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本站文章存在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发邮件时请把#换成@),管理员将及时下线处理。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以人们常说要想看这一家庭的父母是否有教养,只要去观察他孩子的行为便可以了。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面,孩子便是最弱小的那一个,无论是他的力量,还是他的能力,都决定了他没有太多的可以反抗的部分,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成为踢猫效应里的那只“猫”。
就如同上面那个案例中的孩子和父亲,因为父亲是一个暴躁的性格,他没有尊重孩子,在没有任何询问的情况下,便直接先给了孩子暴力的问候,孩子自然也学不会,如何去和同龄人友好的相处,一言不合便动手。
因为来自父母对他的批评,往往不是因为他做这个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父母的情绪并没有控制好,而他的某一个事情扩大了父母的这种不满情绪,同时又给了父母一个宣泄口。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便是心理学著名的踢猫效应的故事。
正如我一位初中老师的朋友跟我描述过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喜欢打架,因为在学校把另外一个孩子打伤了,所以让他请家长,爸爸刚进入办公室那一瞬间,直接踢了孩子一脚,给了一巴掌,嘴里骂骂咧咧,这一举动,把我这位朋友吓坏了,她赶紧先去安抚爸爸的情绪。
经常遭受踢猫效应的孩子,他对于自己什么事情是做错的会被批评,是没有一个判断标准的,尤其是低龄儿童。
在这种情形下养育的孩子,他对于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所以有些孩子会学会察言观色,根据父母的态度来做事情,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和主张,成为自卑的孩子。
我们的大脑中右脑是负责控制情绪的主要半脑,而我们的前额叶皮层是负责情绪感和感动的,负责情绪转换的结构,像一个杏仁核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杏仁核,主要是负责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控情绪的,是一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组织。
当父母在成人状态时,却没有像成人一样掌握自己情绪的能力,表现得像一个孩子,孩子更加学不会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他会认为,生气时肆意的把情绪爆发出来,并不是多么难堪的事情,同时他也不会去在意别人的感受。
同小区有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妈妈是一个性格比较火爆的人,对孩子的态度也比较的暴躁,当孩子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时,这件事可不可以做,他都会用眼神去询问一下妈妈,他妈妈如果说:“你玩儿吧”,他才会融入进去,否则的话他只是在旁边一直看着。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现在的生活方式,来源于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我们往往会变得容易愤怒,容易烦恼,这时候消极情绪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在家庭里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便成为了那只“猫”。
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我们的情绪变坏的时候,潜意识就会驱使我们去选择那些较弱的无法还击的对象去发泄。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而最终的承受者,就是那只“猫”,也就是最弱小的群体,因为有多个渠道会把怒气传递到它这里。
经常这样被对待的孩子,也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被别人随意的对待成为了一种常态,他也学不会,去认真对待别人,友好对待别人。这样的孩子他学不会尊重他人,因为没有被尊重过,所以也不知道什么叫尊重。
处于踢猫效应中的那只“猫”,是不被尊重的,因为处于弱势,所以别人想踢便被踢了。
“家会伤人”,的确,我们很多的情绪无法在外面得到释放的情况下,我们把它发泄在家里,所以发泄的对象也是家里那只最弱的猫。而家是大多数人安全的港湾,只有在这里的发泄好像才不会引起太多的不良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