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质疑可能来源于这样一种观点,就是王羲之的书法,特别是《兰亭序》被冠以天下第一行书以后,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因为经典,而使得后来至今无法超越。李世民更是把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古人之所以半王羲之的书法称为第一,或者说神品,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王羲之的作品,至少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作品,大多都不能刻意而为之的作品都是日常生活的书写,属于无意于佳乃佳的作品,包括《兰亭序》同样是自然状态下的作品而且是草稿。并不是刻意的为了创作而创作的。当然这种创作也存在存在作品之前要一个准备阶段。不难理解,《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就有“意在笔先”的理论,也没有完全脱离结思成矣,然后书之的程式,但毕竟是在技法高度娴熟之后,为了实际需要的作品,仍然属于无意的范畴,现代作品则不同,都是具有非常清楚的为了创作作品的目的。所以我们看王羲之的书法,大多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纸条或者书札。除了《兰亭序》字数较多之外,就是小楷书法的。所以从书写状态和书法作品的风格来看,确实如此我们的进入是很难能够到达王羲之那样的楷书高度的。说古人书法达到了一个极致显然是因为王羲之或者说魏晋书法的原因。
王義之把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把书法技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书法艺术进入到多姿多彩的境界。从另一方面说,两汉朴厚之风也至此一变。
随着书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书法家刻意追求“有我”的审美理想,特别是在现代东西方文化的,甚至可以说世界文化、网络媒体文化的融入,书法的发展空间,更具有无限性的特点,比如唐代的书法,无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获得极大的繁荣,书法的发展有同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无论是初唐、中唐书家辈出。中国历史上能够与王羲之雁行的书法家历代都有。无论那个历史时期的大环境如何,书法的发现链条都没有出现短裂。不向西方一些国家的文字最后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契形文字等。
虽然其核心的东西已经到了极致,但外在的形式借助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经典的技法语言,其形式仍然在不断发生变化。
他王羲之少年时期跟随其姨母卫夫人学习书,后来,广泛历涉猎前代和当时书法名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勤思善悟,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独领风骚的书法风格。
三、书法技法的丰富已经书法理论,艺术理论,特别是美学理论的不断涌现,使得书法的发展演变其文化内涵更丰富,更多元。书法的创作思路更加多样化,经典作品和书法家仍然是层出不穷,王羲之的极致并没有阻挡书法的正常发展 反而作为引领 ,为后来者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与启示。书法的理论从秦代就开始出现,如李斯的《用笔论》再到卫夫人和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以致唐代孙过庭的《书谱》的出现,书法的创作与理论研究,可以说是同步前行也更加系统化,完善化,成熟化。
如王羲之的“平安三帖”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书札作品,记录的都是生活中的琐事,风格平和优雅。但其书法富于节奏感,用笔变化丰富,或凌空而下,或逆锋而入,笔势雄强,不激不历,有一种庄静平和之美。字的结体也是典雅雍容、灵秀雅致,结字严谨,骨力苍劲,转折处方圆兼用,变化多端。
考察中国魏晋以来的中国书法历史,特别是唐代以来的中国书法历史 。书法家不是没有进行新的探索与创新,但在技法和书法的法度方面可以说没有脱离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技法藩篱。往往是从王羲之的书法的得其精髓之一就能够成就一番家数。李世民甚至以书去士,成立了弘文馆。虽然出现了欧阳询为代表的初唐四杰,但其书法在艺术造诣上和中国书法历史上仍然只是占得“尚法”二字。唐以后的宋尚意,乃至到明清,其书法仍然没有被历史公认有书法家的艺术成就能够与王羲之并肩扛行者,都属于雁行发展。
那么做为后来者,要想在书法的有所建树,该如何是好呢?难道就没有出路了吗?显然不是如此所想,书法的发展演变与进步并没有停止,只不过发展方向有了变化,特别是唐人尚法的现象出现以后,人们更多的是不在追求王羲之那样的自然状态,而是在深入传统经典以后,依据自己的性情和审美理想,包括时代的特色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就具备技法与法度来看 确实没有脱离王羲之的牢笼,但字形面貌却又是各具特色的。
这种以日常生活具体内容为素材的书法作品,无疑是书法家最自然状态下创作的作品,几乎没有刻意的成分,有没有什么流芳百世的想法,但因为优秀,却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
一、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创造了妍美流便自然的書風,用笔技法和书法法度已经基本完备,也确实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极致。
从中国书法的粗略的发展思路或者说轨迹看,书法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新鲜血液的融入。我们的基本任务就是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汲取现代艺术理论的新成果,创造具体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的书法艺术。
有书法爱好者质疑古代经典书法的发展已经到了极致,我们现代书法艺术该如何寻找时代的新突破。
王羲之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被人们尊为“书圣”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的原因,也与其书法造诣能够引领时代,具有非常大多关系,如果其书法不具有前瞻性,也不可有作品流传至今。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超逸,确实与其书法得自然书风气韵与关系。
虽然书法的发展并没有超越王羲之一脉相承的书法境界,但书法的发展无论在什么时期,或者说历史阶段 ,都有非常独具个性的书法大师的出现。仍然是群星闪烁。如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已经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宋代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已经米芾和黄庭坚说书法,以及后来的赵孟頫,文征明,王铎等书法家,认识独居特色,其书法面貌风格迥异与王羲之,实际上仍然是在深入继承王羲之一脉相承书法的结果,只不过在书法探索过程吸取了当时的艺术理论成就和书法家自己性情与审美理想的取向而形成的书法特点而已。
二、创新意识由以自然为美尚韵转向了尚法,尚意的时代特色,说明书法的发展演变仍然在不断的延续,补充着新鲜血液。
据说,他的草书师法张芝,正书以钟繇为师,学习书法过程中,以致池水尽墨,他善于精研八法与字形体势,最终使楷书完全独立于隶书,并进一步革新和发展了行书和草书艺术,创建了可供后世效法的楷、行、草三中书体的规范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