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它蕴含的“中国精神”

[复制链接]
查看: 281|回复: 11
发表于 2020-5-9 08: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为《书法答问》引言。作者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所长、西泠印社社员。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着力讲解书法笔法的基本内容,如工具、用笔、方法;中编以各体较有代表性的字帖为例,讲解各体的学习方法;下编重点谈书法的审美内涵,包括艺术特征、欣赏内容、“诗书画印”一体的传统和古代经典书论等,通过这些介绍,希望读者能由书法基本笔法初窥门径,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书法之美。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展。汉字是中国人的符号和记忆,全球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书法。宣纸上的横竖撇捺,最能在异国他乡激发中国人的亲切感与乡愁。
  同样的一个字帖,不同的学习者来临摹,会表现出不同的诠释和理解。同样一种字体,灵活地掌握了,下笔就会很“活”;如果呆板地生吞活剥,落纸就显得很生硬,不自然。书法的“笔性”是通灵的,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圆悟一切无非性之妙用”,能入能出,有体有用,笔下自然有“道”!

  梁漱溟纪念特别讲演 《金陵刻经处》新书分享会 《谢辰生口述》新书分享会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千古聚讼《兰亭序》 对话舒国治 对话叶兆言 周文重大使讲演 五作家文学冷餐会 博物馆史对话 晚年柳诒徵 程章灿谈胡小石 民国知识人 王笛《袍哥》新书分享会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婚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叶圣陶孙女回忆姑苏叶氏文学世家 孙中兴谈爱情 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高峰论坛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社会心理学会云南暑期班 杨国枢先生追思会 郑小悠:年羹尧之死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高欢藏品展特别活动 魏定熙《权力源自地位》新书对线共读南京之《南京城市史》 中国首部书店话剧 四姝昆曲雅集 徐新对话刘成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琦教授品读百年越南 福克《两性》新书分享会 社会学十位长江学者聚首贵阳 你所不知道的金庸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之美系列讲演 谷岳南京分享会 谢宇教授系列讲演 对话:林语堂与中国文化精神 周志文《论语讲析》新书分享会 “双十一”消费魔咒特别论坛 王阳明逝世490周年特别论坛 茶叶:中国与世界 大学教授对话著名作家:中小学作文改怎么写? 文学名刊主编南京见面会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五十讲》 青年作家费滢《东课楼经变》新书分享会 仰之弥高:20世纪中国画八大家特展
  中国艺术的传统不是凝固的化石标本,不是博物馆中的藏品。很多人把传统理解为陈旧和古老的东西,其实并非如此。传统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目,它是灵活的,就像河流,永远在流淌。一种学问、一门艺术,总要和传统联系在一起,才富有生命力。如果传统成为一种口号或标本,化为一尊遥远的偶像,就失去了意义和生命力。
  熊秉明先生说:“如果哲学是高处不胜寒的峰顶,则书法是可以游憩流连的园地。”书法以它的抽象性创造了韵律,给其他艺术以启发,这一特性使其在中国艺术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书法不应凌驾于其他艺术之上。
  1998年,巴黎举行中国书法大展。当时法国的总统希拉克表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艺术当中的艺术,“祖祖辈辈,它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我觉得这个表述还是很恰当的。
  在当代,研习书法已经成为某一群体——艺术群体或曰“文化人”群体——的行为,但并不等于它代表了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我认为这种“核心”之说,过度夸大和抬高了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中国书法恐怕无力承担如此沉重的文化责任。
  艺事首重“正见”。“正”即正法、正念。“见”者,见微知著。《续传灯录》中有句话叫“工夫稳实,见地明白”。始学书法,要有正大气象,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和用笔的技法规律,不为偏执所囿,不贪求狂怪,妄言自我。只有知古、识古、传古,才能化古为我,深入艺术的真谛。有了“正见”,再学习古法,综其广博,知其源流,积其功力,“正见”自然会转到腕下。临帖、读帖、访碑、观展、赏鉴、创作、读书,等等,都是“力学”的内容。
  临摹就是写其精神,遗貌取神。这是一种鲜活的状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中国古代画论和书论里面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气”,实际上就是一种中国艺术的精神。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书法的入门小书,以课堂答问的形式,讲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笔法和审美内容。其中许多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中常见的疑问。回答或详或略,直观简约,致力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互助与交流。

