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专电题:《临川四梦》复现经典待更多汤翁“走出去”——从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看中华文化自信
陈芳、徐舟
看过洋溢浪漫主义理想的《牡丹亭》,却不知中国戏剧巨匠汤显祖“临川四梦”的另外三部戏剧;知道莎士比亚刻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人物,但对汤显祖创作的刘梦梅和杜丽娘等形象知之甚少……
展现汤公剧作400多年前初演时的古朴原貌,乡音版(盱河高腔)《临川四梦》推出来受到业界好评。作为我国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文学家、思想家,汤显祖的戏剧作品《牡丹亭》《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代表了我国古典戏剧创作的高峰。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汤学”吸引了更多国内外人士的关注,但离“汤学”真正“发扬光大”尚有距离。如何在创造性、创新性发展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成为当务之急。
汤显祖化梦为剧与莎翁成同时代两座“文化高峰”
汤显祖出生于现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的百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创作了2200多首诗及500多篇文章,其专著《宜黄县戏曲清源师庙记》是中国戏曲理论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到了拓荒开的作用。
据抚州市汤显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雏介绍,400多年前,受封建礼教和的影响,汤显祖辞官归乡,寄情戏曲天地,并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最终写下了《牡丹亭》《南柯记》《记》《紫钗记》等不朽名作,而因其书房名为玉茗堂,这四部戏皆有参与,故合称为《临川四梦》。
今年同为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而早在去年10月就提议在2016年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中国文联原副廖奔说,老百姓大多了解《牡丹亭》,却很少把“四梦”看完,而该剧则把“四梦”和汤显祖的人生经历编织在一起,来体现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这一主题,并且反映他对生活的,对爱的追求等,无不体现汤翁这位文学巨匠的艺术魅力。
乡音版《临川四梦》编排创新原汁原味复现经典
事实上,尽管汤显祖的作品与创作思想能够经久不衰、影响至今,但与同时代的莎士比亚相比,世界对汤显祖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400多年来,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一直以不同的剧种、不同的声腔、不同的艺术样式,在中国和世界的舞台表演上演,而乡音版《临川四梦》则首次将作者汤显祖引入剧中。
执导该剧的童薇薇介绍,乡音版《临川四梦》首次将汤显祖的四部戏剧名著合为一体,以汤翁在科场、考场上的跌宕起伏的真实经历为主线串起整部戏剧,全方位展现这位大师的思想形态、心历程、创作及梦想追求。
为尽可能展现汤显祖剧作400多年前初演时的原貌,抚州市用抚州盱河高腔作为本剧的主导唱腔,并且优先考虑江西籍的导演、主创人员和主演演员,意在传递乡音乡情。
祖籍同为抚州临川的该剧演员陈俐说,盱河高腔与现代交响乐互应互补,将原本需要演出多个场次的“四梦”高度浓缩,摘选精彩片段重新编排演绎,给观众献上原汁原味的《临川四梦》。
“两个多小时把汤显祖的精华浓缩下来,又把汤显祖的事迹大体能够进去很不容易。”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评论称,这台戏极大程度地还原了汤显祖的经典巨作,具有很大的欣赏价值。
宣介中华文化符号期待更多中华文化“走出去”
2016年9月14日,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上,有关领导就已指出,要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把汤显祖等最具标志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宣介出去。
“该剧让我感受到东方戏曲的精深。”来自的龙雪儿通过英文字幕看完该剧后感慨,虽然中戏剧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所讲述的主题是一致的,如追求真挚爱情、倾诉人生离合等。
陈俐认为,中国更需要把自己的文化符号以及包含中国元素特点的戏剧推广出去,与国外的孔子学院以及国际戏曲节、艺术节对接,把有故事的人和有情感的剧作展示给国外友人,让汤显祖等成正有影响力的国际文学巨匠。
据抚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傅云介绍,抚州市策划实施了44项活动,与英国莎士比亚、西班牙塞万提斯故乡等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活动,旨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戏曲评论家认为,汤显祖的剧作与同时代的英国莎士比亚的剧作是屹立东的两座文化高峰,在中国乃至世界戏曲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更应是一种“全识”,需考虑如何用国外人所期待的形式和语言方式接纳中国的文化。
|
|