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又称“载书”,盟书笔锋清丽,为毛笔所写,多为朱书,少为墨书。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盲目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发同时。汉字的构成经历了很长的汗青时期。目前发觉的于原始汉字相关的材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很多文字学家认为,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感化。大大都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构成时代大要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 17世纪)构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春秋时期刀兵。1976年河南省辉县出土。通长53.8cm,格宽5.5cm。台北古越阁藏,
1957年出土于安微省寿县,是战国中期楚国器,青铜制成,形似剖开的竹节,是当时楚怀王(公元前三二八——前二九九年)发给受封在湖北鄂城的鄂君启的水、陆通行符节。节上刻文圆润秀劲,庄沉肃穆,是错金铭文中的精品。
天亡簋亦称《大丰簋》、《朕簋》。据传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在陕西岐山出土。曾归清末闻名金石家陈介祺珍藏,现为中国汗青博物馆主要藏品之一。此器制做朴厚,纹饰精美,铭在器内底部,铭文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于辟雍祭天,颂扬先王功烈,及做器人天亡辅助武王举行祭祀,遭到赏赐等内容。它为研究周初立国情况提供了主要史料。
这件西周青铜逨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粉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铸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文王至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汗青。对西周王室变化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可映证史书的记述,对夏、西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查验。逨盘漂亮的造型取纹饰,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精深的锻造工艺,都表白它无愧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典范之做,可谓中国第一盘。
后来,这件鼎毁于兵火,仅有铭文拓本流连于世。该鼎铭文共24行,现存380个字。其内容分为三个部门。第一部门讲周懿王或孝王的元年六月的乙亥日,周王在穆王大室册命做器者——曶,号令他承继祖考的职司掌管周王朝的卜事,即铭文所谓的“更(赓)乃且(祖)考司卜事”,而且赏赐了做器者。邢侯后人在宗周为王臣者井叔还赏赐做器者以赤金(铜)一钧(30斤)。做器者感应荣耀,遂以赤金做鼎以为留念。
大盂鼎铭文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必然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朴实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沉的艺术效果。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绩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晚期金文书法的代表做。
史墙盘为西周恭王史官墙所做的礼器。器形弘大,制造精良。1967年于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现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盘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圈足。腹饰鸟纹,圈足饰窃曲纹。内底铸有铭文18行284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铭文前半部门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主要政绩,后半部门记述墙所属的微氏家族的家史,取文献记载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汗青的主要史料。
为西周中期穆王时代器物。器内有铭文八行九十字,大篆。此时期金文大篆字体正由西周中期向晚期过渡。《静簋》通篇铭文均称舒服,憨厚典雅,有“笔短趣长”之势。不失为西周中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做。
盖内铸铭文一百三十二字,是一篇研究西周中期地盘制底和社会经济的极其主要的史料,大意是:恭王三年矩伯因参加周王建大常仪式,向裘卫取了价值八十朋的朝觐用玉章,承诺给裘卫地盘十田,后又取了赤琥、麂韨、贲□等玉饰号衣,承诺给裘卫地盘三田。裘卫把这件事演讲给伯邑父、荣伯、定伯、□伯和单伯等执政大臣,于是,这些大臣号令三有司会同矩伯和裘卫办理交接手续。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材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打量,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很多要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跟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硕起来。
西周晚期的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做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觉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无方座,造型严肃不变。
