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来临,农村又热闹了起来,亲友从四面八方赶回老家,集市上人头攒动,村头快递包裹堆满……在农村,中秋节是春节以外最重要的节日。山东沂蒙山区三代农民向记者讲述他们的中秋味道和变迁的佳节记忆,呈现出农村的时代变迁。
“40后”:老味道最为怀念
76岁的于会全是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核桃湾村的老村支书,作为老的他对当地的中秋民俗颇有研究:“在我的记忆中,月饼对于我们山区老农民来说一直都是奢侈品。”
于会全说,在小时候农村集市上,根据制作工艺,月饼分为酥皮和提浆两种。酥皮月饼由一层层薄面皮叠起,擀制烤干而成,非常酥柔,8个月饼分四摞包装成一包,下垫一方红纸;提浆月饼是用模子磕出来的,上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图案或“合家团圆”等字样,中有红糖馅、白糖馅、冰糖馅、枣泥馅、豆沙馅、玫瑰馅、五仁馅等。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沂蒙山区,粮油副食已经按户口凭证限量供应了,过节的月饼及水果等也不例外。那时半斤粮票只能买到2-3块月饼。”于会全说,为了给孩子们解馋换块月饼,大人们会提前几个月把粮票存起来。
如今,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月饼已不是奢侈之物,种类也是五花八门,但让于老汉念念不忘的,还是过去传统的村头集市散装月饼。于会全站在山脚下的小院里说:“过中秋最重要的是人,孩子们都回村吃个团圆饭就满足了。”
“60后”:送礼轻了,人情暖了
“这两年过中秋可是比以前轻松多了。”蒙阴县野店镇毛坪村村支部刘感慨道,这两年的中秋节,他明显感受到了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今年是刘的果品加工销售公司创业的第八个年头,作为一名仍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型乡镇企业主,他对中秋月饼有很深的感触,“早些年,一过中秋节,就要买许多月饼礼盒往县领导家里跑,这两年风气正了,送礼的少了,月饼才慢慢品出原来的口味。”
又到中秋,这次刘一家开车来到县里的大超市,自己花钱给父母买了两盒包装平实的月饼套装。他说:“吃月饼就该与家人一起吃,习俗回归了本位才对。”
而在孟良崮山脚下的东孟良崮村,村会计吴文杰刚刚忙活完村民集体搬迁下山的大事,终于有时间跟家人吃个不急不赶的团圆饭了。
“这些年趁中秋节跑关系送礼的明显少了,以前去县城市区的还会堵车,今年哪还有这种情况啊。”吴文杰把家中的月饼摆上餐桌,一脸满足,这是刚上大学的儿子从外地专门带回来的无糖月饼,“其实我们小时候的愿望就是过中秋能吃上月饼,现在的生活讲究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孩子看我们家里有亲戚血糖高,还专门买了木糖醇月饼。”
“90后”:互联网把各地美食带到山里来
在毛坪村的“90后”青年赵西胜的记忆中,一到中秋节全村人就会出门赶大集买月饼和粮果,现在则是都到他运营的村头电商收货站取快递包裹了。
大学毕业后,赵西胜没有选择留在城里打工,而是选择回乡与几位“90后”开起了启农电子商务平台,村民可以在这里选购自己心仪的各种电商产品、收发快递,也可以把沂蒙山区的土特产上网卖,让偏僻的山村享受到了“互联网+”的福利。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村里人生活方式转变得很快,每逢节假日和电商搞活动,我们村口都堆满了村里大姐大妈们的快递包裹。”赵西胜说,今年中秋节,乡亲们选购了很多外地的美食充实自家的中秋餐桌。
冰皮月饼、巧克力月饼、生鲜水果、各类坚果……从这些快递包裹的订单名可以看出,沂蒙山区村里人的中秋饮食已经和城里人相差无几,互联网联通了山区与外面的世界。
在国企工作的山区“90后”王茂贤也在这个中秋节回到了老家沂水县,这次回老家他并没提着大包小包的食品,而是提前两三天直接在网上下单。在他到达村里的同时,订购的特色点心就送来了。
“现在中秋节对年轻人来说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一是代表家人团聚,二是寄托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王茂贤说。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