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所遵循的多样统一

[复制链接]
查看: 135|回复: 1
发表于 2019-12-28 20: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七十三岁时所书《告身帖》楷体,笔力雄肆,章法纡徐跌宕,流畅生动。在规整中出现不规整,有纵行而无横行,讲究错落有致,大小相间,力避字字对齐的布算之态。整幅作品显现了刚强敦厚的性格。清代笪重光说:“真行大小,离合正侧,章法之变,格方而棱圆,栋直而纲曲,佳构也。”他强调每个字的上下之间,右右之间,都要巧加错落参差。颜书章法可谓“左右牝牡相得”(包世臣《艺舟双辑》)。
  古代的许多书家颇具艺术的辩证法思想,他们追求的书法艺术美不是简单地平庸地处理分间布白和管领英接,而往往是力求在险峻中求平衡,化险为夷。在相违中求相和,笔断意连。“修短相异,岩谷相倾,险不至崩,危不至失”(唐·张怀瓘《六体书论》),在整幅书法中必须保持平衡感。
  清代书法家郑燮作品的章法被人们戏称为“乱石铺街”郑燮书法冲脱“馆阁体”樊笼,在清代书法中独树一帜。观其传世墨迹,大都是大小错落,斜正相间,窄宽参差,细心推敲却又可悟得其一气呵成、气势俱贯之妙趣。郑燮的章法倜傥洒脱,化凝滞为活泼,“乱”而守法度,“乱”中出神韵。郑燮主张“寓书于画”。
  假使上字连用大捺,则用翻点以承之。右行连用大捺,则用轻掠以应之。行行相向,字字相承,俱有意态,正如宾朋杂坐,交相应接也。又管领者如始之倡,应接者如后之随也。一幅书法作品成篇的字是由许多单字所组成,它们都是互相影响的,每个字在一行之中,各行字在整篇里都必须安排停匀,各得其所,方能顾盼生姿。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章法要变而贯”,“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这种“相避相形,相呼相应”正是书法作为艺术所遵循的多样统一,平衡对称的美的规则。
  (《汉溪书法通解》)“应接”就是在字与字的变化里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管领与应接是不可分割的。他又说“凡作书,首写一字,其气势便能管束到底,则此一字便是通篇之领袖矣。假使一字之中,有一二懈笔,即不能『管领』一字,一行之中有几字孱弱,即不能『管领』一幅,此『管领』之法也。”『应接』者,错觉一字而言也。如上字作如何体段,此字便当如何“应接”,右行作如何体段,此字更当如何“应接”。
  管领应接也是章法的重要方面,唐代张敬玄说:“法成之后,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书则》)清代书家戈守智对“管领”的解释是:“以上管下者为『管』,以前领后为『领』,盖由一笔而至全字,由一字以至通篇。也故曰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顾盼,一行有一行之首尾,接下承上。”
  唐代“草圣”怀素继承了张旭草书风格,大胆创新。他大幅度地施展书法的线条,在章法上具有凌人的风采,素《自述帖》与传为张旭的《古诗四帖》作一比较,就可看出两者虽同属狂草,但章法各有千秋。《古诗四帖》用笔略偏于肥,整幅作品结体茂密,在樛曲之中,更显渊厚沉郁。《自叙帖》用笔融合篆籀,笔画瘦劲飞动,结体萦绕得趣,全幅作品疏放超然。后者较前者更具艺术夸张和想象力。《自述帖》可以说是章法中大小穿插的“雨夹雪”表现形式的典型,它通过强烈的大小对比,参差错落,表现出作者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他还在布局上用斜正、疏密的对比和效应,从不平衡中求得平衡的艺术美感,达到化险为夷的艺术境界,欣赏他的作品便可感到骤雨旋风股的气势,令人耳目一新。
  宋代书法家中黄庭坚的章法可谓“入帖出新”,他的《李白诗忆旧游》、《诸上坐帖》墨迹奇丽雄逸,章法意趣新异。《李白诗忆旧游》墨迹的每行下一个字的某一面的居上部位,往往与上一个字的同一面的居下部分对齐,这样字的另一面向外伸出,使得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跌宕起伏,有时大小好几个字穿插安排,似为一体,气势流畅,神韵超然,既处理好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又显得生动奇妙,别出新意,更重要的是很好地表现出李白诗中怀旧之情思,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31 18: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