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入门古人这么说…

[复制链接]
查看: 38|回复: 9
发表于 2024-5-9 16: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如高峰之坠石,新钩似长空之初月。横若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戈钩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横弯钩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捺笔一波常三过笔。——唐、欧阳询《八诀》
  ◆夫做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书法。盖一点微如粟米,亦分三过向背俯仰之势。一字有一字之起止朝揖顾盼,一行有一行之首尾接下承上之意。此乃古人不传之妙,宜加察焉。——元、《书法三味》
  ◆夫著点皆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鹄,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类如鼠屎。——东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侧之必收,勒之必涩,啄之必峻,努之必战。此千古书家之公论,诸家所必同者也。然诸家于八法体式各别,但熟玩诸碑可得之。——清、康无为《广艺舟双楫》
  ◆每做一画,必有核心,有外界。核心出于主锋,外界出于副毫。锋要始中终俱实,毫要上下摆布皆齐。——清、刘熙载《艺概》
  ◆书有捺满、提飞之法,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此做书要诀,亦天然之理。
  ◆然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八法者,点为侧,平横为勒,曲为努,钩为趯,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为磔也。以“永’字八画而备八势,故用为式。——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一画之间,变崎岖于锋梢。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唐、孙过庭《书谱》
  ◆余尝谓,甚哉字法之微妙,功均造化,迹出窈冥,未易以点画工,便为至极。——宋、赵构《翰志》
  ◆点者,字之端倪。横画者,字之肩背。曲画者,字之体骨。撇捺者,字之手足。挑剔者,字之步履。转机者,方圆之法,悬针者,若垂而复缩。——明、陈桐《内阁秘传字符》
  凡学书,须求工于一笔之内,使一笔之内,棱侧崎岖,书法具备。尔后逐笔求工,则一字俱工;一字即工,则一行俱工;一行即工,则全篇皆工矣。断不成凑合成字。——清、朱履贞《书学捷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0 08: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非常好 说的好啊!我在xx社区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猪走路,也总明白猪肉是啥味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0 21: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楼主{author}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1 06: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11: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是超人 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1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表述之事与本人无关,只是本着“看贴回贴,繁荣网络、利人利己”的原则,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作出贡献,顺便赚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20: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2 21: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哥最喜欢这种人气少的帖子,火了我是前排,沉了也是我弄沉得,顺便还能求个粉之类的,稳赚不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竟有如此奇人异士、文人墨客!讥讽于谈笑间,笑骂于无形中,层次之高,境界之深,非我等所能匹及,偶像啊!!!仿高人此文,照作一篇,以表仰慕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