。”齐富山接着说:“只要我们粗略翻阅一下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著作,你就会看到:“我国古代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总结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而且自成体系。如果将它与中国古代画论相比较,就更能显示出这一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