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丑书”?

[复制链接]
查看: 140|回复: 9
发表于 2021-10-7 14: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艺术的审美,常常令公共困惑不解,由于艺术家的创做形式,并非必然合适公共的欣赏口味取习惯,有时以至离公共的要求距离甚远。看过19世纪西方艺术家罗丹的雕塑做品《思》,那种细腻、素净的创做手法,让人感受美不堪收。但有谁会想到, 能创做如此美的雕塑的罗丹,在后来却创做了极“丑”的《巴尔扎克》!如果有人想说这是西方艺术家走极端,那么中国的艺术家又如何呢?我们看看齐白石,这位20世纪佳誉度最高的中国画家,画风朴实清新。他能画十分工细的虫鸟,但代表他的画风的是老笔纷披及布局的拙,这从他的人物画中特别能够明显感受到;黄宾虹,20世纪最难被人理解的中国画大师,其早中期画风严密雅静,晚年则“乱头粗服”中写出浑朴华滋,如果让看惯“四王”一路的人们看黄宾虹,他们必定会说;“怎一个丑字了得”;李可染,经历过中国最革命时期的山水画家,将本人对线条取翰墨的深刻理解融入写生画中,付与中国画一个全新的境地,其风格沉涩郁勃,也有一副“丑”态……
  中和美的大顺之境,即极刚又极柔、大实而虚、虚室生白、大巧若拙、返朴归真的境地,是书法美的极致。如果我们把孩儿体视做未经雕琢的天真笨拙,大顺便是在经历大雕大琢后的返朴,两者在外态上貌似附近,其实相距天壤。笨拙取大拙,是我们凡是在艺术审美中所说的“始境”取“尽境”。赵之谦《章安杂说》曾曰:“书家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冲弱,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此日质取神秀便是“始境”取“尽境”。何故笨拙能惹起人们的审美愉悦?在于不雕,天然。但我们毫不能把孩儿体等同于艺术做品,虽然我们经历雕琢后必需充实吸收它的稚朴可爱。这一点,不唯书法如是,绘画亦如是。近现代工具方艺术大师,多有对儿童画的自创吸收,但他们的做品绝非儿童画。
  中国书法,在汗青上也并非都是标致一族。三代金文,古朴天然;两汉隶书,茂密沉厚;南北朝碑版,峻拔奇伟;大唐书风,雄杰郁勃……即便被后人爱崇为书圣的王羲之书风,也沉着痛快,风规高远。然而,由于汗青上对二王书风的误读和讹传,人们往往把标致、甜美视做王书的代名词了。时至当今,一些对保守认识不深而位高名显的书家,则借二王保守的名份,把有些并非高雅的通俗书风点缀成新时代的代表书风,让人哭笑不得。更有甚者,以标致、甜美否决朴实、厚沉、肃穆、沉郁、雄肆、古拙等等,将之一律视做“丑”,颇有些书法“革命”的味道。鉴此,我们有必要对艺术审美中“美”取“丑”的概念及内涵有所辨析。

  有一点需要阐明的是,我们对汗青遗存的典范认定,跟着对书法艺术理解的深入将有所发展。在唐宋元明时代,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很少见到三代金文、两汉刻石等新近的书法)及封建体制(帝王为巩固既得政权大多宣扬以“法”为本的审美轨制)的感化,那些规正、安然平静的书法做品也就被汗青认定为典范,成为后人进修的表率,而对人们颠末几千年构成的审美方式取价值判断,却没有惹起足够的注沉。沉文(做品)而轻理(书理)的现实使书法美学至今没有阐扬积极的感化,以致美学的典范保守常常被曲解。商代的古朴、两汉的沉厚、魏晋的萧散及南北朝的奇崛到后来被变异为平正、规范、守制,以至走向“馆阁体”的绝地。清代碑学的兴起可谓是在必然程度上对保守美学的回归,虽然创做上有很多不尽抱负的客观具有,但对大、深、厚、古的逃求表白人们正沿着纵深的美学道路行进,这是一个优良的汗青现象。近现代书家秉承保守美学精神,在碑学、碑本融合诸方面极尽探索,为书法史谱下了一曲华章。
  美是什么?它是能够使人感应愉悦或惹起人们心灵共识的事物。而丑是难看、卑贱、暗淡、虚伪、邪恶等的代名词。糊口中美取丑的概念是截然对立的。美便是美,丑便是丑,美不成能是丑,丑也不成能成为美。但美取丑除却糊口、道德意义上的概念外,在艺术审美中的涵义倒是极为复杂的。譬如说,20世纪80年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的是一个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父亲抽象,如果我们在糊口中见到这张苍老、粗拙的脸,有谁能说这是美的?确实,“父亲”抽象并不美,但表此刻艺术做品中,他却反映出含辛茹苦、善良朴实的美感,并惹起欣赏者的心灵共识。由是,艺术创做中“美”取“丑”是能够互相转化的。一些形式上具有“丑”相的艺术做品,并非必然不具备美感;反之,标致、好看的形式,未必就是至美的工具。就书法艺术而言,朴实、原始、奇、古、疏、拙、生、涩、苍、老、辣等审美特征,虽取标致、均匀、秀美、巧做、熟练等相对立,但并非必然不具备美感。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比标致、均匀等具有更为复杂、深刻的审美内涵,亦正由于复杂而深刻,故为一般人所疑惑。
