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让“踢猫效应”毁坏亲子关系成为高情商父母的3个技巧

[复制链接]
查看: 207|回复: 3
发表于 2020-3-6 14: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现本站文章存在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发邮件时请把#换成@),管理员将及时下线处理。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以人们常说要想看这一家庭的父母是否有教养,只要去观察他孩子的行为便可以了。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面,孩子便是最弱小的那一个,无论是他的力量,还是他的能力,都决定了他没有太多的可以反抗的部分,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成为踢猫效应里的那只“猫”。
  就如同上面那个案例中的孩子和父亲,因为父亲是一个暴躁的性格,他没有尊重孩子,在没有任何询问的情况下,便直接先给了孩子暴力的问候,孩子自然也学不会,如何去和同龄人友好的相处,一言不合便动手。
  因为来自父母对他的批评,往往不是因为他做这个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父母的情绪并没有控制好,而他的某一个事情扩大了父母的这种不满情绪,同时又给了父母一个宣泄口。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便是心理学著名的踢猫效应的故事。
  正如我一位初中老师的朋友跟我描述过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喜欢打架,因为在学校把另外一个孩子打伤了,所以让他请家长,爸爸刚进入办公室那一瞬间,直接踢了孩子一脚,给了一巴掌,嘴里骂骂咧咧,这一举动,把我这位朋友吓坏了,她赶紧先去安抚爸爸的情绪。
  经常遭受踢猫效应的孩子,他对于自己什么事情是做错的会被批评,是没有一个判断标准的,尤其是低龄儿童。
  在这种情形下养育的孩子,他对于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所以有些孩子会学会察言观色,根据父母的态度来做事情,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和主张,成为自卑的孩子。
  我们的大脑中右脑是负责控制情绪的主要半脑,而我们的前额叶皮层是负责情绪感和感动的,负责情绪转换的结构,像一个杏仁核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杏仁核,主要是负责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控情绪的,是一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组织。
  当父母在成人状态时,却没有像成人一样掌握自己情绪的能力,表现得像一个孩子,孩子更加学不会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他会认为,生气时肆意的把情绪爆发出来,并不是多么难堪的事情,同时他也不会去在意别人的感受。
  同小区有一个三岁多的小男孩,妈妈是一个性格比较火爆的人,对孩子的态度也比较的暴躁,当孩子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时,这件事可不可以做,他都会用眼神去询问一下妈妈,他妈妈如果说:“你玩儿吧”,他才会融入进去,否则的话他只是在旁边一直看着。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现在的生活方式,来源于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我们往往会变得容易愤怒,容易烦恼,这时候消极情绪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在家庭里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便成为了那只“猫”。
  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我们的情绪变坏的时候,潜意识就会驱使我们去选择那些较弱的无法还击的对象去发泄。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而最终的承受者,就是那只“猫”,也就是最弱小的群体,因为有多个渠道会把怒气传递到它这里。
  经常这样被对待的孩子,也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被别人随意的对待成为了一种常态,他也学不会,去认真对待别人,友好对待别人。这样的孩子他学不会尊重他人,因为没有被尊重过,所以也不知道什么叫尊重。
  处于踢猫效应中的那只“猫”,是不被尊重的,因为处于弱势,所以别人想踢便被踢了。
  “家会伤人”,的确,我们很多的情绪无法在外面得到释放的情况下,我们把它发泄在家里,所以发泄的对象也是家里那只最弱的猫。而家是大多数人安全的港湾,只有在这里的发泄好像才不会引起太多的不良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7: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方向,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栋梁。有楼主在,社区的明天必将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6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author}阁下莫非就是当年华山论剑武功独步天下罕有其匹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的少林寺智障大师收养的小沙弥低能的爱犬旺财踩扁的蟑螂小强曾滚过的一个粪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3 07: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