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骨文之所以被认定为文字,也是由于在字形布局上具备了“文字”的六个准绳性条件中的四个:象形、会意、假借、形声。甲骨上的文字不只跟着时间数量增加,字型也逐步固定,以至还发展出来必然的书写规律。由此可见,甲骨文已经是定型的一种文字。
家喻户晓,甲骨文为最后的汉字形态,大都甲骨文为抽象汉字,甲骨文的造型具有天然物象的形态之美,是对天然万物外形的提炼。古人的这种造字的方式,把具象表达和笼统表达完满结合在了一起。我们的先人造字之时,遵照着审美规律来构想的,造出丰硕多彩而又生动漂亮的抽象。甲骨文的“神似”特点,是古人对客观万物笼统的结果。笼统的字体,造型细腻生动,集简洁明快取精确生动于一体。
甲骨文、金文虽然不是用笔书写而成,但总要先刻画成稿,然后逐渐完善,不一样于用毛笔间接书写而成。把甲骨文和金文当作书法艺术是能够的,只是手段的区别。不能把书法艺术限定在毛笔书写上。
说甲骨文是最早的书写艺术,是由于我们至今出土的甲骨文,大都雕刻得比较规范,开始向规整划一挨近,显现了最原始的平衡美,支持美,参差美,搭调美。这种书写的美感,是后人总结出来的结晶。但倒是前人探索的结果。
甲骨文的内容涵盖范畴也很广,包含祭祀、打猎、农业、天象等。从这一点看,甲骨文的确具备很高的书法艺术研究价值。
甲骨文做为书法,在布局上基本达到了对称均衡,字的结体上基本合适现代对书法的要求,在字的笔法上也很讲究,入手比较细,中间比较粗粗,出笔比较细,形成了一种锋利高古的风格。
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清朝教育机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无意中见到了刻字的甲骨。他是闻名的金石学家,立刻敏锐察觉到这是比“金文”更陈旧的汉字。由此开始收集并进行研究。但第二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王懿荣携家人投井殉节。王懿荣的发觉,使当时诸多闻名学者插手了甲骨文研究的行列。
仓颉缔造了文字,但终究是个传说。人类发展到了必然阶段,需要记录和刻载一些思想和经验,就结绳创制,开始了粗浅的文字记述。甲骨文正是基于此,应运而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