  由是,处在21世纪的中国书法,怎样出新,应成为每一位书法人的第一思考主题。但好像科学发明缔造一样,没有成立在对艺术汗青取文化的深刻认识取体验之上的痴心妄想取胡涂乱抹,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新。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对创新主题的思考可谓不曾有过间断。一部书法史,本身就是一部书法风格的发展史。而每一个汗青阶段,也都有表现当时思想文化意识的时代风格特征,这些时代风格特征的贯穿,形成一部完整的书法创新史。
  每一位艺术家都必需有一种文化意识或汗青使命感。所谓文化意识,便是把个别的艺术创做置于艺术史中加以观照,以表现个别的汗青人文价值。此便是说,艺术家的创做好像于科学界的发明缔造一样,只要在汗青文化的积淀中不竭探索出新工具,结晶出新思想,才能使艺术顺随人类汗青的发展。艺术如只是对古代做品的反复摹仿,其生命力便将不复具有(学书阶段另当别论)。
  就书法而言,怎样区分笨拙(始境)取大拙(尽境),这关系到对书家程度凹凸的认识。在当今书坛,确实具有一多量崇尚朴实天然但功力欠佳的“眼高手低”者,他们往往成为“笔法”论者的非议对象。这些书家大多没有经历雕琢(求美)的过程,怀着对天然、朴素的抱负取逃求,创做出虽有一些拙味但笔力羸弱、布局扭曲的做品,使书法在人们心目中的抽象好像“儿戏”。当然,也有相当一部门书家,具有必然的书写基本功,但这些基本功尚没有达到一种高度,便走入求朴的阶段。这些书家的做品,也会呈现诸如线条粗率或布局荒诞之类的问题。故返朴之“朴”,毫不是简单、粗疏、怪僻的代名词。只要经历求精求美的过程后的返朴,才能真正具备“古”、“厚”、“拙”、“朴”的大顺之美。
  以中和美的保守精神为指归,以创新精神为指引,沉潜高昂,励志图强,把中汉文化的博大、精妙、玄深理解透彻,发扬光大,惟其如是,中国的书法艺术才真正会有一个光耀的明天。
  当代书坛,除一部门人将笔法视做书法艺术的全部审美内容外,人们对笼统意义上的中和美大都有所理解,并将中和视做书法创做取审美的终极方针。不外,对中和美的高下层次之别,无论是理论家或创做家,却多不做深入探究,这实在是防碍书法艺术向纵深发展的症结地点。本师章祖安先生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表《书法中和美层次分解》,指出古人将中和美分为“安然平静”、“偏胜”、“大顺”三个层次,笔者以为对当前书法创做取审美具有本色性的指点感化,并为我们成立书法的审美尺度指明了标的目的。

  2006年,邱振中先生在绍兴兰亭掌管初次“兰亭论坛”,主题为“当代书法创做:抱负取攻讦”。笔者做为主办方邀请代表,做过一个发言,内容涉及到书法审美的尺度问题。至今,我照旧认为,书法的审美尺度该当是新意、格调的合二为一。
  我们言说的格调既包含在原创性的深度里面,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判断。一件做风致调凹凸,取决于做者对美的认知程度及体验程度。我们在前面所涉的中和美的层次可视做为书法做风致调凹凸的根据。很多人认为是美的工具,其实可能只是中和美的初级层次(安然平静),这也是为什么艺术总属于少数人的缘由地点。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支,它取绘画、戏曲、音乐、文学等同属艺术门类,在创做取审美活动中,具有不异的规律性取遍及性。但书法也有不一样于其他艺术的特殊性。就形式而言,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以线条取字体布局为表现媒介,因而比绘画等具有更强的笼统性。通过对线条、布局等的有用表现,传达中国保守的美学精神,使做品达到一种审美高度取深度,这取绘画、音乐等保守艺术的目的又是不异的、分歧的。
  令人可惜的是,新世纪以来, “古”、“厚”、“拙”、“朴”的审美特征,大多被一些逃求“安然平静”(中和美中的初级阶段)美的书家所鄙弃,并被冠之以一个“丑”字。他们视表现古朴拙厚的做品为“丑书”,视逃求、创做古朴拙厚的书家为“丑书家”,归根到底,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保守认识不敷全面、深刻形成的。艺术创做固非让人们逃求清一色的风气,客观上因艺术家眼力、观念、能力的不一样也不成能趋向一律,但对一位有事业心取义务感的书家来说,对美的逃求是无尽头的。那些自以为已经获取美的学书者,该当多做一些反思取探索,特别要放下成见去学学你认为并不美却在汗青上被很多人必定、实践并传播的工具,只要真正潜心于艺术,探索相反的审美事物,才能使本人的创做取审美到达一种新境域。