  由是可见,艺术需要“融通”。“融通”正是中国艺术的传统之一。当代书法中十分值得忧虑的问题是“单一性”。很多人只会写字,相关的绘画、篆刻、文学等修养很弱,底盘小,根基浅,风一吹就容易倒;或者单从书法的角度来说,有些书家只会写一种字体,其他字体较之则远远不及,这些都严重阻碍书法的融会贯通和发展前景。对于书法家来说,全面的滋养很重要,艺术的滋养,文化的滋养,思想的滋养。这不光是书法界的问题,也是中国艺术界普遍的问题。
  中国的绘画、中国的篆刻,都和书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用笔,而书法最重用笔,在水墨写意画中,处处可见书法的用笔。如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画,线条的流转和书法的精气神是高度一致的,书与画的用笔有丰富的内在联系。中国画的魅力,与书法相辅相成。篆刻也是这样。这门艺术得名于它最早的形态:把篆书(篆书为主)写在石头上,再根据笔画刊刻。书法在石材上的立体呈现,就是篆刻。

  了解中国艺术的第一步,就是对汉字发生兴趣。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追求形与神的统一,笔法丰富而灵活,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字和艺术,蕴涵丰富。
  一个真正擅长临摹的书家,在临帖时,就像董其昌所说的,“须摄取其神气”,“如骤遇异人”,不仅要看他的耳目、手足、头面,更要观察他的举手投足,留心他的举止笑语,把握他的精神状态。

  中国书画重笔法,所有的艺术形态都是通过线来表达的,是抽象的、写意的。线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写照,能超越具体的外形。并不是画什么就要像什么,就是什么,在纸上构成对象的通常只是一根线,线是抽象的,纯粹的。中国人往往由书画的留白中产生许多联想,作者的个性也可以从作品中加以推断。
  写篆书也好,隶书也好,行书也好,其实都没有固定的方法,变中有定,定中有变。

  “圆融神明”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书法能有起于笔墨而又高于笔墨的意境,其前提是通于古,肇于自然,而归于心,达到“圆妙融通”的状态。书法中的“神明”,也就是通常说的“如有神助”,是能光大天然趣味的灵感。“神明”起于用笔,通乎游心,而得到圆融。没有用笔则不能讨论书画之美,没有文心也就不能达到艺术的神韵。
  然而,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美术的冲击和现代教育体制的限制,中国艺术走向了“美术化”,缺少笔墨上的“中国精神”,能够全面领悟传统、发扬传统的人越来越少了。
  “文心诗境”是当代艺术非常容易缺失的境界。艺无文则不雅,书家无文心则必流俗。历代古碑、民间美术无不经“人”发现而“文”,由“人”赋予新知而致美。中国书法中的碑刻、法帖、墨迹、名胜等,因人而贵,书如其人,都是书法重“人文”的体现。书法从技法到审美,再到人文,诗意渐佳,可合于人的心境。若迫于事,拘于用,应于时,也许可达到“能品”,却很难有逸致。好的作品就要有值得品味的意境。《世说新语》里曾提到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他吃甘蔗先吃尾部。有人问他为什么先吃尾部,他说“渐至佳境”。这个比喻同样适用于书法。
  所以,艺术教育的内容和载体,也应该是鲜活的,而不是死板、机械、僵化的。学习者可以在习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的变化、调整、完善、巩固。
  《书法答问》以传统问答的形式,对中国书法的笔法和理论提出了精要的观点,平实具体而又耐人寻味,引导读者解读中国书法从技法到审美、从人文到哲学的思想密码,为读者提供了打开中国书法之门的钥匙。

  然而,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美术的冲击和现代教育体制的限制,中国艺术走向了“美术化”,缺少笔墨上的“中国精神”,能够全面领悟传统、发扬传统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十六个字,在我看来,正是学书者应有的精神与追求。愿与书法学习者们分享,并以此自勉。
  五代词人顾敻在《诉衷情》中写道:“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道出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原理。不管学习什么,都要产生心灵深处的体悟和共鸣。
  “深美闳约”,强调的是书法的艺术审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以这四个字论词,蔡元培也将这四个字作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校训。“深美”,就是追求内在的美,深沉的美,是一种大美、内美,而不是表面上的美。“闳约”,博大而简约,理清源流,不要面面俱到,不必什么帖都学,而是抓住核心的审美观念,举一反三,为我所用。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展。汉字是中国人的符号和记忆,全球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书法。宣纸上的横竖撇捺,最能在异国他乡激发中国人的亲切感与乡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9 08: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是超人 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0 05: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1 07: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竟有如此奇人异士、文人墨客!讥讽于谈笑间,笑骂于无形中,层次之高,境界之深,非我等所能匹及,偶像啊!!!仿高人此文,照作一篇,以表仰慕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3 13: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3 13: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社区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8 07: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楼主{author}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07: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7 17: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的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穿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19 10: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author}阁下莫非就是当年华山论剑武功独步天下罕有其匹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的少林寺智障大师收养的小沙弥低能的爱犬旺财踩扁的蟑螂小强曾滚过的一个粪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