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中国画可以分为山水、人物、花鸟、风俗等几大门类。教师证考试,对山水画的考查比重比较大,而且山水画发展脉络比较复杂,因此给大家梳理一下中国美术史当中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山水画最早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始端。此画中开始出现山、水形象,但只...
按照题材内容的不同,中国画可以分为山水、人物、花鸟、风俗等几大门类。教师证考试,对山水画的考查比重比较大,而且山水画发展脉络比较复杂,因此给大家梳理一下中国美术史当中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山水画最早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始端。此画中开始出现山、水形象,但只是处于人物画的衬景地位。此时山水画的发展离不开文学领域中山水画田园诗的发展,并且魏晋时期士人风气浓郁,思想文化氛围相对,一系列的因素促成了山水画的萌芽。
隋唐时期,山水画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隋代山水画家代表主要是展子虔,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并且绘制了著名的《游春图》,此画主要以俯瞰是构图为主,体现出画家对透视现象的认识,收到了“咫尺千里”的效果。
唐代山水画全面发展,不仅出现了青绿与水墨并举的流派分立现象,而且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此时青绿山水主要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史称“大小李将军”。尤其是李思训创立了大斧劈皴,为此后山水画中皴法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之相对的是水墨山水,主要以王维为首的一批文人墨客,如王洽、张璪等人。王维被宋代著名学者、诗人、画家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是对他水墨画成就的精炼总结。除此以为,明末著名理论家董其昌在其重要的山水画理论“南北论”中将王维为南鼻祖。除了王维,其他人在画史上也作出了突出成就,如张璪提出了关于在创作中如何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的理论,“外师造化,中的心源”。
安史之乱以后,国家四分五裂,西蜀、南唐、中原三足鼎立,中国再次进入混乱时期,但也恰好再次迎来了艺术的再次繁荣。此时山水画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原和南唐地区,以中原地区的荆浩、关仝,南唐的董源、巨然为代表。荆浩、关仝的艺术风格主要是描绘北方关陕一带的风景,构图,被称为大山大水的北派山水。董源、巨然则是与之相反的南方山水,重在描绘南方山水的氤氲、朦胧,尤其是董源,独创了点苔法及披麻皴,在山水画描绘中尤为传神。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经过了五代十国的动荡不安,迎来了宋代的统一安定。尤其是宋代市民经济发展,为绘画的繁荣提供了契机。五代北派山水画发展到宋代,主要以李成、范宽和郭熙为代表,三人中尤其以李成、范宽成就突出。然而,当绘画高度发展,绘画理论也会出现繁荣,郭熙的《林泉高致》则是对山水画发展的最好总结。其中提到了关于中国山水画中的透视、构图理论“三远法”。这也是考试中非常重要的考点。宋代文人中,有人极力反对五代时期院体画的发展,形成了“文人画派”。文人画最早由苏轼提出,并称为“士人画”,而且不断发展得到了文同、黄庭坚、米芾等人的支持。在山水画领域,最突出的代表是米芾、米友仁父子,由于擅长描绘南方山水,并且特别擅长描绘烟雾缭绕、氤氲朦胧之感,其画风被称为“米氏云山”。除此以外,贵族阶层中也形成了以王诜、赵令穰等人为代表的“小景山水”。然而,此时青绿山水的发展逐渐淡漠,但仍然产生了王希孟的大画家,其作品《千里江山图》长达18米,被誉为“青绿山水第一长卷”。南宋偏安一隅,在宋徽赵佶的影响下,主要以“院体山水”为主,突出代表是“宋四家”,分别为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元代以后,文人山水画登上历史舞台,称为山水画中的主流,最为典型的代表即为“元四家”。“四家”主张绘画以自娱为主,并且极力营造出绘画的“文学性”,实现诗书画印的结合。四人中尤其以黄公望最为突出,其作品《富川山居图》也是考试中常涉及的重点。
明代时期,院体画再次发作,反映在山水画中则是明初的“浙派”,主要以戴进、吴伟为代表。但明代中期仍然出现了杰出的文人画家,被称为“吴门四家”,分别是沈周、文征明、仇英、董其昌。
清代山水画画坛逐渐失去了生机,主要代表是以摹古为主的“四王”,重视笔墨,但作画日趋模式化。发展至此,山水画逐渐进入到平稳发展的时期。
书画中国书画网书画作品书画收藏海峡书画艺术网福建书画网福州书法春联网福州明珠网中金在线收藏中国国家艺术网福州礼仪庆典网中国书画网鲁中书画艺术网艺术品交易成功书画网卫东翡翠网中国海西艺术网中国宁化在线三坊七巷书画艺术跟我学少儿书画网质量安全网书画作品佛教用品艺术114·画廊114中国篆刻网装修传统文化书画网美讯网书法字画318艺术商城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