  如何界定书法艺术的新意?我们可从个别风格的原创度取深度两个方面进行调查。所谓原创度,指个别风格言语建构的独立性程度及取既有汗青和时代风格的差别度。原创度不能割裂做为本艺术赖以成立取具有的客观划定性。譬如说,书写性是书法艺术外行为方式上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划定性”,分开书写,便不能称为书法。美术字、画字、拼贴剪切等培养的文字形式均不能视为书法,这类方式天然不能被认为“原创”。深度指个别风格的艺术人文价值的大小。在某个层面,原创度取深度相关联,原创度的大小取艺术人文价值的大小相分歧。但深度必需表现个别风格切入汗青的深刻性及个别言语的独特性。有些书家风格似乎很强,但取书法的汗青不相关联,成为一种无谓的创新;反之,若过于纠缠书法技法层面,天然很难成立个别风格审美言语的价值体系,这类书法便难有新意可言。
  中国的保守美学基于保守哲学,它是中国人对天然、人、社会的深刻理解后的经验总结。做为天然世界的主体,人惟有取客体(天然)的和谐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取发展提供保障。艺术美学的理念亦便从此而来。在中国古代笨人取艺术家看来,天然世界取人类社会无时无处不具有矛盾,而对立的双方互相激荡,互相转化,和谐共处,由此形成事物的变化取发展。在书法艺术形式中,线条的刚柔、浓枯、燥润、粗细、方圆、断连等取布局的真假、开合、聚散、巧拙、奇正等皆表现为对立的矛盾,而这些对立体的统一取和谐,便形成书法艺术形式的美。
  矛盾对立要素的统一,古人喻之为“和”。它取多样统一比拟,更接近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孔子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种相反相成、中和统一的审美妙,成为几千年来中国艺术的逃求方针及审美准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4 15: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15 21: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就是要顶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05: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5 05: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竟有如此奇人异士、文人墨客!讥讽于谈笑间,笑骂于无形中,层次之高,境界之深,非我等所能匹及,偶像啊!!!仿高人此文,照作一篇,以表仰慕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9 10: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author}阁下莫非就是当年华山论剑武功独步天下罕有其匹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的少林寺智障大师收养的小沙弥低能的爱犬旺财踩扁的蟑螂小强曾滚过的一个粪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1-3 05: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 楼主{author}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0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社区里灌水的那帮小混蛋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5 11: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00: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顶 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难得一见的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