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沉”散文的品相取质地

[复制链接]
查看: 38|回复: 5
发表于 2024-5-10 13: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取失控的篇幅相伴的是不及物的高谈阔论。在“文化散文”高潮中,乘车蹭饭、东施效颦者不在少数。有些散文做家或者热衷于言说遥远的汗青,或者一味地展现奥秘、浪漫的地区性或民族性文化,似乎不如此写,做品就没有深度,就不能吸引人。有汗青关怀,描写多样的地区文化和风俗风情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类散文在立意上大多虚张声势,抒情上则矫揉造做,谈论上不外是生硬的说教。在煽情、说教无以为继的时候,则往往以繁复的史料或冗长的考据代之,看似琳琅满目、翔实丰赡,实则连篇累牍、痴肥不胜。这样的散文不是“厚沉”而是“笨沉”,它们丧失了散文本应有的轻巧和灵动,也离文学美越来越远。
  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多姿多彩的秀丽河山为散文创做提供了厚沉的题材。图为壶口瀑布美景。新华社发(张岚摄)
  在当下各类文学攻讦场所中,“厚沉”一词频频显现,乃至成为衡量一部文学做品程度高下的主要尺度。那么,向来以率性自在、轻松随便为特色的散文,能否也需要“厚沉”的质量呢?鲁迅先生曾指出,散文随笔是“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而托于即兴之比”的一类文章。很长一段时间内,理论攻讦界多持类似的看法。但跟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散文”的兴起,散文这一陈旧的文体,无论在篇幅、内容还是思想含量上都得到了全面的扩张,惹起巨大的反应,这证明散文完全能够以深厚厚沉取胜。那么,散文创做如何才能呈现出“厚沉”的气象呢?
  散文“厚沉”取否并不以篇幅为据,也取流于概况的宽阔和弘大无关,环节还是看其所具有的精神体量。做家如果有丰硕的学养、深刻的见识和灵活的笔触,其创做的长篇散文当然更能打动听心。但短小的散文同样也能够产生“厚沉”的气象。鲁迅的小品杂文往往微中见著、以小寓大,篇幅短小并不影响其博大精深、汪洋恣肆。这正如徐懋庸对小品散文的定义:“小品文虽小,但必需有和写大做品一样的思想的体系,智识的根本,技术的程度。狮子搏兔,牛刀割鸡,小品文的做法有如是者。”要而言之,长篇大论的散文不必然厚沉,体制短小的散文也能以一当十,正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
  散文沉在表达真情实感,而感情取体悟能否热诚深切、曲击人心,环节看细节能否生动、丰满。丰盈而又充对劲味的细节描写,是散文做者敏锐洞察力的外在表征,凝结着做者对现实糊口、社会汗青、天地人心的深刻体察,能够让读者感遭到做者个人生命的体温和热力。尽精微而至广阔,细节的力量正是来自此。如有的散文以温和、从容的腔调,细致入微地讲述着世间的人事取物件,在精细的端详取书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学者的内敛取严谨,以及文人的趣味和情怀,地区和家国的汗青变化在个人眼光的亲切凝视下无不显得绵长、醇厚。相反,有些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读起来之所以味同嚼蜡,就在于做者把本人埋入无穷尽的材料、学识和沉思中,而忽视对细节的发觉和捕获,个人的悲欢和低回婉转无所拜托,文学美的质感和弹性也就难以显现。
  但是,强调时代关怀的同时也要避免空喊标语,沉蹈主题先行的老路。文学评论家王尧认为,日常糊口是时代的肌理,时代精神在日常糊口中发展。确如其言,要想时代关怀不落空,有用的法子莫过于散文做者在日常糊口中感触感染俗世众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如此方能看清时代的面容、倾听时代的呼吸。多年来,环绕汗青、文化、生态、哲学等话题展开书写的散文轮番上场,描写日常人生和人情冷暖的散文也不少,但后者受关心的程度和在理论攻讦界中的影响一般不及前者。个中缘由,无非是日常体验零碎、扁平,无法承载厚沉的思想。这明显是一种成见。日常虽然简单、平凡,倒是所有弘大和厚沉的起点,也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正是它们的叠加和联动,最终构筑出时代的丰硕性和复杂性。如汪曾祺的散文,或忆旧怀人,或谈吃论喝,或絮语家常,或记风土人情,看似琐屑,实则灵动舒展、情真意切,几乎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诗意和美,不成谓不厚沉。
  当然,关心时代并不料味着忘记过往的汗青,不需要更高的现实,只是无论面对何种超拔的题材,都应保留一个时代的视角,多一份日常的亲切和热诚,这样营建出来的厚沉才不会求真而见假,显得摇摇欲坠。
  “文如其人”,所有的文学创做都需要有个人的气度和温度。从人到文,诗歌的格律、节拍,小说、戏剧虚构的人物和故事,都影响着做者个人面貌和性情的呈现。相反,散文以写实求真为能事,形式自在,也撤去了虚构的帷幕,因而散文中的个人和自我比诗歌更为亲切自在,比小说更为间接明快,出格是现代白话散文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相对于其他文类,散文是一种更具私人化、个性化的写做。而个性取共性是彼此成全的,具有个人精神印迹的散文,往往能深刻地传送出人类共有的厚沉感情。以此观之,一篇散文做品要达到“厚沉”的境地,做者必需深入地解剖自我,在思考和表述中宣扬个人的气质和胸襟,展现个人的人格取聪慧,如此方可“思接千载,视通古今”,成绩万千气象。
  有分量和力度的散文往往伴跟着理性的思辨取魂灵的锤炼,但如何让“厚沉”的思想具体可感而不显得冰凉笼统,这也是必需面对的问题。此中,最主要的是从细节运营起。
  何为“厚沉”,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首先要谨防“厚沉”成为“笨沉”。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在于这些年散文创做显现了不少伪“厚沉”的做品。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篇幅长,絮絮叨叨,字数几乎没有上限。有些做者为了逃求“大散文”的效果,把几个以至十几个关系不大的短篇小品合在一起,给每个短篇冠以一个小标题,如法炮制而成的长文“形散神也散”,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阅读体验。当然,散文的篇幅向来长短不拘,环节看外在篇幅取内在思想内容能否合拍。如果只是记录一件小事、一个思想片段或者抒发一段感情,就生拉硬扯出一篇长篇散文,明显是大而无当、不合适散文文体规范的。
  文学创做应取时代同频共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伪“厚沉”的散文之所以显得笨沉、绣花枕头,很大程度上在于做者分开本人最熟悉的时代和糊口,去涉足缺乏案头功夫和学问储蓄的题材范畴,最终见诸笔端的只要肤浅、浮泛的谈论,而无实实在在的思想内涵。好的散文做品,是做家通过本人的察看和体验,奉上一份轻飘飘的时代见证词。逃求“厚沉”,不必然非要取材于遥远的汗青和笼统的文化,每个人都身处时代之中,做家如果取时代声息相通,就具有了最熟悉的题材,即便从身边琐事写起,也能通向宽阔的社会人生。即便所写的是常人凡事,也可让人感应震动和敬重,厚沉感天然也会随之而来。或者说,时代本身就是厚沉的,“厚沉”的散文必定是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沸腾的时代糊口,关心同时代人的生存现状,或诘问形而上的哲学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0 14: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社区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社区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社区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0 14: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1 19: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复,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02: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方向,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栋梁。有楼主在,社区的明天必将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8: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