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杂谈】书法对于现实的意义

[复制链接]
查看: 120|回复: 2
发表于 2021-8-1 19: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么,书法如何对峙以人民为核心的创做导向?不一样的艺术门类有不一样的艺术特征和表达要求。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形式,如果不从书法的视角梳理和辨析书法取人民、取时代的关系,那么还是落入浮泛的言说傍边。
  如果书法不取现实中的日常糊口相关联,书法就隔离了创做的源泉。文化取艺术来源于糊口,来源于公众。此刻回过甚来看保守书法典范都诞生于日常糊口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长风帖》《初月帖》《得示帖》《二谢帖》写的都是日常糊口内容,是一种源于糊口的天然,流淌着书写的轻松。书法一曲就在糊口里,所以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具体的书法家,都跟本人的“今天”有着关联。
  书为心画,书写是通向人心的,让书法躲藏一个幽静的生命世界。书法在艺术的言语中和文字记录中双沉书写,这是书法的崇高之处,也是其他艺术门类都不具备的地方。由于今天不成反复,生命的个别形态也全然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书法创做一曲处于缔造之中。
  书法的生命力,很主要的一点在于书法对于现实的意义。从这一点出发,反思当代书法创做,无论是坚守书法保守也好,还是书法创新也好,实际上我们都只关心到书法本身和本人的圈子,使得当代书法的受众也越来越小。看似书法的延续,结果倒是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远离公共的视野。
  我们对于书法创做的人民性和当代现实意义的诘问,意在让书法沉回“以人民为核心的创做导向”。书法创做回到人民、回到糊口,书法才有真正的活力取艺术的威严。书法是关于精神的书写,也是糊口的见证,精神取糊口的同构,是真正的艺术之道。借由书法,当下、此时能够成为汗青的一部门,日常糊口也能成为永久的汗青景观。
  中国文学艺术无一不具有民间公共文化的渊源。面向公共、面向糊口汲取养分,形成了精英文化取公共文化之间的循环。书法进入到当下,进入到公共,必然面临关于高雅取通俗之间的差别。好比碑学审美的天真、率性、拙朴取帖学的“流美”,代表了“雅”“俗”之争在现实布景之下从头启动。保守的书法典范里都有一种特质:高雅的情怀,通俗的表现。《兰亭序》也好,《祭侄文稿》也好,“十大行书”都是一种通俗的表现力量,使之成为典范。
  书法不只仅只是怎样写的问题,还关涉到写什么的问题。以至写什么的问题在公共眼里也远比怎样写更主要。它书写的是此时的汗青、今天的糊口,一旦书写就会被凝结,它就可能永久。油盐酱醋、四季轮回、日升日落、花开花谢、人情往来这些俗事形成了日常糊口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4 22: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表述之事与本人无关,只是本着“看贴回贴,繁荣网络、利人利己”的原则,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作出贡献,顺便赚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4 05: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真有道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