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中的三分天下:画风不同怎样在一起

[复制链接]
查看: 18|回复: 2
发表于 2024-5-23 11: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 着消息交换的发达,“三南”各自的地区艺术风格,交融拉近,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场合排场。但总体来看,核心一直环绕“河南沉”“江南逸”“岭南秀”的审 美核心发展,就好像黄河、长江、珠江一样,生生不息,灌浇着各自流域的艺术。三大审美系都诞生出杰出的人才、大师的做品,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的优良灿烂的史 册和中国画的未来。
  中 国画画派不少,但“河南”、“江南”、“岭南”则比较明显地突出了中国画的审美三大系,河南“沉”、江南“逸”、岭南“秀”。“河南”代表的黄河道域地 区,离不开中国画学会、北平国立艺专(今中央美院)、北京中国画院等美术机构的影响。北京身为几朝古都,向来都是文人墨客聚拢之地,因此集结了不少画家 群,例如金城、陈半丁、溥儒、于非闇等,在后来西风东渐的潮流下,也有徐悲鸿、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吴做人等。此中,齐白石则成为了京华画派的最主要 的人物。而长安画派也属于以“河南”做为代表的黄河道域的主要画家群体,这里主要有赵望云、何海霞、石鲁、黄胄、刘文西等,他们提出“一手伸向保守,一手 伸向糊口”的艺术主意及实践。
  潘 天寿的画风则奇绝高华、戛戛独造,海派取浙派的区别在于,它靠近商埠,市民性比浙派、徽派要强,这里的绘画也比较沉视保守,但比拟“河南沉”,他们更强调 书卷气和逸气,也有必然的秀气,这里的逸气也夹着金石画风,代表人物有赵之谦。而做为江南逸气的代表画派之一,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则有龚贤为代表的金陵八 家。别的,扬州也有金农、郑板桥等为主的扬州八怪。
  岭南国画则以岭南画派最具代表性,但这里的“岭南秀”并不单指岭南画派,也涵盖国画研究会和广西的漓江画派,画风上均带有亚热带温秀的画风,取海上画派逸气的秀不一样,岭南国画更有一种甜美温润的秀气,一种温柔秀美的南方审美风致。
  对于中国画体系的审美表现把握, 在艺术理论建构中,所表现的立品,我们需要在艺术实践中表现取理解。九州之大,当然也有不少其他的绘画审美风格,但“河南”、“江南”、“岭南”在汗青上构成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三大审美体系,出格是近现代。
  中国画渊远流长,但由于地区差别,构成了不一样的地区性的画风,虽然同属华夏文化的一部门,但也分成不一样的审美分支,京津大气、厚沉;江南画风逸气风 雅;广东南方的则温秀甜美已经成为遍及认知。这里,能够用“河南”、“江南”取“岭南”这“三南”来对中国画的这三大审美主流以及阐述此中的异同。
  “河 南”,是泛指黄河道域,中国汗青上的中州华夏地域,华夏文化特征是厚沉、汗青积淀很深,书法,绘画都成为主要以至主流部门。这里的范畴则涵盖京华画派、津 门画派、长安画派等。而“江南”则泛指长江流域的范畴,它涵盖海上画派、金陵画派、浙江画派和扬州画派等。而“岭南”泛指珠江流域取两广地域,涵盖岭南画 派、广东的国画研究会、岭东画派、漓江画派等。
9179201628322278679.jpg
3252289217278536959.jpg
  建国初期,北京、上海都相继成立画院,江苏和南京的画家如傅抱石、钱松喦等集中起来成立了江苏画院,创做了很多取时代顺应的新山水画,构成了“新金陵画派”。
13049977569831053666.jpg
  “江 南”国画比拟“河南”的厚沉,则显得书卷气足,逸气很强,此中的代表是海派和浙派,海上画派的吴昌硕、任伯年、蒲华、虚谷等影响很大,而浙派的绘画创始者 之一,学者戴进是浙江钱塘人,浙派经历了三代画家,代表人物有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画院和西泠印社等是浙派国画的大本营。此中, 黄宾虹逾越浙派、海派和京华画派几大派别,在北平艺专和中国美院的前身,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均担任过传授。他以至也是广东国画研究会的成员。他可说涵盖了 “河南”“江南”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00: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author}是超人 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感发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的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7 17: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苍天之下,厚土之上,竟有如此奇人异士、文人墨客!讥讽于谈笑间,笑骂于无形中,层次之高,境界之深,非我等所能匹及,偶像啊!!!仿高人此文,照作一篇,以表仰慕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