1937年抗战爆出后,石鼓文南迁至蜀,战争结束后始运回北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张怀瓘、窦皋、韩愈等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以为周宣王时物;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为周成王时物;金代马定国以为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为北魏太平线)刻;以为秦物者,始自宋代郑樵,清代震钧以为秦文公时物;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叶十一年(前374)刻,详见《石鼓年代考》。刻石文多残损,北宋欧阳修所录已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此中一鼓已一字无存唐初“虞、褚、欧阳共称古妙”(引自《元和郡县图志》)。张怀瓘《书断》云:“《石鼓文》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曲劲迅,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近人康无为《广艺舟双楫》谓:“《石鼓》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传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赵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阁》藏本)、明代安国藏中权本、先锋本(亦称“前茅本”)、后劲本,皆宋拓本。《天一阁》本已毁于火,后三种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鼎铭文洋洋洒洒,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锻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字体大小统一不失灵动,圆润古拙不失劲健,呈出一种舒展,端雅的风尚。
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取《尚书·武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主要的史料价值。藏于中国汗青博物馆。
散氏盘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风格很是突出的做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宕朴实,敦朴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沉,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铭文:隹(唯)王元年六月既朢乙亥,王才(在)周穆王大(太)[室],王若曰:曶,令女(命汝更)乃且(祖)考(司)卜事,易女(锡汝)赤巿(韨)、□,用事。王才(在),丼吊易(邢叔锡)曶赤金,曶受休[命]于王。曶用丝(兹)金乍(做朕)文孝白(考宄伯)牛鼎,曶(其)万[年]用祀,子子孙孙(其)永宝。
中国古代在金属器物概况镶嵌黄金丝或片的方式。又称金错。镶嵌银或铜,则为错银、错铜。工艺分制槽、镶嵌、磨错三步。多用于铜器或铁器概况粉饰。已知出土的有春秋时期山西浑源的红铜镶嵌打猎纹豆(如图,豆:盛食器和礼器。),河北满城汉墓的错金博山炉、错金书刀、错金银豹等。
为周康王时期器物,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朴典丽,是世间瑰宝。相传此鼎于清道光间在陕西省眉县礼村出土,本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年间左宗棠以沉金购得,又归姑苏潘祖荫,解放后,潘氏后人损献政府。
谈及中国书法史,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即:最早的书法是什么样子?要回覆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不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该当涉及到:一,能够覆按的中国汗青最早起于何时;二,文字是怎样产生的;三,文字史能否取书法史同步;四,现有的实物材料能否满足我们的研究要求。第一个问题纯归史学家们考虑,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留给理论家们去会商,第四个问题,则属于我们的书法家以及书法艺术爱好者们;其实,实物材料的审美价值,更容易让人发生兴趣。
铭文字体为当时尺度字体,字形划一划一,均匀疏朗,笔画反正转机自若,粗细分歧,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牆盘》年代长远,此中很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
西周恭王时期器物。久已丢失,仅存铭文拓本下缘残泐,大篆。铭文茂密朴实,厚沉凝练,有古拙雄伟之气,是西周中叶铜器铭文中最为精美的一章。这件鼎据《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所说,原为清朝人毕沅得之于西安,鼎高2尺,围4尺,深9寸,款足做牛首形。据猜测这件鼎该当是在周原地域出土的。
《公乘得守丘刻石》别名《河光刻石》。篆书,两行,十九字(一说二十字)。刻在天然外形的石上,石长九十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四十厘米。此石原在河北平山县前七汲村外的田野里(战国时期的古灵城遗址西部),四十多年前被该村农民发觉,运回家中放在院子里做凳子用。1974年被河北省考古队移至中七汲村第四发掘队积存,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中国书法,艺苑菁华,历数千年,史迹流衍,面貌多端,难以尽举。兹仅依时序,分做十段: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略撮其意罢了。
铭文字形参差杂乱,变更不居,在拙朴散乱中显示活动取和诣之美,有轻有沉的笔画在某种程度上有天然书写带来的翰墨踪迹。其铭文用韵协调,开创了千古词赋先河,也是我国韵文的最早表现形式。
《攻吴王夫差鉴》为夫差所铸器《说文》金部说:“鉴,大盆也”。《周礼》凌人注说:“鉴如*,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以御温气。”此兽耳衔环。腹饰蟠虺纹及叶形纹。腹内铭文三行十三字。于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在山西州蒙王村出土。春秋时期的书法涌现了因地区而风格各别的现象,东南方各国的铜器铭文都有美化的趋向,或做鸟虫书,或做蝌蚪书等。而《攻吴王夫差铿》谷做瘦长体。字形、笔划不加修饰。文字显得朴实规整,线条均匀,起止尖锋。字距、行距较大,布局疏朗。已具后来小篆的雏形。
