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分享:不要错过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复制链接]
查看: 136|回复: 1
发表于 2020-1-28 05: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并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这种人,智力发展可能完全正常,但是,社会性发展,如:与他人交往、关心他人等性格方面容易出现异常的现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许多杀人恶魔,其冷酷无情的心态往往源于他们在幼年时就没有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对象”,或者是因为他在10岁前后曾失去“心理依恋对象”。
  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如何艰难,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
  如果人在生命的初期根本没有形成过这种心理依恋关系,那么,人的心理异常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种儿童容易出现冷漠、拒绝人、无情残酷等表现。
  这是因为,只有建立了幼儿对抚养人的依恋,才能发生幼儿与抚养人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关系”,这种含有感情色彩的心理依赖关系会使儿童自觉自愿地接受抚养人在管教和观念方面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情感问题,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从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释。

  如果这一“依恋人”在孩子十岁左右离开儿童(如去世),那么,儿童就会出现心理依恋的丧失。这时,即使新的抚养人出现,也难以建立同前类依恋相同的心理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会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在孩子12岁之前,不要隔绝了孩子与你的依恋关系;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你;你带孩子的时间越多,孩子对你的依恋越深。
  我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对自己长大了的孩子,说不听,骂无用,打不过……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他们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科学家曾用灵长类动作做实验证明:幼小的动物第一需要是食物,紧接着的需要就是对熟悉的抚养人的依恋。
  所以,育儿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一两个固定的有血缘关系的抚养人;父母不应该把孩子交给保姆就算了事,受雇于人的保姆不可能成为孩子的“依恋人”;父母才是孩子天然的“依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8 06: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楼主{author}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