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沉,笔力稳健,石取形,诗取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1977年发觉了战国时期的古中山国陵墓,人们才把这件石刻取墓葬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由于其石刻中有很多字刻得不合规律,故极为难释,后经多人释文,方可粗略读通。
特种工艺的一种。在器物上用金属丝镶嵌成斑纹或文字为饰。亦指用这种工艺制成的器物。
散氏盘别名“矢人盘”,是西周历王时期沉器。清乾隆初年陕西风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以其长篇铭文著称于世。
上图为商代一块牛骨,匕首形。镶嵌十四颗绿松石,相传也为安阳出土。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骨匕记载了帝乙或辛帝时,宰丰遭到商王赏赐之事。宰丰骨匕一面刻辞纹,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残,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损,稀有之极。其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参差有致,显示出卜词典法成熟之美。
记述兮甲(即尹吉甫)随从周宣王征伐玁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清吴式芬《攈古录》卷三做“兮田盘”﹐吴大澄《愙斋集古录》卷十六做“兮伯盘”﹐方浚益《缀遗斋彝器考释》卷七做“兮伯吉父盘”。参阅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第二部门铭文记载同年四月了酉日,做器者派家臣代表本人到做为狱讼官的井叔那里控告效父及其家臣名限者。本来,做器者“既赎女(汝)五[夫效]父,用匹马束丝”,意为已经用一匹马和一束丝从效父那里赎(贸)得五夫——即5名奴仆,然而名限者却背约弃约,并要另行订立互换条件,因而发生了这场诉讼。铭文的第三部门逃述往昔饥荒之年,“匡众厥臣二十夫”——即名匡者的农夫和家臣20人,强抢做器者的禾给匡,做器者遂控告到东宫那里。东宫判处说让匡交出强抢禾的人,如果不交出来,匡就将被沉罚。名匡者乃向做器者顿首,而且补偿了丧失。
此剑剑锷锋利,剑身满饰斑纹,剑谭饰嵌绿松石兽面纹。剑身近格处镌“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八字,为吴王夫差用剑。吴王夫差刀兵已发觉多件。夫差是吴王阖闾的儿子,于公元前495年继王位,次年击败越王勾践,继而转师北上,争霸华夏。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取晋定公盟于黄池(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亦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西周晩期青铜器。圆形,附耳,缺失圈足。宋代出土。日本书道博物馆藏。铭文十三行,一百三十三字。书体厚实壮美,笔画较粗,在西周一代的金文书法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开春秋时代金文用肥笔的先声。
西周恭王 通高29厘米、口径20.2厘米。1975年二月陕西岐山董家村西周窖藏出土岐山县博物馆藏器形是西周中期前段风行的式样。器颈和盖缘均饰回首式花冠龙纹,盖上增饰弦纹一道,腹部有两道折線纹,流管饰三角雷纹。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圈足曲径41厘米腹深10.4厘米,兽足高4.2厘米。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出土。盘为盛水器,一般取匜配套使用。
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后背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糊口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主要的文史价值。字体瘦硬劲曲,工整端严。风格豪宕,字形大小参差,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天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做。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做鼓形,共十鼓,别离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大篆。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觉。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做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一说为宋代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祜(1049—1053)间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1107—1110)中迁至东京(今河南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金人破汴,辇归燕京,置国子学大成门内。
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别名克鼎和膳夫克鼎,是西周晚期闻名的青铜器。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取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镈一件,都是膳夫克所做之器。因而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高93.1厘米,沉201.5公斤,口径75.6厘米,是仅次于大盂鼎的西周第二大青铜器。它是周孝王时大贵族克为颂扬国君、祭祀祖父所铸,距今有2800多年。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其内容一是称道祖父佐助周室的功勋,记述本人由此承受余荫,被周孝王任命为大臣;二是记载其受赏赐的物品,此中有服饰、地步和大量的奴隶。现藏上海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